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互聯網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的信息產業運作模式正在被打破,新的運作模式正在形成。手機廠商、互聯網公司、消費電子公司和網絡運營商積極參與到移動互聯網市場的中。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逐步發展,互聯網企業的觸手已伸向通信行業,正在一步步瓜分運營商的領地,對運營商的固有業務造成了極大沖擊,使得運營商的移動互聯網轉型之路更具挑戰性。
如何解除互聯網企業帶來的困境,是運營商身處移動互聯網時代必須面對的難關。顯然,運營商既想繼續扮演傳統通信的領頭羊,又想當好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就必須以互聯網思維有所側重地改造傳統通信行業,在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通信產品的同時,優化客戶的互聯網體驗,創新用戶需求挖掘策略。2011年是令人眼花繚亂的一年,從1月蘋果iPhone4的發布,到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以及小米手機等互聯網巨頭相繼推出自有的手機操作系統,到4月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的召開,再到8月喬布斯的逝世,整個互聯網領域以及IT行業都充斥著移動互聯網的身影。乃至重大金融會議的召開,仍忘不了提及“移動互聯網”。2011年,是中國移動互聯網之年。
自2010年以來,我國移動互聯網的市場格局逐漸展開,領先的通信運營商應用體系的布局已經成型,互聯網廠商也已全面介入,硬件廠商也基于APPStore等模式開始快速介入移動互聯網產業格局。有專家說,我國的移動互聯網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但是,這種觀點只是相對于我國移動互聯網從雛形顯露至今的發展歷程而言,與國外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的國家相比,我國的移動互聯網仍只處于初級階段。如在日本和韓國,移動互聯網憑借出色的業務吸引力和資費吸引力,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根據賽迪智庫統計發布的《2012年我國互聯網發展形勢前瞻》研究報告顯示,2010年底我國手機網民為3.03億人,2011年6月底達到3.18億,預計2011年突破4.8億。
雖然我國移動互聯網總體上還處于初級階段,但移動互聯網用戶的爆炸式增長潛藏著龐大的手機網民數量,我國移動互聯網的后發優勢顯而易見。
資本投資風光依舊早在2011年3月的時候,多家風投機構就已公開表示,未來12個月的時間將重點關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投資機會。于是,大量熱錢涌入這個行業,掀起了新一輪的投資熱潮。
據統計,2011年上半年,已經披露的中國移動互聯網投資案例為31起,其中,披露金額的投資案例為24起,總投資額為3.18億美元。從目前統計的數據和調查分析來看,2011年上半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投資的案例數或投資規模,都超過2001年以來歷年的全年情況。市場機構預計,這一投資熱潮還將持續,且2011年投資規模已刷新歷年紀錄。
隨著WiFi的深度布局、智能手機的廣泛普及,移動互聯網的產業發展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同時,“開源”概念的深入為中小應用開發者提供了參與產業的條件,激發創新應用的產生。此外,加之高端用戶的不斷涌現以及付費能力的增強,以上所述種種使得移動互聯網的投資熱潮風光依舊。
清科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倪正東表示,2011年這一波移動互聯網熱潮絕對不能錯過,因為2015年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的收官之年,一旦錯過此次機會,其意義與當初我國錯過個人計算機的發展契機一樣。正是基于這樣的觀點,2011年以來,針對移動互聯網投資的私募基金與產業資本相繼提速發展,如盛大設立針對移動互聯網的投資基金、聯想的LE基金和創新工場等。
運營商適時轉型移動互聯網時代是資源整合的時代,是設備與服務融合的時代,是產業間相互聯系、互相進入的時代。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產業間以及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的技術和資金門檻已大大降低,互聯網企業相繼將移動互聯網相關部門進行升級,以此加速移動互聯網產業的布局。傳統通信行業在此推動下,也積極向電信、互聯網、媒體、娛樂等產業融合的ICT(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信息和通信技術)產業演進,而原有的產業運作模式和競爭結構在新形勢下也已顯得不合時宜。
在產業融合和演進的過程中,不同產業原有的運作機制和資源配置方式都在改變,風險與機遇并存。而此次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險阻,與這個時代所孕育的機遇前景相比之下不值一提。目前,相關領域的企業都在積極轉型,最明顯的當屬通信行業。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的信息產業運作模式正在被打破,新的運作模式正在形成。對于手機廠商、互聯網公司、消費電子公司和網絡運營商來說,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他們積極參與到移動互聯網的市場競爭中。
自3G發牌以來,我國三大運營商把握住了移動互聯網爆炸式發展的契機,積極尋求轉型,憑借資源整合能力和資金技術實力,向上延伸涉足手機操作系統,向下延伸深度定制終端,增強用戶黏性。
然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逐步發展,互聯網企業的觸手已伸向通信行業,正在一步步瓜分運營商的領地,如谷歌推出移動支付服務谷歌錢包。他們以移動通信網通信業務為基礎,兼并終端公司,發力進軍通信行業,從而達到獲取產業主導權的目的。
互聯網企業的“入侵”,對運營商的固有業務造成了極大沖擊,使得運營商的移動互聯網轉型之路更具挑戰性。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總經理助理李慧鏑認為,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一是數據流量的爆炸性增長,對網絡承載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業務收入增長與流量增長不匹配,對運營商的精細化管理帶來更大的考驗;三是移動互聯網生態環境和商業模式的變化,對運營商傳統運營模式造成巨大沖擊:四是移動互聯網正形成云端立體化競爭局面,原有產業鏈格局受到挑戰。
如何解除互聯網企業帶來的困境,是運營商身處移動互聯網時代必須面對的難關。要么,成功解除到達另一高端;要么,受制于人。
古人有言“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語道破運營商反擊互聯網企業的謀略。既然互聯網企業憑借自身網絡優勢,企圖改變通信行業格局,那么運營商也大可以互聯網思維來改造傳統通信業務。硬碰硬對于三大運營商來說更有利,畢竟固定而龐大的用戶規模是互聯網企業所無法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