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機械設計論文
1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改革背景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改革的迫切性,為了解決上面的問題,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機械工程專業人才,必須對專業進行改革。最早的機械設計制造以其自動化專業不是這個名字,是由石油礦場機械到機械設計及制造專業,然后再和機械工程專業合二為一,才有了現在的名字。其實經過一系列的改革,雖然課程不斷完善,但是還是不夠健全。現階段,如何解決課程專業面過窄、教學模式機械化、教學內容單一等問題,是現在專業改革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2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高校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整體高能力與高素質的人才。高素質人才必須身心素質、工程素質、科技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思想品德素質都很強。現在高校機械工程教育的主要目標是:把課程中的科學技術變成生產力的機械工程技術人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我國現階段建設需要的人才,他們必須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而且專業知識過硬,可以從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設計制造的人才。
3技術基礎系列課程改革方案
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很快,機械技術也不例外,從積雪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就可以看出。主要是因為新材料發展、新設計理論、新制造技術綜合發展造成的。所以,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主要教程是材料工程、設計、制造,其次是外延課程。本文主要對課程進行分析,不僅對整體課程體系進行了分析,還對專業課程和技術課程進行了分析,冰箱制定了改革方案,下面講解一下。
3.1技術課程的分類
教育部針對高等學校專業教學頒發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其中對于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有了相關規定,并且把專業進行分類。其實大學生的類型不一樣,培養的方向也是不一樣的。每一個分類的教學課程是不同的,因為不同分類的人才起到的作用與地位是不同的。還有,對自動化專業的人才進行了分析,主要是從道德、知識、能力三方面著手分析的,然后制定相對應的模塊。技術課程分為五大類,包括計算機應用、測試控制技術、電、制造技術、機械設計。主要是根基整體課程、培養方案、培養目標進行分類的,技術課程的分類把材料、設計、制造與外延課程結合在一起,而且每一類的學分占有的比重不同,計算機應用和測試控制都為五點五一,電位三點七六,制造技術為三點五一,機械設計占有的比重做大,為五十三。
3.2教法與學法“一體化”體系構建
分析自動化專業教學課程,總結概括出自動化教學課程的類型,把課程體系根據類型分為三類目標,既道德養成目標、知識教授目標、能力培養目標。為老師制定教學方法體系,也就是三大類目標各自采用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制定學習方法體系,也就是什么方法可以使自己充分理解老師教授的內容。教法與學法結合在一些的設計依據是各種課程之間的聯系,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教師教學方法主要有三個方面,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示范、講解。每一種方法運用的模塊是不同的,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方法主要用于道德教學中。講解法只要用于知識模塊,教師用這種方法要適當,不能不管什么內容都一一講解給學生聽,這樣學生分不清請重點,很難吸收。要少講,從全部知識中找到精華部分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吸取最有價值的知識。示范主要用于專業技能教學中。各大高等學校對于機械自動化專業的課程體系不同的。其實這樣是不合理的,因為我國教育部對于他們有專業標準,高等院校制定專業課程體系要根據國家教育部制定的專業標準,這樣我國高校教學目標才能夠統一。
3.3專業課程的改革
專業課程分為兩大類,主要是專業任選課與專業限選課。任選課是供學生自由選擇的課程,而限選課是必須要學習的課程。主要是為了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可以向關聯學科拓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限選課占有的比重為五點零一,任選課為三點零。
3.4改革后的系列課程特點
上面對于課程改革的內容、學分進行了講解,通過對比可以看出,改革后的課程特點如下A總體的學習時間減少,技術課程的學習時間占有的比例一如既往的高,而專業課程的學習時間比重卻減少很多。B很好幾類課程的重要性在學分中得到體現,比如計算機應用類課程的學分占有的比重為一百零三,測控類占有的比重為八十三點七,電類占有的比重為三十八點七。C為了確保教學質量,對于一些教學內容進行了改革,制造類與設計類的課程為主要改革目標。主要體現在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上的變化。增加了多媒體與電化教學,對內容進行了重新組合和完善。制造類與設計類雖然占總體學分的比重還是比較高,但是比例卻下降了很多,制造類減少了二十八點二,而設計類降低了十六點八。D專業課程調整比較大,雖然原有機械專業的特色還在,但是已經看不出原有專業的模樣,專業面越來越廣。
4改革效果
改革進行了六年,現在已經形成已經形成三大類課程方案,分別為專業課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技術課程方案,而且這三類課程方案比原來的課程更加合理,更加完善,更加系統。改革后的課程體系和方案與教育部對于專業的要求是相同的。而且改革方案已經在一些學校進行了實驗,實驗結果非常滿意,制定的教學方案與培養方案都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學生的專業面,為社會培養了創新能力強、專業能力強的人才。A學生不僅理論知識和知識面得到提高,而且還了解了一些關聯學科知識。懂得多種學科之間知識結合,創新能力得到了提高。最近幾年,在校生研究論文發表的越來越多,考研的人數與理論知識競賽獲獎者的增加,都可以改革課程對于學生的影響程度。B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越來越強。現在社會,計算機技術迅速發展,從而導致了計算機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強弱關系工作能力的強弱。兩千年以后,機械設計畢業論文,學生都是運用計算機進行設計的,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學生運用計算機進行輔助設計越來越多,也表明學生的專業面越來越廣。C學生綜合能力越來越高。從各大高校的畢業論文可以看出,參加科研項目的人數增加,而且科研項目難度和水平增強,從而導致學生設計的畢業論文專業度越來越高。大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工作不只局限于機械行業,很多相關行業都可以看到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的身影。
5結語
從專業和課程的角度建設的教學內容和目標、學生學習方法、教師教授方法相結合的教學體系,解決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的不足,工程技術等專業可以借鑒其改革方案。一個健全的改革方案,是全體教師和學生努力的結果。
作者:曹泰山 單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