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文學理論論文
從1994年互聯網進入中國以來,網絡文學已成長為中國當代文藝一股強大的新生力量。
網絡生存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并且改變著人對生活的體驗和表達。
網絡文學是中國人生存狀態真實影像的審美折射,是人與世界對話的主要途徑之一。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學形態,他沖擊著傳統的文學樣式。
網絡文學回歸為紙質媒介出現了高潮。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在網絡文學回歸為這只媒介過程中所出現的優勢與不足。
1.網絡文學傳播以及回歸紙質媒介過程中對于網站以及出版社所存在的優勢
1.1對網站等第一展示平臺而言
1.1.1點擊量增加,打響網站知名度
文學網站在人員組成、資金投入方面都有明確的分工,有自己專業的網絡編輯及市場營銷系統和收費系統。
近年來,起點中文網、幻劍書盟、紅袖添香、晉江原創網等專業文學網站,以及新浪、騰訊等門戶網站的原創頻道越來越專業化、職業化,為讀者、作者、出版單位提供了更專業的服務。
反之,已出版的優秀網絡文學作品也給專業的文學網站帶來了超乎尋常的點擊量。比如,當初痞子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開啟了網絡文學,更使得BBS訪問量激增。《鬼吹燈》出版的紅火也直接導致了發源地天涯社區的再次暴熱。而正是這一本本網絡文學的回歸,使得一些原本并不太接觸網絡的人們開始上網,一些人們本不知道的網站貼吧里增加了大量訪問。
這些訪問量以及VIP客戶的不斷增加,無疑大大增加了網站的知名度。而知名度的不斷增加,反過來又會不斷吸引優秀的寫手和作品的加盟。正是通過這樣一個良性循環,使得文學網站不斷蓬勃發展起來。
1.1.2與出版社合作,開創第二次收益
不僅是訪問量,對于一些原創文學網站來說,大量的紙質回歸也是第二次收益。知名網絡文學在線上的持續火爆自然會吸引出版社來洽談出版紙質媒介誒事宜。而此時作為發布第一平臺的文學網站從中收取一定的費用成為除博得瀏覽量以及收費閱讀的第二受益,這筆受益是可觀的,甚至成為主要受益來源。
比如,著名的文學網站榕樹下曾是各大出版社追逐的對象,與之簽約的出版社達18家,出版圖書52本。
僅從2000年8月到2001年3月,該網站書籍出版收入就超過300萬元人民幣。
1.2對于出版社而言
1.2.1拓寬稿源,降低成本
知名的品牌作家資源基本上被傳統的國有出版社所壟斷,而挖掘一個未經過市場檢驗的新作家要冒很大的風險,此時各類的文學網站、論壇適時地為民營策劃提供了一塊挖掘可出版資源的處女地。
一個知名作家對于作品是很為謹慎小心的,每一部作品的問世都是經歷過重重構思潤思,并不是說網絡文學相對輕率,但知名作家畢竟資源有限,加上本身作品的“難產”,稿源就很有限。而不管新的書稿是不是好的,是不是市場需求,知名作家的稿費都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再加上一部新書發行所需要的宣傳造勢,成本自然不會少。網上文學網站不少,寫手萬千,作品更是成千上萬部。
對于出版社,尤其是一些小型的出版社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稿源地。據統計,起點中文網每天平均新增的作者就有1100人,而僅盛大文學旗下的起點中文網、晉江原創網、紅袖添香網的駐站作者就有70萬之多,每天收到上傳的網上作品超過6000篇。
如果將中國作協的近9000名會員加上各省作協大到2000多人、小到100多人規模的“傳統作家”合在一起,粗略估計最多也不過5~7萬人的規模,這與盛大文學一家的網絡寫手相比,就有天淵之別。
只需注意文學網站文章的點擊量,首頁的宣傳就可知道那些作品符合要求,不需要提前約稿,更不需要重金打造。現在一些出版社編輯部已經設置專人在網上搜尋符合要求的文稿,不僅省時省力也省了一大筆開銷。
一部作品已經經過了文學網站的宣傳造勢,讀者的鑒賞,市場需求已經擺在那了,自然省去了一大筆宣傳費。而一些不知名寫手的作品即使在網上大熱,但稿費與知名作家相比還是不高。更有出版社與文學網站合作,策劃宣傳寫手作品,使雙方獲益。
1.2.2降低風險,增加收益
在全民皆網的時代,一篇文字如果在網絡上的炙手可熱,就被默認會在大眾出版市場激起同樣程度的反響。
這樣,網絡文學體系內以點擊率論英雄的淘汰海選機制本身就為民營出版挑選選題提供了便利,因為作品在出版前實際上已經過了市場粗略的檢驗。同時,網絡上的“口耳相傳”也是一種宣傳方式,各大論壇的轉載,讀者在自己博客里的評論以及引發的種種討論,均保證了圖書能夠未出先紅。
這一制度使得出版社面臨的風險大大降低。將網上已經紅火的作品轉為紙質媒介,不需要太多的成本卻有穩定的市場需求,不需要大力宣傳制作就已經有知名度,何樂不為。而不僅是一些沒讀過該作品的讀者,或是為了收藏,或是因為閱讀習慣,即便是已經在網站上閱讀過小說的讀者,也會為了種種原因去購買紙質媒介的小說。這也為出版社降低了風險,帶來了巨大的收益。
2.網絡文學回歸紙質媒介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以及不足
2.1市場尚不規范
網絡文學市場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低俗。很多寫手為了出名,為了博得一時的眼球,利用大量色情暴力等因素來制造話題創造小說。寫出來的東西根本不入流,更別談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