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高中生物論文
一、傳統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實驗條件簡陋,有時想開展,卻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以我校為例,高中生物實驗的開設情況如下:必修三冊開展的實驗有:《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檢測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觀察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而且這其中有些還是用現成的裝片來觀察的,其實算不上真正意義的實驗課,開設的情況明顯不足。分析其原因主要受實驗材料難以取得和學校生物實驗設備不完善的影響。
(二)學生不重視,影響實驗效果
在平時的學生實驗中,經常出現課堂秩序比較混亂的現象:有的基本是只看不做;有的是怕動手出錯,得不到正確實驗結果時,就抄抄課本,填填實驗報告,所以基本是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探究能力更是得不到提高。
二、高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的難點
(一)學生創造性思維差
由于學生習慣了被動接受知識,突然讓他們主動探索去尋求知識,他們的思維難以有創造性,因而,學生難以完成一個比較完整合理的實驗設計方案。
(二)學生動手能力差
平時教師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要求不夠,學生對實驗儀器的認識和操作能力較差,因此,學生獨立完成實驗較難。
(三)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差
實驗是一門不斷從失敗中尋找真知的過程,所以面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限于學生的思維能力,當實驗結果與預期出現偏差時,學生就難以分析結果,難以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
三、生物課探究性學習的有關教學要求
(一)對于教師本身教學素質能力的要求
探究性實驗要求教師本身具有很強的動手能力,改變了教師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探究性實驗教學中教師的作用和定位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要從知識的傳授者變成學習的參與者和研究者,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在實驗的創造中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經驗。
(二)對于創造性使用教材、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要求
教師是“用教科書”,而不是“教教科書”,更不是對教材的亦步亦趨,因此教師要做到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創造性使用教材,提高教學的開放性、探索性,為學生創造自由發揮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對于其他方面的要求
首先,探究性學習由于需要教師比較詳盡和耐心的指導,可能對于人數很多的班級不太適用,不能面面俱到,所以探究性學習可能更適合于小班授課和小組討論。其次探究性學習可能更適合于已經得出正確結論然后用實驗驗證一下的簡單實驗,還不能適用于各種類型的學習課題。因為探究學習的教學活動更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但難以使學生獲得比較系統的學科基礎知識。
四、結語
總之,探究性學習是一種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學習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學中要求運用各種教學方式與策略,讓學生把從探究中獲得的知識與從其他方式獲得的知識聯系起來,奠定可舉一反三的科學知識。探究性學習也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教學實踐中要進行大膽嘗試、探索和創新,不斷地積累、總結和交流取得的成功經驗。在新的起點,在實現偉大的中國夢的進程中作出自己積極的探索和貢獻!
作者:程傳業 單位:山東省海陽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