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體育論文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示范及作用思考
我們應對傳統的課堂作一個改變,這個改變自然也從兩個方面來完成:一是教師自身對體育的認識上面,筆者要求自己每次進入課堂的時候,總要充滿活力地給學生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引導。
這一點是要提高對體育教學的興趣認識。當我們精心備完一節課,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夠在學生的運動技巧提升中得到證實時,就會對自己的課堂充滿期待。而小學生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們非常容易受到教師情緒的感染,一旦教師精神奕奕,他們也能興高采烈地跟著教師跑。二是拓展示范的空間,變教師單獨示范為師生擇機共同示范。這樣不僅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正確的努力方向,也能給學生提供可能會出現的錯誤以及由錯誤走向的過程等。這種過程的提供,可以給學生思維的機會,而不只是機械地模仿。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示范及作用實踐
在四年級“籃球原地運球”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基于原來的教學經驗,知道學生對這類大球運動雖然具有興趣,但這種興趣往往是間接興趣,一旦他們真正開始學習運球的時候,興趣就會被單調的動作和失敗的感受沖淡。所以這次教學,筆者試圖通過自己的示范作用,來給學生提供持久的興趣。根據實踐,這一教學內容一般需要三到四個課時,教師要分階段發揮示范作用。具體做法:第一課時直接讓學生練習原地運球,待學生失去興趣后停止;到第二課時,筆者首先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球星的運球技巧,時間不超過五分鐘,能激發興趣即可,然后讓學生繼續到操場上練習。
這個時候學生往往會重燃興趣,但隨即又會在實際訓練中遇到上一課時的情形;到第三課時,筆者把學生帶到操場上,由自己提供運球示范,這個時候學生的感覺是原來我的老師也像球星一樣厲害,這種示范作用遠遠大于視頻的示范作用;到了第四課時,我們就可以讓練習得好的學生提供示范,讓錯誤具有代表性的學生示范(要事先溝通好,讓他愿意示范,不能直接指定,否則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讓其他學生可以看到自己練習中的不足,讓其他學生感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也是可以達到目標的。
在上面的教學設計與實踐中,既有教師的示范,也有學生的示范,當然也有教學手段所起的示范作用,在這種學習共同體(建構主義學習觀中產生學習的條件之一)的示范作用下,學生的學習效果大不相同。根據筆者與部分學生的交流結果,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普遍會因為教師的示范,而產生一種更為直接的練習動機,這一點與他們練得汗流浹背也不放棄的情形是吻合的。而同學的示范既可以提供不足,又能提供動力,此時教師輔以指導就更具針對性,學生因而就能更快地掌握運球技巧。這對培養學生的籃球興趣是大有裨益的。
三、總結
小學體育是一門奠基性學科,每個人在小學時代得到的體育教育,對其一生的體育與健康觀念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重視小學體育教學并將正確的體育與健康觀念滲透給學生,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多觀察以發現問題,多思考以分析問題,多實踐以解決問題,多反思以更好地為師、為范。
作者:蔡惠 單位:江蘇省啟東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