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在于高校鋼琴課的主要問題
(一)高校鋼琴課教學重點問題
很多高校鋼琴課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技術和技巧的掌握上,忽視學生的情感因素,只是強調機械練習和反復彈奏,在沒有情感融入和情感共鳴為基礎的情況下,鋼琴演奏的能力只能在低水平徘徊。
(二)高校鋼琴課曲目安排問題
一些高校鋼琴課教師認為只有通過難度較大的曲目練習才能有效提高學生鋼琴演奏的水平,這會導致高校鋼琴課教師采用超出學生實際發展能力的作品作為練習曲目,這樣不但會是學生產生為難心理,而且也不能全面領會曲目深層次的情感,使高校鋼琴演奏成為機械練習。
(三)高校鋼琴課教學目標問題
當前高校鋼琴課更多地將教學目標設立在演奏水平提高和彈奏技巧培養上,這會使音樂專業學生對鋼琴基本功的學習失去興趣和機會,導致學生走向實際工作崗位后難于做到對具體鋼琴教學的適應。
二、高校鋼琴課教學改革的策略
(一)設置符合高校鋼琴課實際的教學大綱
一方面,要在高校鋼琴課的教學大綱中明確高校鋼琴課教學的目標和任務。另一方面,要在大綱中對鋼琴理論知識和基礎知識有具體的要求,確定高校鋼琴課對演奏技能和訓練重點,以確保高校鋼琴課能夠合理進行。此外,要對練習曲目、演奏曲目、演唱曲目進行分級,依據學生的特點制定高校鋼琴課的教學計劃。最后,要豐富高校鋼琴課的考核方法,要運用過程性考核和分級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形成對學生鋼琴素質和能力更為精確地評價。
(二)完善高校鋼琴課的教學模式
一方面,要積極應用集體教學的模式,以班級或專業為單位進行鋼琴相關理論和基礎知識的學習,這樣有利于提高高校鋼琴課教學效率,也會使高校鋼琴課更加具有系統性,同時也便于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和手段的應用,有助于提高高校鋼琴課的教學質量。另一方面,要積極應用小組教學的模式,通過小組教學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鋼琴演奏的基本知識,使相近水平的學生得到共同的發展,這樣可以發揮出高校鋼琴課教材、教法的優勢,提升學生演奏的方法和技巧。此外,要積極應用個別教學的模式,高校鋼琴課教師應該遵循“因材施教”的理論,對于具體學生在鋼琴課上的具體問題進行單獨教學,這樣可以使學生能夠迅速發現自身的問題,使學生得到特異性發展,有助于學生專業素質和能力的提高。
(三)重視高校鋼琴課的演奏技能培養
鋼琴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漫長過程。任何一個學習鋼琴的人都要重視基本功的學習,只有具備了扎實的基本功,才能實現以后對高難度作品的彈奏。對鋼琴基本功的練習,應該高度重視,合理的安排教學課程,增加對鋼琴基本技巧的鞏固和發展。不能求快,學習鋼琴是一個持久的過程,要實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穩步發展,切勿操之過急。
(四)提高學生對演奏作品的理解能力
任何一首曲目都是由作曲者付出很多精力來完成的,作品中付諸了作曲者的情感,這樣作品就有了靈魂。有感情的彈奏才會感染人,只有表達出作品的思想情感,作品才有生命力,有生命力的彈奏才會深入人心。因此,鋼琴課教學過程中,在學習一首曲目前,老師應該對作品的基本信息做講解,包括作品的作者和作者的經歷,作品產生的時間和背景,作品要表達的思想內涵等等。只有了解到這些,學生才能在實際彈奏中對作品的思想和情感有所把握,才能彈奏出感人至深的鋼琴曲。
三、結語
高校音樂專業的鋼琴課教學是整個課程體系的基礎,扎實的高校鋼琴課程是提升學生鑒賞力、創新力的基礎,也是提升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素質的根本保障。應該對高校鋼琴課的教學抱有一個正確的態度,要有長期發展和不斷探索的方式,從高校鋼琴課實際的困難和音樂專業學生特點出發,實現對高校鋼琴課教學方法、技巧和模式的創新,這樣才能將高校鋼琴課的改革推向深入,使高校鋼琴課的過程更為合理,讓高校鋼琴課的質量得到多重保證,實現高校鋼琴課長遠發展和系統發展的目標。
作者:程偉 單位:內蒙古赤峰學院初等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