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多媒體教學論文
1政治理論課多媒體教學的優點
1.1字體清楚醒目,條理清晰
良好的板書應當具備三個特點:一是分量適當,能夠恰如其分地反映教學的內容;二是具有良好的結構,主體內容層次清晰,隨機板書和主體板書相互分離;三是具有一定的書法水平,能夠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在傳統的粉筆加黑板的情況下,以上三點是很難滿足的。實事求是地說,大多數教師的書法水平還難以達到讓學生有美的享受的水平,即使有的教師書法水平較高,他也不一定把寫板書當作練習書法;至于板書的結構,不少教師由于較少受到板書規范的嚴格訓練,一般也不太注意。在一般情況下,教師能夠做到分量的適當也就不錯了。但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以上三個問題就很容易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通過調節字號大小和字體及背景的顏色,不但能夠做到字體清楚醒目,條理清晰,而且還可以具有一定的視覺效果和審美享受。另外,還可以通過制作一些表格、圖示、動態動畫等來演示教材的相關內容,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形象生動地去理解相關內容。例如,概論課在介紹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過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步走”發展戰略等內容時,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制作相應的圖示和動畫,幫助學生理解和把握。高校思政教材的內容一般都較多,所涵蓋知識比較豐富,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每次課的內容做適當取舍,更全面、形象地向學生展示,以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比如在講授釣魚島問題時,可以使用多媒體將釣魚島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和中國地圖結合起來,也可以將釣魚島問題的歷史做多媒體演示,這樣可以使其復雜的內容條理化、簡單化,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接受。
1.2增加信息量,提高課堂效率
在傳統的高校政治理論課備課過程中,教師為了使政治理論課的理論具有說服力,需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搜集整理教學資料和不斷變化的國內外形勢信息,即使這樣,信息量也十分有限,造成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印象。而計算機具有強大的存儲、記憶、傳輸以及信息轉換和控制功能,因此,可以運用計算機存儲大量的信息(包括圖片、錄像、聲音、統計資料、文字等)。并可隨時加入新的信息,通過給學生提供直觀生動的歷史、現實資料、圖形、文字、聲音,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大量信息來理解政治理論課的思想、理論,一方面提高了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增強了感染力和生動形象的特性,更重要的是可以讓計算機替代教師原有的通過語言方式實現的部分教學功能,教師更多地轉向組織教學活動,可以用節省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可以進行更充分的師生交流。教學實踐證明,在制作使用思政課課件時可以適當添加相關內容的歷史知識,特別是一些國內外重大史料的來龍去脈等。例如,在講解概論課關于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相關內容時,可以使用大型文獻記錄片《復興之路》,其中《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三部分內容,讓學生對中國十一屆三中全會至今的發展歷程,對中國人民探索國家發展道路、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一個更加直觀清晰的認識。這要求廣大高校政治理論課教師在生活中多關注《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新聞調查》、《今日說法》等時政類電視節目,充分利用網絡等渠道收集有關信息并適當加以處理,就可以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獨特作用,提高思政教育的信息量和教學效果。
1.3有利于教師的身體健康
高校政治理論課內容豐富,知識涵蓋面廣,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不使用多媒體教學,板書是一件非常龐大的任務。長期使用黑板板書,大量的粉筆粉塵會損傷教師的嗓子和肺部,咽炎和肺部疾病往往是教師的職業病。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告別了傳統的粉筆和黑板,教師再也不用“吃粉筆灰”,對于教師的身體健康無疑是十分有益的。綜上,思政課教學中使用多媒體并不是一個單純的教學手段問題,它對于教師的角色、作用和師生關系,對于課堂教學的模式和學生學習的方式,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我們沒有理由對這種能夠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現代化手段漠然不顧。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對于提高教學質量確實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也有一些難以避免的缺點。當然,這些缺點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從學生聽課和教師聽課的反映看,思政課多媒體教學的缺點主要集中于教師教學節奏的把握及學生記筆記的困難加大等方面。
2多媒體教學中的幾個思想認識問題
2.1區分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不同的概念
多媒體教學是教學手段而不是教學方法。在思政課教學中,廣大思政課教師要注意利用好現有的思政課教材等教學手段,注意將教材語言轉化為教學語言,增強教學效果。媒體亦稱媒介,是英文media的譯名,意思是載有信息的物體,或儲存信息和傳遞信息的工具。加拿大學者馬歇爾•麥克盧漢在《媒體通論:人體的延伸》一書中指出,媒體是人體的延伸,書籍是眼的延伸,無線電是耳的延伸,電視是眼和耳的同時延伸。教學媒體是儲存和傳遞教學信息的工具。它一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教學媒體,又叫普通教學媒體,包括教科書、掛圖、模型、黑板等;另一類是現代教學媒體,包括投影、幻燈、電影、電視、計算機等。而教學方法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采取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教學方法從實質上說,是一種運動規律的規定性和活動模式,它規定人們按一定的行為模式活動。所以,教學方法的實質,是對工具和手段的運用,而不是工具和手段本身。其實,教學方法反映的是教師的教的行為和學生的學的行為,而不是教師用什么教和學生用什么學。現階段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已經被提到非常突出的地位,創新教學方法也是增強教學效果的很好的途徑。政治理論課教學中,要將傳統教學手段和現代高科技手段相結合,又要將教學手段豐富和教學方法多樣相結合。
2.2積極采納和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教學手段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從單純的口語表述到運用教學掛圖,從投影膠片的使用到計算機輔助教學,教學手段的每一次進步,都會對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有一定程度的促進作用。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教學手段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它對于教學手段變革的影響可能是一種革命性的影響。我們當然不是技術決定論者,教學手段當然也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但是,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應當對教學手段的改進抱有一種積極的態度。應當看到,由于絕大多數高校政治理論課教師屬于文科出身,對于科學技術比較陌生,對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也比較陌生,這就導致在高校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比較滯后,只有少數教師和少數課程能夠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有些教師甚至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采用抱有一種排斥的態度,這就更不可取了。應該看到,多媒體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技術能夠打破時空的界限,教師隨時調用,任意切換,以其豐富的內容、生動的畫面、巧妙的鏈接組合、多彩的演示效果,給教學注人了活力,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枯燥的內容形象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優化了教學過程。每一位教師都應當努力掌握多媒體教學這一現代化教學手段。以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有所不同為理由,忽視或抵制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采用,必將逐步落后于時代的要求,也不利于高校政治理論課作用的發揮,必將被淘汰。
2.3教學的實質在于師生之間思想和情感的交流
而不僅是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思政課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在正處于轉型期的中國發揮了重要作用,所以,思政課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注意對學生的情感培育和能力培養。多媒體教學不能代替師生之間的信息和情感的交流,必須看到,教學材料演示的現代化并不等于教學方法的現代化,即使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設計以及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組織形式的獨特把握也比教學手段本身更重要。如果多媒體教學手段僅僅作為展示內容的工具,沒有情感的大屏幕成了教學的主角,教師的行為沒有任何新的變化,教師的個人風格被完全束縛,學生面對大屏幕,依然是被動地吸收已經被組織好的材料,感受不到課堂的活力和情感,那么,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除了新鮮和生動外,又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呢?信息時代的今天,大量優秀的思政課多媒體課件都可以實現網絡共享,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接觸到這些優秀的課件,如果教學僅僅只是單純地展示課件,不注意師生之間思想和情感的交流,那么這種課堂也是無意義的。
2.4多媒體演示時的節奏掌控
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課件時,可以將課堂教學內容和海量教學信息演示給學生,省去了時間,可以極大地提高課堂時間利用率。但使用教學課件,在增加了課堂教學傳遞信息的同時,務必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在課堂教學時遇到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時,要注意適時啟發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思考時事熱點問題,以增強教學效果。不能把課堂教學簡單化為課件演示的秀,更不能把教學變成做報告。否則學生在課堂上不能積極思考和進行創造性思維,不利于學生的知識學習、人格塑造、個性培養和人文素養的提升。
3結論
必須指出,多媒體教學只是計算機輔助教學,是工具。我們在大力提倡、積極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高校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同時,不要忽略真正意義上的教學方法的全面改革。教師和學生始終是教與學的主體,計算機永遠無法替代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和情感交流。由于高校政治理論課的時效性和國內外環境的不斷變化,需要教師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和策略,這是計算機無法替代的。同時,計算機輔助教學也不是高校政治理論課的惟一方式,高校政治理論課教學還要與社會調查、社會實踐相結合,增強現實感,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運用理論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總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與教師行為和學生行為的全面改進相結合,才會使教學改革進入一個新的層次,我們的教學才會躍遷到一個新的境界。
作者:劉江 單位: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