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感教育在大學生黨建工作中的作用
大學生黨建教育工作到處滲透著情感教育的內容,它能夠激發學生產生情感體驗,并使自身的高尚道德情操得以發展,一方面學生順利地接受了教育信息;另一方面在黨建工作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動機也增強了。從總體上來看,情感教育在大學生黨建工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催化與推動作用。情感教育不僅能夠催化思想政治的道德認識轉變為道德信念,還能推動這種道德信念轉變成道德行為,從而發揮其相應的作用。因此在黨建工作中運用情感教育可以使大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感,有助于形成高尚的思想政治品質。
(二)調節情緒的作用。正確的情感教育對人的影響是積極的,一方面使人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另一方面可以使人克服一些消極的情緒,從痛苦或困境中擺脫出來。這種模式的教育特別能夠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以最佳的精神狀態融入到學習生活中。如果堅持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那么學生的學習、生活態度就能端正,從而充滿自信心和上進心。
(三)引導性作用。研究表明教育者的真情實感會讓學生產生相應的情感反應,但這種反應是學生在長期生活學習中形成的。因此,對教育者來說其情感狀態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心態的健康發展。大學生黨建教育中,教師要以積極的情感思想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二、加強大學生黨建工作中情感教育的方法
大學生黨建工作中如何開展情感教育,充分發揮情感教育的作用,需要這幾項工作:
(一)教師要把握好情感規律。作為黨建工作的教育者,要充分了解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相關知識,不斷學習,掌握情感教育理論的最新信息,在實際工作中把握學生的情感需求,認識學生的情感發展規律。此外,教師要通過教學方式的不斷革新,把情感教育恰當的融入黨建工作中,如結合啟發教育、認知教育等教學方式,讓學生認識到情感教育的時效性和重要性。
(二)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情感需求。黨建工作的教育者要正確認識大學生的情感需求,其客觀性、特殊性和合理性要求教師必須要引起對情感教育的高度重視。有的情感需求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教師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對待,對待不合乎常理的情感需求要及時引導學生,幫助他們走出情感誤區,抵制消極情緒的發生。與此同時還要把學生個人的復雜感情升華為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把感性認識轉變為理性認識,這樣就引導學生建立了高尚的世界觀,使其意志更堅定,人格更健全,情感更完善。
(三)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投入。在進行大學生黨建工作時,教師要對學生有強烈充分的責任感和足夠的關心,以高尚的審美觀和道德感影響學生,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對有幫助的學生要有愛心,照顧好每一位學生,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困難,相信“以情育情”的教學觀點,投入自己的真實情感,通過教育感化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同時還要“以知育情”,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提高情感的穩定性和深刻性。“以意育情”也要有適當的把握,引導學生用意志調整情感,理智思考,增強自我調節的能力。
(四)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在進行黨建工作時,單純的情感理論知識可能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倘若加入適當的交流,就會使課堂潤色,變得有聲有色,黨建工作和和情感教育兩不誤。教師平時要與學生多交流思想,及時掌握學生的最新動態,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學習中的疑難問題,做學生忠誠的聆聽者和朋友。
三、結語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對大學生黨建工作的順利實施起著重要的作用,不論是對學生人格還是道德方面都有積極的影響。但是要使情感教育在黨建工作中完全得到運用,還需要高校教師和大學生的積極配合,為塑造優秀的共產黨員而不懈努力。
作者:李濤 單位:南京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