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因分析
1.1責任意識,風險防范意識不強
護理安全是盡一切力量,從根本上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范事故的發生,將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患兒有一個安全、健康、高效的護理環境。護士責任意識,風險防范意識不強,不能及時準確評估患兒及家屬墜床,跌倒等高危因素,未及時采取措施或措施不當,造成不良事件的發生。
1.2臨床觀察不到位
因為兒科的大部分患兒不能表達自己的意愿,護理工作中護士的觀察能力更能反映護士的工作責任心和工作實際能力,也能衡量護理質量。由于護士的責任心,業務素質,工作經驗等參差不齊,在護理患兒中觀察病情時難免會出現一些偏差,導致不良事件。管道護理時輸血,輸全靜脈營養時巡視不夠,未及時發現管道滑脫,液體外漏,導致局部皮膚壞死,新生兒局部受壓過久導致皮膚損傷等。
1.3缺乏溝通技巧
護患溝通是護理工作中溝通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在護理過程中如何處好與患兒家屬的關系,是兒科護理當中永遠說不完的話題。兒科護理人員除了護理技術精湛到位之外,更重要的是做好與患兒家屬的溝通工作。我們經常說“理解萬歲”,可以看出理解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換個角度想一想,如果躺在病床上的人是自己的兒女,就知道在患兒面前應該怎么做,就能夠充分理解患兒家屬的心情。
2、防范措施
2.1嚴格查對制度
為了更好的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頻率,應該對護理人員實行醫囑嚴格查對制度,并在護理安排中盡量安排資歷高,責任心強的護理人員擔任執行醫囑工作,并在繁忙時期多配備護士來分解責任護士的工作,以此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
2.2加強護士管理工作力度
為了更好地加強護士管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護理工作做到兩人核對,盡量搭配高年制護士和低年制護士,盡量做到能級對應。同時護士長及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應加強對護士工作的監督和檢查力度,對護士實施獎懲制度。規范護士的護理文件書寫,并加強醫療設施的日常管理,以提高護理質量。
2.3有效提高護士的積極性
兒科護理工作是一項簡單重復,但需要極強的責任感,再加上兒科護理工作風險大,操作難度高,加之家長不信任,給護士造成較大的心理負擔,從而引起有些護士在工作中縮手縮腳,不敢大膽操作。對護理人員熱情鼓勵,采用賞識教育,多鼓勵少批評因人施教,給護士提供展示的平臺,激發工作熱情,使其護士們在工作上發揮才能,讓護士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激發護士的責任感,有效的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
2.4提高護士的整體素質
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素質,提高護理專業水平和基礎理論知識,加強對觀察能力的訓練,最大限度的培養護理人員各種良好習慣,以此來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另外,對護理人員進行言行舉止,儀表儀容等規范培訓,提高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
2.5加強護患溝通
為了縮短護患雙方的距離,更為了提高護患雙方情感的交流,責任護士經常到患兒病床進行健康指導,增加護士在日常工作中與患兒及家屬溝通交流的機會。此外,加強病房巡視,以便能夠及時準確的反饋患兒的信息,并對護理過程中出現的一些不良反應和應對措施進行告知。在護理患兒前,應讓患兒家屬做好心理準備,以便能使患兒家屬更好的配合治療。
3、小結
兒科護士面對的更是生命的延續和生存的質量。因此,保證護理安全、預防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應成為每一個護士自覺行為,護士應不斷加強護理理論學習,善于觀察分析和總結護理經驗,消除護理不良事件的隱患,全面提高護士整體素質,促進人類健康事業的發展。通過一年多的實踐,我科的護理安全管理初見成效,護理差錯事件明顯減少,護士的風險管理意識增強,風險管理能力提高,護理安全管理機制處于良好、有序的運行中。
作者:許今花 單位:延邊大學附屬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