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相關
隨著21世紀知識經濟、信息時代的到來,世界各國都把加快本國信息化程度作為提升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主要目標。教育信息化作為國家信息化的重要內容,已成為推動其它行業信息化的戰略前提和基礎。對學校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已成為當前教育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課題。
1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內容
1·1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就是對事物的運動狀態及其存在方式的一種描述,用于減少事物存在的不確定性。信息與物質、能量一起構成為人類生存的三大基本要素。信息化就是將信息作為構成某一系統、某一領域的基本要素,并利用信息技術對該系統、該領域中信息的生成、分析、處理、傳遞、存儲、利用等所進行的一切有意義活動的總稱。
目前,關于教育信息化的概念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大家公認的定義,結合各位專家對“教育信息化”所下的定義,筆者認為:所謂教育信息化,就是在教育系統、教育、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改善教育環境,培養師生的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觀念等,提高教育質量和教學效率,擴大教育規模,使之適應于信息化社會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培養出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型人才,加速實現教育現代化。
由此可見,①教育信息化就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所謂現代信息技術,就是利用網絡技術、多媒體計算機技術、遠程通訊技術等現代電子技術對信息進行生成、存儲、傳遞、分析、利用等的技術],以實現信息化教育;②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不是簡單的信息技術引入過程。而是教育思想、教育觀念轉變的過程,是以信息的觀點對教育系統進行分析和認識的過程。③教育信息化就是把教育信息作為教育系統的基本要素,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為指導構建起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信息化教育模式;④教育信息化的最終目的是實現教育現代化。
1·2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有:
1·2·1教材多媒化、數字化
就是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特別是超媒體技術,建立教學內容的結構化、動態化、形象化、數字化表示。具體講就是將教材和工具書變成多媒體化和數字化形式,它們不但能將文字和圖形以數字化形式表示,還能呈現聲音、動畫、錄像以及模擬三維的數字景象。
1·2·2教學個性化、智能化
利用信息技術構建的智能導師系統能夠做到教學行為的人性化、人機通訊的自然化和繁雜任務的代理化,并能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特點和需求進行教學和提供幫助。
1·2·3資源全球化、網絡化
利用網絡,特別是Internet網,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資源連成一個信息海洋,供廣大教育用戶共享。網上的教育資源有許多類型,包括教育網站、電子書刊、虛擬圖書館、虛擬軟件庫、新聞組等。
1·2·4學習自主化
利用信息技術支持自主學習成為必然發展趨向。超文本/超媒體之類的電子教材已經為自主學習提供了極其便利的條件。
1·2·5管理自動化
計算機管理教學包括計算機化測試與評分、學習問題診斷、學習任務分配等功能。以及建立網上電子學檔(包含學生電子作品、學習活動記錄、學習評價信息等)。利用電子學檔可以支持教學評價改革,實現面向學習過程的評價。
1·2·6環境虛擬化
教學活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脫離物理空間、時間的限制,如虛擬教室、虛擬實驗室、虛擬校園、虛擬圖書館等,由此帶來的必然是虛擬教育。虛擬教育可分為校內模式和校外模式。校內模式是利用局城網開展網上教育,校外模式是指利用廣域網進行遠程教育。在許多建設了校園網的學校,如果能夠充分開發網絡的虛擬教育功能,就可以做到虛擬教育與實在教育結合,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貫通,這是未來信息化學校的發展方向。
1·2·7任務合作化
要求學生通過合作方式完成學習任務是21世紀教育的發展方向。信息技術在支持合作學習方面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如通過計算機合作(網上合作學習);在計算機面前合作(如小組作業);與計算機合作(計算機扮演學生同伴角色)。
1·3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構成
1·3·1信息化教育環境建設
指用于存貯、處理和傳遞教育信息的信息化環境。主要包括用于遠程教育的信息網絡系統、學校的校園網、CAI教室、網絡教室、虛擬圖書館、用于教和學的各種支援系統以及用于各種教育資源,教育設施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統等。信息化教育環境建設是學校教育信息化的物質基礎和前提。
1·3·2信息化教育資源的開發與使用
指在信息化教育活動中使用的各種教學/學習資源。如基于網絡的CAI課件、網絡教學平臺、數字化教案、數字化教材、電子化學習包等。教育過程主要是通過對各種教育資源的應用予以展開和控制的。與信息化教育環境相比較,信息化教育資源在教育中的應用具有更為直接的作用。它是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
1·3·3信息技術應用
就是在教育教學/學習活動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網絡平臺技術、遠距離通訊技術、課件開發與使用技術等信息教育技術。它是推動學校教育信息化的主陣地。
1·3·4師生信息化素養的形成
信息素養就是培養師生具有信息意識、信息倫理道德、信息技術方面的基本知識、操作能力和開發信息的能力。
信息素養是處于信息化社會人的一項基本素質。是信息社會中每一個人賴以生活、用于學習的基本能力,是進入信息化社會的通行證。也是推動學校教育信息化的關鍵。
1·4實施教育信息化的意義
1·4·1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基礎,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步驟和必由之路。沒有教育的信息化,就不可能實現教育的現代化。
1·4·2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證。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就是使學生在德、智、體、美等各個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全體發展和個性發展,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教育信息化為實施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提供了環境、條件和保障。學生利用教育信息化的環境,通過檢索信息,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創造信息實現知識的探索和發現,對創新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