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數學論文
一、菜單之一:“學”
“學”,就是在條件準備充分的前提下,通過教師組織引導學生觀摩或動手操作等,讓學生以最佳的學習狀態學習新知,獲取新知。例如教學《圓錐的體積公式》時,我這樣設計開課:1.學生將圓錐裝滿水,把水倒入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看幾次能把圓柱裝滿水?你發現圓錐的體積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有何關系?2.學生再將圓柱中的水倒入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看幾次能夠將圓柱的水倒完,你發現圓柱的體積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的體積又是怎樣的關系?3.通過兩次操作,你有什么收獲?4.讓我們帶著這些收獲走進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帶著收獲,帶著希望走進課堂,接下來的學習是不言而喻的。
二、菜單之二:“逗”
“逗”,就是教師通過趣味性活動,逗學生開心,寓學于樂,讓學生把學習看作享受,以良好積極的心態漸入學習新知的佳境。例如,教學《比例尺》時,首先用課件演示孫悟空的金箍棒的變化,并伴有孫悟空“變、變、變”的配音。接著指出:孫悟空有七十二變,但僅是傳說。現代科技突飛猛進,人們“變”的本領比孫悟空強萬倍。我們學校的綜合樓大不?老師能把它變小裝進我的上衣口袋———從口袋中慢慢摸出綜合樓的平面圖。世界大不?老師能把它變小放在教室里———出示世界地圖。同學們感到驚訝不知教學樓的平面圖、世界地圖是按照什么畫出來的。用“魔法”引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增強了解決問題的迫切感,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再如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我頗費一番心思,精心設計了導入:首先大屏幕播放歌曲《三個和尚》,學生們伴著優美的歌曲,漸入佳境。突然歌曲中斷了,同學們感到驚訝時,大屏幕上傳來一陣激烈的爭吵聲。接著是三個小和尚因為分東西爭吵的畫面:原來老和尚化緣化來一張大油餅,他分成3/9、1/3和2/6,他們三個都搶3/9這一份,不要1/3的和2/6的。老和尚在旁邊看著哈哈大笑。畫面停止。我問:“三個小和尚都搶3/9這一份,能占著便宜嗎?你用什么方法幫助他們證明一下?老和尚為何哈哈大笑?”這樣的導入大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情激趣,讓學生不知不覺進入學習新知當中。
三、菜單之三:“唱”
“唱”,就是讓現代教育技術走進課堂,發揮它們的優勢,讓它們“唱”起來,讓學生伴隨著歡快的節拍,融入學習新知識之中。例如,教學《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時,我首先出示題目,比較大小:10.5和105。然后演示FLASH課件:把105和10.5做成兩個卡通人物,只見105挺著大肚子對10.5說:“小老弟,你太瘦小了,我一腳能把你踢到山溝里,不信,咱試試?”10.5不敢接招,只好忍氣吞聲。105的飛揚跋扈,小機靈鬼“小數點”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暗想,我必須捉弄它一番。晚上105睡著了,“小數點”就悄悄地從5的右下角跑到1的右下角,此時課件戛然而止。同學們,第二天105(1.05)一覺醒來,它還會趾高氣揚嗎?小數點的本事到底有多大呢?我們學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便見分曉。
再如,教學《相遇問題》時,播放課件:畫面出現兩個卡通人物甲和乙,分別在a、b兩地,兩地相距100里,乙帶著一只小狗,接著是甲乙兩人相對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小時走4里,乙的速度是每小時走6里,小狗的速度是每小時走10里,小狗與乙一起出發,當它碰到甲時立刻返身走向乙,它碰到乙時再折回走向甲,只見這只小狗在甲和乙之間來回走,最終甲乙相遇,小狗與甲乙在一起了。此時,畫面出示問題:小狗在甲和乙相遇時,它走了多少里?學生們一看到問題就炸鍋了……卡通人物,學生喜聞樂見,將卡通人物融入教學之中,學生更是感到親切自然,容易接受。
四、總結
新課導入,不拘一格,菜單多多,風味獨特。但,無論采取何種方式,關鍵要因教材與學生而定,把握課堂節奏,實現導入對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作者:王安民 單位:江蘇省鹽城市郭猛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