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黨建行政
摘 要: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重要課題,也是當前高校黨組織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從建立健全理想信念教育長效機制、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等五個方面探討了如何加強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
關鍵詞:大學生 黨員 理想信念 教育
理想信念是人的心靈世界的核心,是激勵人們迎接挑戰、克服困難、創造未來的精神支柱和強大力量。在中國共產黨90年來艱苦奮斗的歷程中,正是依靠堅定的科學的理想信念,才能取得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勝利。加強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成功經驗, 是提高黨員素質、加強自身建設的永恒主題。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巨大變化的今天,黨員理想信念教育仍然是加強黨的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關于黨的建設,胡錦濤總書記強調指出:“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加強思想建設”[1],“加強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使廣大黨員、干部……,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2]。同時,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著經濟社會深刻變革帶來的重大挑戰。在新的機遇和挑戰面前,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正在發生新的變化。加強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其堅定科學的理想信念,對于保證大學生黨員健康成長成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等黨的各項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重要課題,也是當前高校黨組織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必然要求。
一、建立健全理想信念教育長效機制
制度建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和穩定性。建立長效機制是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保障。高校要適應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的要求,盡快建立一套完善的規章制度和工作機制,使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建立健全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長效機制,主要包括:
首先,建立健全學習教育機制。加強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理想信念教育要貫穿于入黨前和入黨后的整個過程,防止有些學生黨員出現“入黨前積極,入黨后放松”的現象。按照黨章要求,主要在學生黨支部范圍內,結合青年學生的特點,對大學生黨員教育的內容、 形式、 時間等用制度的形式規定下來,通過建立健全黨組織 “三會一課” 制度、黨員輪訓制度、黨員定期活動日制度、黨內幫扶教育制度等規章制度,為開展富有吸引力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建立健全評估監督機制。通過建立健全評估監督機制,如定期檢查和專項督查制度、聯系和服務群眾制度、黨內外的評議監督制度、紀律保障機制、黨員跟蹤監管機制等,有效監控教育效果,檢查學生黨員落實情況,及時發現不足,積極加以整改,提高理想教育教育的實效性。
最后,建立健全獎懲激勵機制。一方面,通過建立健全評優激勵機制,如評選優秀黨員或黨組織、優秀黨務工作者、三好學生,評定各類獎學金、學生補助等,對于認真落實黨的各項規定的優秀學生黨員要大力表彰,既要給予精神上的鼓勵,也要有適當的物質獎勵,激發大學生黨員學習和落實科學理想信念的內在動力;另一方面,通過建立健全懲罰機制,如黨員警示機制,對于不合格或違紀違法的學生黨員,則要嚴格依照黨章和法律法規,及時進行理想信念的強化教育及紀律處分或法律處罰,警示學生黨員要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嚴格要求自己,自覺約束自己,樹立和維護好黨的先進形象。
二、不斷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
科學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正確的理論基礎上的。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理想信念的理論基礎,是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理論前提。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是我們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列寧曾指出:“工人本來也不可能有社會民主主義的意識,這種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3]。加強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須要繼續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使其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當前,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就是要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其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建設、改革的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大學生黨員只有堅持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才能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規律,正確認識國家的前途命運和自己的社會責任,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共同理想和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為了提高教育質量,增強教育效果,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應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繼承與創新相結合、教育與自我教育三大原則,有針對性地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防止空泛的說教和不適當的拔高,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有效性。
三、深入開展多樣化的社會實踐活動
理想信念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如果是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么實踐,只有實踐,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橋梁。深入開展多樣化的社會實踐活動是加強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途徑。通過引導和組織學生黨員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把理想信念教育貫穿到社會實踐中,落實到自我體驗中,不僅可以改造客觀世界,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做貢獻,而且可以改造學生黨員的主觀世界,深化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激發他們熱愛祖國、服務人民的深厚感情,發揚無私貢獻精神,錘煉堅強意志,堅定共產主義信念。高校黨組織應結合學生實際,開展形式多樣、主題鮮明、效果突出的實踐活動。例如,可以將理想信念教育與學生的專業實踐、三下鄉活動結合起來;可以組織學生黨員參觀革命圣地、紀念館、博物館、展覽會等;可以利用節假日組織學生黨員深入社會、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開展各種社會調研,考察訪問,貢獻愛心、幫困扶貧等各類志愿者服務或公益活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