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研究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一場新的教育革命正在悄然興起。傳統物理教學所強調的知識結構的完整性和嚴密性,造成教師通過字詞就將觀念、概念甚至整個知識體系傳遞個學生。可想而知,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不過是機械地聽講,而無法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扼殺了學生活潑、充滿創造力和開拓精神的天性。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筆者認為制作多媒體課件(CAI)是解決這一問題有效途徑之一。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CAI)是以計算機為主要媒體進行的教育活動,是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文字、語音、符號、聲音、圖形、圖像等多媒體信息,把多媒體的各個要素進行有機組合呈現與屏幕上,并能完成一系列人機交互的操作。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使用多媒體課件(CAI)創設學習情景,營造氛圍,讓學生帶著求知欲,好奇心進入新課的學習,實踐證明,依據學生的感知規律,教師應用多媒體CAI,就可以達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第一、多媒體人界面自然友好,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心理傾向,是一個人獲得知識,開闊視野,推動學習的一種內部驅動力。而初中學生年齡小,形象思維能力相對較弱,有些物理概念比較抽象,形式一時難以理解。因此,要使學生對上課的學習內容有興趣,則往往有些困難。如何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做到生動形象,使學生易于接受,是物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時常思索的問題,多媒體課件(CAI)較好地解決這個難題。例如在學習《聲音的產生》這一節中,利用多媒體播放配樂的自然風光片段,一下就把學生帶入聲音的世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陶冶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操。讓學生提出感興趣的問題(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聲音為什么有大有小,有高有低等)引人課題。又如在學習《超聲波》這一節中,利用多媒體播放卡通動畫:人在夜里行走,撞到絆腳石跌倒;蝙蝠在夜里飛行能捕捉飛蛾和蚊子;而且無論怎樣飛,從來沒見過他跟什么東西相撞。激發他們探知的欲望,喚起他們的注意力,積極的、主動的參與問題討論與交流。在多媒體課件(CAI)下,教學語言變得形象幽默,教學內容也變得生動有趣。而且物理研究對象就會更加形象逼真,這樣能使同學們歡暢樂學。所以多媒體課件(CAI)盡量做到生動、形象、幽默、準確、親切、清晰、簡練、有趣。使學生學習興趣被積極的調動起來,而且還能比較容易地理解知識。
第二、多元化信息的傳遞,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信息技術下,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構建的多媒體課件(CAI)能夠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需求進行教學和提供幫助。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喜歡的內容和方式進行學習,學生甚至可以選擇個別化教學策略。
多媒體課件(CAI)有利于學生主體的發揮。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程的主宰。從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式到作業都由教師決定,學生只是被動地聽、寫、記,缺乏主動性。但在多媒體課件(CAI)下,學生可以按自己的學習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個性培養。基于信息技術的物理教學更是動態的,在教學中,通過人—機,人—人交互,通過親自做實驗,學生能更主動地思考、探索、發現,感受獲得知識的過程。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的指導性活動和學生的自主參與性活動增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體驗到作為學習主體的感受。
第三、提供模擬現實,有利于學生身臨其境。
觀察是人們在實踐中認識世界的開始。觀察和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物理學習始于觀察,它是學生獲得物理知識,積累感性材料的重要途徑。許多現象稍縱即逝,要想抓住事物的本質,必須具有準確的、敏銳的觀察力。但是,一般中學生很難做到,只有通過觀察實踐活動逐步培養起來。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利用多媒體課件來對這兩個方面進行的處理:一是細節放大;二是過程延緩。這樣模擬現實,能使學生身臨其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提高教學效果。
(一)、過程延緩———突出重點。
在教學中,有些重點往往不易突破,主要是實驗演示過程短暫,成功性小,學生根本不能清楚觀察到。借助多媒體(CAI)課件,我們就能把整個實驗過程延緩,學生感覺好,效果顯著。例如在學習《能的轉化》這一節中,學生探究小球下滾碰撞彈簧片所發生能的轉化,小球碰撞彈簧片時所發生形變,由于碰撞瞬間完成,不能讓所有的學生看到這一現象,這樣,學生不免產生錯誤,小球下滾碰撞彈簧片只有重力勢能和動能相互轉換,即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接著動能轉換為重力勢能。此時教師可以利用Flash動畫技術來展開,這樣就能將不易的現象,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
(二)、細節放大———突出難點。
在教學中,難點更不易突破。傳統教學教師依靠語言、文字、數據來傳遞和處理信息,學生難于理解。而多媒體課件(CAI)的應用使學生進入視聽并用關鍵細節放大,使學生學習時更容易突破難點。例如在學習《汽化和液化》一節中,觀察水的沸騰現象。有關水中氣泡大小的變化情況,學生容易出現辨別不清。
而利用多媒體課件(CAI)對水中氣泡放大,學生就清晰看到:沸騰前氣泡從瓶底上升是由大到小;沸騰后從瓶底上升是由小到大。這樣一來,學生對物理現象就有生動、形象的客觀認識,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第四、多種感官參與,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
人的學習過程,需要通過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把外界的信息傳到大腦,多媒體信息可以很好地適應不同個體在認知形態上的個別差異。
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曾經做過一個關于人類獲取信息途徑的實驗。實驗表明:人類獲取的信息其中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另外,網絡的應用,使學生做物理實驗的機會更多,學生得到的信息也更多更方便,能夠彌補由于教師或地域文化的不同所造成的教學質量的差異,最大限度地做到資源共享。
這些都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果。例如在《光的反射》一章的復習課中,利用CAI制作的課件能濃縮教學內容:光的反射定律以及電腦畫圖演示如何根據光的反射定律確定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或鏡面。并且通過人機交互的方式進行學習,幫助教師更清楚了解每位同學繪圖的情況。由此可見,在多媒體課件(CAI)下,學生感受到的不再只是語音和靜止的圖像。而是由多媒體技術把電視機的視、聽功能和計算機的交互功能合二為一,產生一種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畫面,進行多種感官地刺激,能夠明顯地提高學習效率和增進記憶。第五、多媒體信息量大,有利于擴大學生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