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基礎教育論文
一、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基礎教育的策略
為進一步提高小學基礎教育的教學水平,在了解新課改理念的內涵和基礎教育改革的目標的基礎上,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基礎教育的策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改變教學理念,引導自主學習
改變教學理念,引導自主學習是新課改理念下小學基礎教育的關鍵。長期以來,傳統的教學理念注重知識的灌輸,以“教師講、學生聽”的形式普遍存在,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非常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在小學基礎教育中,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在教學活動中注意學生個體能力的發揮,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小學基礎教育教師而言,應積極轉變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肯定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適時加以引導,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利于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進而實現小學基礎教育的教學目標。
2.注重教學過程,實施因材施教
注重教學過程,實施因材施教是新課改理念下小學基礎教育的重要環節。對小學基礎教育教師而言,要注重教學過程的作用,教師要善于觀察、善于發現,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性格和特點,實施因材施教。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教學方法,將學生進行分層,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和基礎較好的學生,區別對待,通過分析學生學習的現狀而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對于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的布置上,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注意作業設計的坡度,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趣化教材,活用教材。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靈活多樣地采取形象化的教學方式,也有利于小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與此同時,在整合教材的過程中,要多聯系生活實際,可以鼓勵小學生參與社會調查和實踐活動,讓抽象化的知識轉變為具體的生活知識,更易于小學生理解。
3.更新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
更新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對于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基礎教育也至關重要。在小學基礎教育中,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是小學基礎教育的必然趨勢。對小學基礎教育而言,通過科學技術推進現代化教學是小學教育的有效舉措,是教學手段更好地促進小學教育的發展的表現。多媒體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如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小學教育教學,小學基礎教育中的教學內容以文本、圖像、視頻、動畫和聲音等方式傳達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無疑可以有效促進課堂教學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讓學生在多媒體教學中理解教學內容。對小學教師而言,應結合小學基礎教育的教材內容,制作符合小學生年齡特征的多媒體課件,以便在課堂教學中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開拓學生思維,促進學生發揮合理想象和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4.優化教學評價,體現以人為本
優化教學評價,體現以人為本是新課改理念下小學基礎教育的有效途徑。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是新課程改革對小學基礎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學校評價改革,是學生發展的力量源泉。就目前而言,在小學基礎教育中教學評價工作還存在著很多不足,片面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學生的身心健康的評價方式還客觀存在。為此,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優化教學評價,要把對學生的教學評價從片面注重學習成績的思維中解放出來,注重從學生的心理素質、自主能力和興趣愛好等方面,綜合開展對學生的評價工作,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將以人為本的原則貫徹到教學評價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結語
總之,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基礎教育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小學基礎教育應深入理解新課改理念的內涵和基礎教育改革的目標,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引導自主學習;注重教學過程,實施因材施教;更新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評價,體現以人為本,不斷探索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基礎教育的策略。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小學基礎教育的教學水平,促進小學基礎教育又好又快地發展。
作者:宮春艷 王磊 單位:吉林省公主嶺市范家屯鎮鎮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