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農業
近年來,隨著“綠色陳倉”建設的持續推進,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新增綠化面積30多萬畝,有效地改善了城鄉生態環境,但樹木病蟲害的發生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對此,陳倉區林業局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較好的防治效果。
一、病蟲害種類
陳倉區內分布的林木病蟲害種類較多,蟲害主要有金龜子、尺蠖、蚜蟲、介殼蟲、楊柳樹毒蛾、天牛、白楊透翅蛾、黃刺蛾、卷葉蛾、女貞天蛾、楊扇舟蛾、月季葉蜂等;病害主要有紅葉李褐斑病、白粉病、楊樹銹病、爛皮病、煤污病、炭疽病等。這些病蟲害的發生,大大降低了樹木的觀賞價值,也嚴重威脅著綠化樹木的正常生長。
二、病蟲害成因
(一)氣候異常。由于全球氣候變暖,近幾年連年出現暖冬,致使病蟲的生存能力提高,分布范圍擴大,病蟲基數也在逐步增大。
(二)一些路段栽植了病蟲喜食樹種。如金絲柳、紅葉李等樹葉常常受到金龜子的侵食,楊柳樹干更易遭受天牛的危害。
(三)一些林帶由于栽植密度過大,樹種單一,樹種配置不合理,造成林帶內通風透光條件差,誘發了褐斑病、白粉病、楊樹銹病等多種病害的發生。
(四)苗木定植后,受溫度、濕度等因素的影響,加之后期撫育管護跟不上,造成樹木長勢差,抵抗病蟲害的能力降低。
三、防治措施
病蟲害防治應從苗木檢疫、挖坑植樹、澆水養護、預測預防等方面抓起,做到各個環節緊密銜接,從而大幅度降低病蟲害的發生幾率,有效地鞏固造林綠化成果。
(一)選育優良的無病蟲壯苗
種苗是造林之本,無病蟲優質壯苗的選育是提升造林綠化成果的基礎。起苗時要保護好根系,不劈傷,必要時帶土球;對樹干進行包扎以防損傷和病蟲傳染;截干的要消毒并封口。同時加強苗木檢疫,堵住有害生物入侵的源頭,持“兩證一簽”后方可運輸。
(二)因地制宜,科學合理選擇樹種
不管是行道樹栽植,還是綠地栽植,一定要根據樹種的生長特性、景觀效果、抗病蟲能力等各方面特點,合理配置、科學搭配,做到適地適樹,營造混交林。實踐證明,金絲柳、紅葉李栽植在農田道路旁,容易遭受金龜子危害;薔薇科植物附近種植檜柏、雪松等,往往給轉主寄生銹病的發生和流行創造了條件。因此,科學選擇樹種可以避免發生大面積病蟲害。
(三)強化樹木撫育管護措施
苗木栽植時一定要踩實,做到根系與土壤相密接,不要傷到樹根和樹皮,以防感染。栽后要及時澆定根水、覆土,并落實管護人員,做好樹木的撫育養護工作,提高樹木自身抵抗病蟲害的能力。要科學修剪樹木,及時清除病、蟲枝,以減少病、蟲源基數。樹干涂白的材料必須用生石灰、鹽、硫磺粉,按比例兌水配制。每年秋冬季和春季,應該對重點區段的綠化樹木進行樹干涂白,既能防止凍害、日灼,又能殺死部分蟲卵,預防蛀干害蟲危害樹木。
(四)開展長年監測,抓好防治重點
堅持長年監測、巡查月測的防治理念,采取有效的綜合技術措施,把病蟲危害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達到生態平衡。結合實際工作,主要圍繞兩個防治重點:重點病蟲一是針對金龜子、尺蠖等食葉害蟲,于6月中旬到7月下旬,隨時觀察,適時連續數日噴藥,結合樹下除草,地面灑藥,讓病蟲無藏身之地,從而降低病蟲繁衍的數量;二是針對楊柳樹的蛀干害蟲,如天牛、白楊透翅蛾等,更要密切監測,隨時采取防治措施。對于柳樹上的天牛,發現成蟲及時進行噴藥、人工捕捉,再逐樹用藥棉蘸藥堵孔,可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重點路段(樹種)
確定景觀林帶內的紫薇、女貞、紅葉李,虢鳳路的紅葉李,周原大道、洞五路、蔡陽南北線的金絲柳,渭北環線的中槐為防治重點,在這些路段設立監測點,預測預報,制訂防治方案,從而使陳倉區的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