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高中語文論文
一、閱讀教學的作用
在前面已說過語文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它始終離不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古人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就是這個道理。對于學生而言,學習語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閱讀,它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讓學生在寫作時文思如泉涌,不會再為了缺少寫作素材,缺少優美語句感到困惑。而且可以讓你增加一些知識,讓你身上仿佛充滿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激勵你不斷的前進,從書中也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讓你不斷的改正,擺正自己前進的方向。再有就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可以讓學生體會文章情感,深層含義以及再現文章形象,這會使學生大腦不知不覺便會產生畫面感,有利于學生的智力和想象力的發展。而最值得提的就是閱讀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文章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學生不斷的閱讀會讓他們口齒伶俐,提升自身的內涵,對自己的語言表達也會充滿自信。
二、優化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引發閱讀的動機
所謂動機言簡意賅地說就是激勵或推動人去行動已達到一定目的的內在動因。在學生整個閱讀過程中,學生的閱讀動機是核心,而培養和激發學生的閱讀動機就是教師的任務了,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師關心愛護學生,并對學生給予希望,那么學生就愿意接近老師和老師交流,并且接受老師提的意見。所以教師可以由此為出發點,通過增進師生情感依此機會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要閱讀,閱讀會帶給他們什么益處,讓他們朝著某個方向進行閱讀思考探究。從而提高學生閱讀思維品質以及閱讀能力。
(二)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目前許多中小學生對閱讀一點感覺也沒有,覺得閱讀無聊透頂浪費時間,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缺少閱讀方面的興趣,但如果通過一系列有效方法讓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自然而然會全身心投入到閱讀中,那么對于他們閱讀的內容理解就會事半功倍了。那么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呢?一方面,教師可以在平時上課時,有意識地營造一種濃厚的讀書氛圍并且穿插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寓言、歷史故事、名著等以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課后自主閱讀。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開展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展示自己的才華,從而產生對閱讀的興趣。
(三)向學生推薦優秀閱讀素材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說明量的積累產生質的飛躍。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讀書可以改變命運,讀書能認識自然、認識社會,從而改造自然、改造社會。所以學生僅僅是高中教材上的閱讀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必須要花時間來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經常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來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另外,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那些內容健康、言辭優美、圖文并茂、有教育意義的讀物。讓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因為知識就是力量,所以閱讀自然是多多益善。
(四)創設良好的讀書氛圍
良好的讀書氛圍可以讓學生擁有一種自由、舒心的讀書情境。如果說興趣是影響閱讀的內在因素,那么氛圍就是外在因素。對于教師來說,可以時不時的為學生創造展示與交流讀書成果的機會,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而對于家長來說,要充分認識到閱讀對學生內心世界,精神世界的影響,要適時鼓勵孩子進行閱讀,并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其實最好的情況就是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這樣不但可以增進家庭間的關系,而且還可以為孩子們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一舉兩得。
(五)選取合適的課堂教學手段
課堂是學生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抓住課堂是必要的。像數學、物理這些科目只需一些常規的教學手段如板書、模型等。而語文就比較特殊了,它要求學生做到感同身受,文字雖然可以帶領學生進入那種意境但卻沒有看到實物那么濃厚強烈,況且不是所有學生都可以進入那種意境的。這時候采用一些現代教學手段如多媒體、幻燈機是最好不過了。
三、總結
閱讀是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的過程。通過閱讀我們可以跨越時空,了解古今中外的事情。“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沒有閱讀量何來“萬里”之說,而且“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學生可以通過閱讀開拓視野,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培根也說過“詩史使人明智,詩史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因此教師必須意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思考探尋有意義的科學閱讀教學策略,加強并完善我們的語文課堂,從而提高學生閱讀思維品質和閱讀能力。這樣才能提升學生自身的內涵與學識,讓他們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生存下去。
作者:呂亞 單位:江蘇省射陽縣陳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