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演講稿
同志們:
這次全市應急管理工作會議是市政府決定召開的,主要任務是總結近年來全市應急管理工作,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時期的工作任務,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強化工作措施,不斷提高全市應急管理水平。剛才,各縣區負責同志分別作了發言,目標明確,措施有力,講得都非常好。會議還表彰了全市應急管理基層基礎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表示熱烈的祝賀!下面,圍繞全市應急管理工作,我講幾點意見。
一、全市應急管理工作成效顯著
近年來,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單位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法規和上級決策部署,積極探索,扎實工作,應急管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有力地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應急組織體系基本形成。市及5個縣區、40個鄉鎮(街道)都成立了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市政府應急辦為副處級建制,縣區政府應急辦全部為副科級建制,所有鄉鎮、街道均在黨政辦公室加掛應急辦的牌子。不少市直部門、單位成立了應急領導小組和應急職能科室,一些社區、學校、企業也成立了應急組織或指定專人負責應急事務。
(二)應急預案體系基本建立。全市基本建立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應急預案體系,目前有市級總體預案1件、專項預案30件、部門預案198件,縣區總體預案5件、專項預案133件,鄉鎮(街道)、社區(村)、中小學(幼兒園)以及全市7500多家企業都制訂了應急救援預案。市、縣區政府每年都舉辦大型綜合演練,各行各業也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應急演練,學校普遍開展了應急逃生疏散演練。
(三)應急救援隊伍初具規模。目前全市已建立四大類應急隊伍:一是綜合應急隊伍。以公安消防部隊為依托,成立了市應急救援支隊和縣區應急救援大隊,各鄉鎮(街道)也都成立了“一專多能、一隊多用”的綜合應急隊伍。二是專業應急隊伍。以有關部門、單位為依托,建立了防汛抗旱、道路搶通、電力、通信保障、環境、危化品等多支專業應急隊伍。三是應急管理專家隊伍。目前,市、縣區政府應急管理專家組共有專家343名。四是應急志愿者隊伍。主要依托團委、紅十字會、大中專院校等各類群團社會組織,組建了若干應急志愿者隊伍。
(四)應急管理機制逐步完善。一是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手機短信等方式,及時發布災害性天氣等信息,建立了預警預報信息發布機制。二是通過規范值班、初報、續報等制度,以及建立約談、問責、每日報告等制度,完善了突發事件信息報告機制。三是通過在消防、防汛、海上救援、油區治安等領域加強油地合作,建立了應急救援區域聯動機制。四是通過將應急管理工作列入市政府專項督查考核、對先進進行表彰等措施,建立了考核激勵機制。
(五)應急宣教培訓深入開展。以“四進”活動為載體,以國際減災日、全國消防日、安全生產月等為契機,大力宣傳普及應急知識,增強了群眾的公共安全意識。同時,通過組織應急管理培訓、將應急管理納入黨校教學等多種形式,有效提升了領導干部的應急意識和能力。
(六)應急處置能力明顯提升。近年來,我市發生了一些突發事件,如去年的“3.15”華泰集團垃圾場火災、“9.7”勝利三號作業平臺滑樁、“12.9”魯東漁0293號海上遇險等事件,由于值班人員報告及時,主要領導高度重視,相關部門反應迅速,應對措施得力,都化險為夷,避免了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
另外,近年來,我市在應急管理示范點建設、應急物資儲備、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應急平臺建設等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成績的取得,是各級黨委、政府正確領導、方方面面共同努力的結果,特別是凝聚了應急管理系統干部職工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提高思想認識,進一步增強做好應急管理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從國際看,進入21世紀以后,雖然和平與發展依然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但仍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如“9.11”等恐怖襲擊事件、SARS、禽流感、海嘯、地震等災難,給人類造成了嚴重威脅。據統計,年全球發生7級以上地震20次,去年發生28次,今年1-3月份已發生了8次,特別是3月11日,日本發生9.0級大地震,引發海嘯、核電站爆炸和核泄露事件,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至今仍余震不斷。目前,世界各國都迅速行動,積極預防和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美國、加拿大、意大利、日本等發達國家都建立了比較完備的預警和應對體系,在減少突發事件危害和影響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從國內看,近年來,我國自然災害、安全生產、環境污染等事件頻發,災害種類多、范圍廣、程度深、危害大,給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影響。一是自然災害處于多發頻發期。受全球大環境影響,近幾年干旱、洪澇、臺風、高溫熱浪、低溫冷凍、雪災等極端天氣頻繁出現,地震、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均不同程度發生,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巨大損失。比如,年,發生了南方部分地區低溫冰凍災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兩次巨災,年糧食主產區受旱程度、局部地區降雨強度、臺風登陸比例、華北地區暴雪等均屬歷史罕見,年春季貴州、云南持續大旱,我國冬小麥主產區遭遇秋冬連旱,“4.14”青海玉樹地震、“8.8”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等,都造成了嚴重損失。二是安全生產形勢不容樂觀。安全生產基礎薄弱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非法違法行為、違規違章現象屢禁不止,事故總量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頻繁發生。去年,山西王家嶺礦難、上海“11.15”高層住宅樓特大火災、大連輸油管道爆炸事故等重特大安全事故都造成了重大損失。三是公共衛生事件防控難度增大。甲型H1N1、手足口病、禽流感等新型傳染病防控任務十分繁重,部分傳統傳染病的防治形勢也不容樂觀。食品藥品安全仍處于風險高發期,濫用食品添加劑、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農藥殘留、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等現象時有發生。環境污染問題還比較嚴重,影響到人民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這些問題,都是引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潛在威脅。四是社會安全面臨新的挑戰。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各種社會矛盾交織并存,不安定因素很多,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貴州翁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的發生,都對社會穩定造成嚴重危害。疆獨、藏獨、東突等勢力的存在,也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造成很大威脅。網絡群體事件也日益增多,刑事案件處在多發期,尤其是近年來,發生了多起殺害幼兒園師生案件,這種針對弱勢群體的暴力刑事案件,影響惡劣,防范難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