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巧用多媒體展示美的意境,讓學生的寫作思維靈動起來,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
新課程標準提出鑒賞美也是一種能力,我們語文教師應抓住教學機會,為學生展示一些優秀的范文供學生范讀,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提高鑒賞美的能力,體會寫作的思維方法。為了達到這一教學效果,教師要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展示美的情境,讓學生的思維靈動起來,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提高其寫作水平。
比如,在一次以“感悟自然”為話題的作文訓練中,我利用多媒體播放生活中的這樣一段視頻畫面:“園博園里,各式各樣的花卉爭相盛開,花色繁多,種類齊全。有的花就連常出門的我都沒看見過,如國外的植被。還有許多有趣的花草,如豬籠草等。
從用途上看有的有藥用價值,有的可食用,有的可以觀賞等。”那些高高低低的花草樹木,使學生目不暇接。通過視頻材料的介紹,使學生在美妙意境的牽動下進入了深深的思考,進入了寫作前的構思,通過視覺刺激激發學生想象,發散學生思維,學生有感而發,提高學生感悟美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為學生描寫美好的自然風光提供了素材保證,也為學生寫出精美的文章埋下了伏筆。
二、巧用多媒體創造意境美的氛圍,突破作文教學難點
葉圣陶先生說:“唯有從生活中多方面體驗,把社會所得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積累越多,了解得才越深切。”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巧妙使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美的情境,讓學生體驗美的過程,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學生深刻理解文章的精妙之處,通過情感調動激活學生的創作思維,使學生突破寫作教學難點。
比如,在一次作文課上,我利用多媒體創設意境美的氛圍,使學生自覺融進創作的氛圍。我與班干部為一名特困生過生日。我們設計的過生日方式在課前進行保密,不參與活動人員不清楚活動的具體內容,增加教學的神秘感。
上課時,我找借口讓這名學生先出去一下,我們布置好場景后把他叫進來,利用多媒體出示“祝李洋生日快樂”幾個大字,播放生日快樂歌,全體學生跟唱、送祝福。李洋被此情此景感動得流淚了……過一會我在黑板上出了寫作練習:請以“李洋的生日”為題,把剛才李洋的表情、動作、神態及心理寫出來。學生紛紛動手進行寫作,熱情極高,輕松突破了寫作教學難點。
三、總結
總之,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巧妙運用多媒體技術整合作文教學資源,刺激學生寫作的靈感,使作文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通過多媒體的細膩展示啟迪學生聯想、活化思維,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中、投入寫作的狀態中,提高創作技能。多媒體輔助小學作文教學受到了廣大師生的青睞,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趙英魁 單位:遷安市楊店子鎮張官營中心完全小學
第二篇
一、課件=圖片/視頻+文字
一堂主題為《家鄉的美》的多媒體作文指導課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為了這節作文課,教師收集了不少美麗風光的圖片。既有家鄉的,也有世界各地的,真是豐富多彩。可是播放完圖片,與學生簡單交流幾分鐘后,教師就出示了本次習作的要求。特別強調幾點注意事項之后,布置學生開始動筆寫作。盡管剛剛展示了不少圖片,可是學生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仍然不明所以,出現了“咬筆頭、皺眉頭”的慣常現象。
反思: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寫作就是人們把客觀事物的表象和對其本質特征的認識,用文字符號的形式表達出來的過程。這是一種圖像再現的文字表達形式,是對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檢閱。多媒體集聲音、圖像、文字、動畫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具有圖像直觀、色彩鮮明、音響逼真、動靜結合的特點和優勢。正因為如此,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觀察是一個有目的、有順序的知覺過程,是寫作的基礎,只有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才能感知事物、認識事物,把眾多的表象,經過大腦的思維加工,使之按照特定要求重新組合,形成新的表象,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因此,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二、作文指導=課件+學生
寫作在《我的朋友》多媒體作文指導課上,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舉手發言。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教師淡定從容,不溫不火,似乎一直扮演著局外人的角色。漸漸地,學生的熱情之火也熄滅了……
反思:作文能力體現的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在利用多媒體技術組織學生進行習作時,教師的適度調控是不可或缺的。教師應該把如何“寫”作為教學的軸心,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學習寫作的工具,要成為學習目標的設計者、學習資源的組織者、學習過程的引導者、學習效果的評價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啟發學生將觀察所得同原有的認知融合,使其從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進行思考,并在觀察、判斷的基礎上展開想象和聯想,進而做到具體、生動的表達。
作者:陸永亮 單位:安徽淮南師范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