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經濟相關
一、現代農村金融的基本觀點
現代農村金融的基本觀點。主要有三個基本流派.形成了三種不同的理論觀點:農業信貸補貼理論、農村金融市場理論和不完全競爭市場理論。*一這三種觀點對我國農村金融發展有一定的借鑒之處。
1.農業信貸補貼理論
農業信貸補貼理論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的農業融資理論中影響很大。該理論的前提是農村居民儲蓄能力低下.使得農村普遍面臨資金不足的局面。同時,由于農業生產所具有的投資周期長、收益低、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較大等弱質性特點,使它難以成為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現代商業銀行服務的對象。因此得出的基本結論是:為增加農業生產、緩解農村貧困需要依靠財政手段,從外部注入政策性資金。并且需要建立政府控制的農村政策性金融機構來進行資金的分配。考慮到農業和其他產業的結構性收入差距,對農業的融資利率應該低于其他產業,同時應該通過銀行的農村支行和農村信用合作組織促使農村高利貸的消亡。
2.農村金融市場理論
農村金融市場理論認為農村居民是有儲蓄能力的。沒有必要由外部注入資金;農村金融機構資金的外部依賴性過高導致其貸款難以收回,農村高利貸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農村金融市場論主張農村金融機構的主要功能是農村內部的金融中介,其利率應該由市場來決定,沒有必要實行特定專項目的的貸款;∽芝。世紀90年發表生的東南亞金融危機揭示了市場機制不是萬能的,政府對金融市場的合理干預是必要的。由此導致農村金融理論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學者們認識到要培育穩定而有效的金融市場.減少金融風險,政府必要、合理的干預是應該的,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理論就是斯蒂格利茨的不完全競爭理論。哺33.不完全競爭理論不完全金融市場論認為,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是一個不完全競爭的市場,金融機構對借款人的信息掌握是不充分的,單純的市場機制是難以培育出合理、完善的金融市場的,即市場機制是失靈的。
為了彌補市場機制的實效,政府在金融市場中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但政府不能取代市場功能,而是市場的補充。該理論還認為,政府為避免農村金融市場存在的不完全信息所導致的貸款收回率低下的問題.可以鼓勵采用借款人聯保小組或組織借款人開展互助合作等形式,同時政府應該對非正規金融機構給予引導。
二、西部地區農村發展的融資需求
西部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融資需求,具體可以分解為農民融資需求,農業企業融資需求和政府融資需求。
1.農民的融資需求農民的融資需求可以分為生產性融資需求和生活型融資需求。當前,西部地區的用途主要是子女教育、醫療等應急方面的,還無暇顧及發展生產方面的融資。
東部地區的農戶資金融通的主要用途是生產支出,其比例高達58.17%。西部地區的農戶融資的生產支出僅為28.47%•而其融資用途主要是子女教育,。另外用于醫療的部分也很大。這說明對于經濟較為落后的西部地區而言,由于農戶收入低下,其融資基本上是為了滿足急需開支,但這并不表明西部農民不愿意進行生產性融資,相反卻表明西部農民融資的需求非常強烈,其生產性融資需求處于被壓抑的狀態。
另外.西部地區農民基本生活耐用消費品的短缺。也導致其用于改善生活質量的生活性融資需求強烈。據有關數據顯示.西部地區家庭擁有的耐用消費品數量極度短缺,表明西部地區農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相對低下.但是另一方面表明西部地區的農民對資金的需求強烈,或者說其生活性融資需求也是出于被壓抑的狀態中。
從農戶融資渠道的分析表明,東部地區農戶愿意從親朋好友處借款融資的比為35.10%.愿意從銀行借款的比例為61.96%.愿意從民間借款的比例為2.94%。中部地區的比例分別為:59.55%、38.60%和1.85%,而西部地區的比例分別為64.47%、34.21%和1.32%。n”中西部地區的農戶更愿意從親朋好友處借款與金融機構的布置和服務質量較低有密切關系。
2.農業企業的融資需求
農業企業的融資需求包括生存性融資需求和發展性融資需求。生存性融資需求主要是指農業企業在其生產初期主要用于購買原材料和半成品等的需求和購買設備和建造廠房的需求。但企業的持續發展不僅僅是維持簡單的再生產,還必須要進行生產的擴大和升級,這就需要發展性融資需求,如企業為了產品更新、技術升級和提高市場占有率等活動所需要的資金需求。同時.農業企業的產業化和集群化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才能把農戶、企業和市場有機聯系在一起,而且這個過程需要大量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也需要企業進行融資。
就目前西部地區而言,由于農業企業大多規模較小。處于初創期或成長期,自有資金匱乏,從業人數、銷售額和資產額較小,生產經營成本較高.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弱。同時西部地區的農業企業產業層次較低,部分農業企業屬于農業的種植、養殖和加工、流通行業,處于產業鏈的低端,生產經營的是初級農產品,生產技術簡單、生產條件簡陋、人員素質不高,產品科技含量低下、結構單一、差異度低,品牌影響力小、競爭力弱,市場價格走勢趨同性高,經濟效益差。另外。西部地區農業企業生產周期長、資金周轉慢,既要承擔漫長的生產經營風又要承擔市場行情變化產生的風險。具有較強的季節性、資金和設備的利用率不高,投入產出效益低下,經營風險大。這些特征決定了西部地區的農業企業需要融通資金進行升級改造。
3.政府的融資需求
農村基礎設施是指向農村生產生活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保證農村社會擴大再生產順利進行的各種物質技術條件總和,是為農村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和農民生活提供物質基礎的各種要素的總和。農業基礎設施包括經濟性和社會性基礎設施兩大類別.經濟性基礎設施包括農村道路、通訊、能源和農田水利設施等.社會性基礎設施包括教育文化、醫療衛生和社會福利事業設施等。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西部大開發以來,西部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仍然相對比較落后。口∞西部地區落后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要求西部地方政府進行大量的資金投入來改善這種局面,而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這也就導致了西部地區的政府融資需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