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統籌規劃,科學落實
幼兒園的傳染病防控工作,涉獵內容多,范圍廣,包括教育教學,后勤管理,安全工作等諸多方面,因此,統籌規劃,科學合理的部署和落實尤為重要。
(一)把好入門關。
1.把好幼兒晨檢入門,及時切斷傳染源。專職園醫每天早在門口為每一名來園幼兒進行晨檢,重點查口腔及手部,如發現身體異常,告知家長及時用藥或就醫。對于發現傳染病癥狀的幼兒,嚴禁入園,緊急實施隔離,并告知指定醫院進行診斷和救治。班級要對因病幼兒進行登記,因病隨訪,班級消毒等后續服務。
2.把好園門,嚴控外來人員入內。如因特殊情況進園的人員,要在門口進行安檢,穿戴鞋套方可入內。保障幼兒的生活環境清潔,不被污染。
(二)把好入口關。幼兒園食堂嚴格遵照食品衛生管理條例,工作人員持健康證明上崗。抓好進料、加工、營養配餐等環節的工作,幼兒園每周“三餐一點”不重復,按春、夏、秋、冬進行季節營養配餐,如夏季幼兒飲用綠豆水,西瓜等防暑降溫。保證幼兒的飲食健康。
(三)加強健康教育,堅持戶外鍛煉。
1.我們的健康教育口號是:“我鍛煉,我健康,我快樂”。我園嚴格遵守陽光體育行動計劃,堅持每天戶外游戲活動至少一小時,幼兒通過跑跳,鉆爬,投擲等游戲活動,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2.開發園本課程《好孩子,好習慣》,將園本課程滲透到幼兒園一日生活十大環節中,如:餐前便后要洗手;洗手歌;飲食進餐不挑撿;睡覺長個兒;便后沖沖等常識,通過耳熟能詳的兒歌,內化到兒童的內心深處,指導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及生活習慣。
(四)做好師幼的體檢及幼兒預防接種的查驗工作。每年春季由縣婦幼保健院對全體幼兒及教師例行體檢。及時篩查傳染病感染源,禁止感染和攜帶傳染病毒的的教師在一線工作,對生病的幼兒、教師開據病休治療手續,治愈后由正規醫療機構開病愈通知單方可入園。協助防保站和疾控中心做好預防接種證的查驗工作,對麻疹,風疹,卡介苗,乙肝等漏接或需要補種疫苗的幼兒及時下補漏通知單,進行補種。常規園內幼兒體檢是幼兒園防控疾病的關鍵,園醫每學期對幼兒身高、視力、牙齒等進行至少兩次檢查,并參照科學數據,分析評價幼兒的健康水平。
(五)加大宣傳力度,形成聯防互防的長效管理機制。充分利用安康家園網站,小喇叭廣播站,園報,宣傳欄,致一封信等面向社會、面向家長、面向教師培訓宣傳傳染病防控常識。每學期初,派專職人員參加全縣疾病防控培訓學習,園醫要在學后對園內教輔人員進行二次培訓。抓住家長見面會,座談會,開放日等活動契機,做好傳染病防控知識培訓,如:不要帶幼兒到人口密集的場所游玩,堅持體育鍛煉,注意個人衛生,不吃街頭小食品,被褥要常洗常曬,勤剪指甲、勤洗澡等好習慣。通過立體復式的培訓學習,廣大家長和教師科學地掌握了傳染病防治的常識。對傳染病高發階段,能夠警惕并嫻熟的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連續幾年來,在應對手足口病,H1N1流感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防控效果。幼兒的生病和感染率同比其它幼兒園,大大降低。
二、預案具細,訊息速送
在當地衛生部門的指導和監督下開展防控工作,防控預案科學、細致、可操作性強,如遇突發事件或傳染病感染事件應及時迅速的啟動防控預案,并向上級衛生、教育部門報告。以便突發事件得到及時的處置和解決。全力保障廣大師幼的身體和生命安全。
作者:李曉紅 單位: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蒙古族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