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雅教育相關內涵
1.1博雅教育是教育中的新型科學理念
博雅教育提倡把知識作為課程傳授基礎,在保留學習知識為主體的特點下,培育對科學的求知欲望和融會貫通的能力。同時,讓學生養成追尋真理過程中,對知識、行為、思想、精神才智的統一,提升學生自我能力實現標準。
1.2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成為博雅課程的首選內容
科學教育是針對專業知識、技能進行培育,確立其理性思考方式的專門學科。人文教育是針對學生特性和對問題的判斷解決能力創建的學科,側重點為培養人文情懷,顯露個性和確立人格特性,在社會、自我、人類、他人各式問題、價值中體現超乎以往的體會和理解。人文教育需要培育的是能夠在社會實踐中體現出自我價值,具有應對挑戰、團隊合作的能力。投入實踐中可以做到敬業、善業、樂業,始終保持不間斷學習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尋找問題解決問題,增強責任心和使命感。以上,為社會生存以及個人生活處理方式所必須具備的個人品質。
1.3博雅教育所包括的三種層次
第一種,專注學生各層面發展狀況。通俗來講,就是如何做人,如何做到自愛、自尊以及對道德的判斷,從而獲得社會認可和尊重。第二種,培養學生在知識技能方面的能力。簡單說,就是學生擁有一定程度的學科知識能力,使學生具備工具類知識,與社會發展所需的生產力相適應。第三種,個人能力的提升,能力包含廣闊,學習知識只是其中之一,實踐才是個人能力中更重要的方面。書本是我國教育固有模式,考試是教育核心,學生往往通過對知識的理解、熟背來取得高分,而這些都不能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創新能力和對工作的勝任能力才是社會最需要。
2博雅教育作為教育革新內容,被應用于當今大學課程中
博雅教育將教育從專業、知識教育向個人能力、素質的培養轉變。為實現個人實踐、判斷、創新為基本教育點,應展開以博雅理念為基礎的教育課程。
2.1科學課程構成中,將“學會選擇”作為向導
當今社會以現代化、信息化為主,選擇是當代大學生面臨的人生重要課題。博雅教育培養學生能力,以尊重為前提,讓學生能夠自主選擇專題學習,對知識能力進行優化,完善以往課程包含的硬規定缺陷。
2.2教育中注重培養學生主動性,使課程行之有效
大學教師通常有較深的教學水平,但授課形式為固定模式,這就要求教師對課程模式進行變化,根據模式、考核、內容做原則內的調整。老師不再以“澆灌”為主,學生上課積極性提高,分享意識逐漸形成,課堂上交流合作增多,個人優勢能力得到完善或展示,促進學生各方面社會所需能力的發展。以上均是博雅教育的基礎理念。
3結語
結合以上論述,博雅教育在現代大學教育中普遍成為重要教學理念,針對現有課程體系和教學方式進行整改,從而促進學生知識完善,同時提高其各方面能力素質,培育社會所需的全面人才。
作者:范馨元 單位:曲靖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