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習興趣
廣大語文教師必須進一步優化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語文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對于一些語文課本中的生字詞,教師不要簡單地將其含義寫在黑板上,讓學生照抄,這樣只會助長學生的懶惰情緒,認為有教師在,自己就高枕無憂了。事實上,面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完全可以要求學生自己借助工具書解決,或者與其他同學一起討論,共同解決。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慢慢學會自己獨立解決問題,形成自己的見解和主張,最終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做不僅可以真正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借助現代教學媒體,激發學習興趣
在當前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逐步使用并推廣多媒體教學設備,這主要是因為多媒體可以使我們的教學內容更加生動、逼真,再配上悅耳的音樂,可以充分活躍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對教學內容充滿興趣。如在講有關“沙漠”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有關沙漠的圖片,如漫無邊際的黃沙、充滿生機的綠洲、載滿行人的駱駝等。通過這些圖片,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了沙漠,并進一步激發了他們深入探究沙漠的興趣,使原本生硬、抽象的課文變得生動、易懂。又如,在講有關“橋”的文章時,教師可以選取現實中一些比較經典的橋進行展示,或者將中西方的各種橋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欣賞,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利用榜樣的力量,激發學習興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是初中階段的學生大都處于青少年時期,他們的行為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喜歡崇拜一些名人名家。因此,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正確地運用榜樣事例、名人名言,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而言,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教師可以在教室里張貼一些名人名言或警句,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等,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其次,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向學生宣講一些名人的成功事例,如用越王勾踐的故事,激勵學生立大志,吃大苦,建大業。由于故事使相對枯燥的課文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學生聽得倍感振奮,同時也使他們認識到了語文課的趣味性,很好地達到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四、關心后進生,激發學習興趣
任何學生都有自尊心和榮譽感,后進生也不例外。因此,廣大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細心觀察后進生的閃光點,并找準機會,對其進行表揚,讓他們真切感受到教師對他的了解和關心。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許多后進生由于羞怯心理,在課堂上從不敢主動回答教師的提問。這時,教師可以對其投以期待的眼神,鼓勵他們大膽發言。待學生回答完畢,教師還應不失時機地對其正確之處給予表揚和鼓勵。哪怕是一句簡單的話或者一個鼓勵的眼神,都能給予這些后進生一定的信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需要注意的是,后進生由于基礎差,在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錯誤。這時教師不能對其大聲呵斥,而應在課后具體、深入地分析他們錯誤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循循善誘,加強對其的課外輔導。只有這樣,才能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提高這一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五、優化作業設計,激發學習興趣
作業是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的必要手段,它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擴大知識面,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然而,過重的課業負擔往往會使學生認為整個學習過程是枯燥無味的,進而對學習產生厭學情緒。因此,在每次布置作業時,教師不能一味地追求多而雜,應做到少而精,并盡量突出作業的趣味性,豐富學生完成作業的途徑與方法。比如,針對課本中的“讀一讀寫一寫”,教師可以將以往學生的單純性抄寫改為用其中的詞語改寫故事的方式,這樣就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教學效果。教師也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給學生布置一些體驗式作業,如回家給父母洗一次腳,陪父母散步等。這樣的作業,不僅不會給學生增加太多的負擔,還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濃厚興趣,為下一堂做了很好的鋪墊。可見,優化作業設計,創新作業形式,也可以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總之,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雖然激發學習興趣不是一朝一夕便可達到的,但只要我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語文教育的特點出發,積極探索教學路徑,就一定能激發學生對語文課的學習興趣。
作者:肖云 單位:貴州省織金縣化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