2021-4-10 | 成本核算論文
一、新型成本核算管理方法與傳統成本核算方法的對比分析
目前,國外最為流行的成本核算管理方法就是“作業成本管理”和“企劃成本法”。前者就是產品生產整個過程的作業支出都作為成本,而后者就是采用低成本生產產品以達到市場的競爭優勢。同時,在我國還是以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運用較為廣泛,是以差額管理作為成本控制的側重點的成本核算方案。下面對這三個成本核算管理方法進行對比分析。
1.作業成本法。作業成本法起源于美國,作業成本管理是以提高客戶價值、增加企業利潤為目的,基于作業成本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作業成本法是一個個性化的成本核算方法,而作業成本管理就是在作業成本法的基礎上深入到作業的層次對企業的成本進行核算的管理方案,它對作業的過程進行跟蹤分析,找出作業中必須需要花費的作業成本和不必要的作業成本,在不影響作業和產品質量的情況下,對作業成本進行篩檢,去除不必要的成本。此成本核算方法的優點就是將產品生產、消費者以及行業市場三者進行綜合的考慮來完成成本核算的工作,準確的將成本進行分配,以達到控制成本的效果。
2.企劃成本管理。企劃成本發源于日本,是一個計劃成本管理的方法。成本企劃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從一開始它就把企業內部和外部因素結合了起來,使生存三要素在產品開發和設計階段得以均衡和優化。換句話說就是預先對所生產的產品進行綜合地預測分析,預算出產品即將會給企業帶來多少利益,同時將這些利益分散到產品生產的各個階段,根據產品的實際作業情況與預測目標值的差距分析,調整產品的生產經營策略,從而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3.傳統成本核算方法。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因為此方法只是將產品的生產過程的成本作為成本核算的范圍。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加的激烈,為了增加公司的業績,擴大產品的銷售規模,產品設計前的規劃、產品的促銷宣傳以及售后服務等都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所以傳統的核算方法已經不太適合再用。同時現代科技的發展,計算機以已經廣泛運用于企業的財務管理中,而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了大量成本。
二、集團公司成本核算方法的改進
1.確定以及識別公司的價值鏈。與企業相關的競爭活動被稱之為企業的“價值鏈”,不同的企業所在的行業不同,其價值鏈也不盡相同。產品生產過程中所涉及到產品設計、生產、銷售以及售后服務等都是公司價值鏈的一個節點,所以識別公司的價值鏈對于公司成本控制以及核算相當重要。在公司經營的過程中,每一個項目業務都涉及到了公司的價值鏈,而價值鏈的每個環節又是相互關聯的,一旦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也會影響其他環節的成本控制與核算。因此,企業要確定價值鏈的每一環節,實現成本控制核算的目的。
2.進行公司成本動因分析。成本動因是指對成本有影響的事項或者活動,分析成本動因對準確的進行成本核算相當重要。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將產品的數量假定為一個定值而減小了成本動因的變化,但隨著企業的競爭日益激烈,產品也更新換代快,影響企業成本的動因也越來越多。企業在進行成本控制時,要充分分析企業自身的經營情況,同時兼顧對產品消費者和行業市場的調研,分析總結出產品在設計、材料、生產和銷售過程中可能隱含的并且對成本有影響的因素,并加以避免或解決,實現減低或控制成本的目的。
3.分析公司的價值流。價值流是指將原材料生產轉變為商品過程中的全部經營活動。就像是價值鏈一樣,每種產品的生產都是一個不同的價值流,所以在公司成本核算時,分析價值流對實現成本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在產品生產的過程中,因為內部政策的改變或者是外部市場的變化都會對價值流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時這也是一個成本動因,會使企業在實施產品目標的過程中出現偏差,影響企業的成本。公司的價值流具有隱藏性和連續性的特點,所以公司在實現戰略目標的過程中,由于價值流的不斷變動和隱藏,會大大影響公司控制成本的目的,也是實現戰略目標的一個阻礙。因此,企業的相關人員應當對公司的價值流進行挖掘,找出價值流中的成本動因,有助于實現對成本的控制。
三、結語
成本核算制度不夠全面、成本考核沒有抓住主要矛盾、內部管理考核機制不完善等問題是集團公司成本核算普遍存在的,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的影響了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基于價值鏈分析的成本核算能夠有效的解決目前企業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需要確定以及識別公司的價值鏈、進行公司成本動因分析、分析公司的價值流,這樣才能夠提高成本核算的準確性。
作者:李紹宏 單位:安徽科大訊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