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高等教育
摘 要:基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特質及開放式教育與成人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學習規律,充分達到利用各種教學要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培養其各種能力,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和諧互動的多元化教學模式。多元式互動教學模式的交融性、有效性、創新性、開放性、層次性等特點適用于成人教育與成人學生自身的特點及學習規律,通過講授與感悟,將悟學理念貫穿其中,通過互動交流與分享體驗,實現教為不教,學而創新。讓學生的明白學習的含義、學習的理論、學習的類型、學習的資源和學習的環境;達到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決策、善于實踐、善于總結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意識、責任和氣質。
關鍵詞:多元式互動 成人開放式教育 能力培養
哈佛大學校長陸登庭也曾指出:最佳教育不僅應有助于我們在專業領域內更具創造性,它還應該使我們變得更善于深思熟慮,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基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的內在邏輯性、實踐性、整體性、革命性、科學性,創新性、時代性、批判性、思辯性、開放性特質的要求,基于成人學生自身的特點及學習規律,我們在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下,貫徹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方法,以達到在實踐中運用馬克思主義能力的教學思路,提出以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問題和當代社會發展的各種現實問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探討和追思,產生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以達到培養學生的能力。多元式互動教學模式是在開放教育環境下通過深化和優化教學互動,充分利用各種與學習有關的教學要素,調節它們之間的關系及其內在相互作用,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與發展,形成全方位、多層面的和諧互動,以產生教學共振、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新型教學結構形式。通過教學過程、教學要素、教學系統的互動機制,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一、多元式互動教學模式構建的依據
(一)多元式互動教學模式是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混合教學理論提出來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混合教學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如通過人際間協作活動,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其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即在學習者內在動機的作用下,在學習活動之前自己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選定學習的內容、策略、方式、時間和地點,自己控制學習過程、學習資源和物質設備條件;對學習結果能夠進行自我評價,并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調節和修正,使學習目標最終實現。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在教學的過程中既要發揮教師的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發揮體現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針對學習者原有的認知基礎和學習目的不同,學習內容和要求的不同,各種媒體的適應度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學習媒體和學習方式,將傳統的學習方式與現代的學習方式結合起來,使二者優勢互補,使學習者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二)多元式互動教學模式是基于成人學生自身的特點提出來的。
首先,成人學生的年齡一般在20—35歲之間,承擔家庭和工作的重擔,社會特征比較突出,學習過程受家庭和工作雙重干擾,學習壓力較大,焦慮程度高,自主學習信心不足,在學習時間、精力、記憶力、知識儲備等方面存在較多問題。加之受獨立性、自我指導性特點的影響,成人學生希望在教學過程中能尊重他的獨立地位和活動能力,一味的灌輸是他們所不能接受的。
其次,成人學生學習的關鍵所在是學以致用、獲得與本職工作緊密相連及急需的知識。漫無邊際的知識儲存對他們而言毫無意義。他們往往看重的是這門課程對工作是否有幫助,教學是否脫離實際,興趣點集中在對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具體可操作的層面上,不重視內容的理論性、方法性、政策性。
最后,成人有他們較偏愛的學習方法,成人是通過做而學的成人學員各有不同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并通過實踐運用來鞏固和加深,從而完成知識構建,單一枯燥的、死記硬背的方式不太適合成人學習。
二、多元式互動教學模式的特點
1.多元式互動教學模式的交融性。學習意識是學習的主導,為何學習,以何種態度對待學習,決定著學習的整個過程與成效;學習的責任心、責任感是學習的力量支撐;學習措施是有效完成學習任務的必要保障;學習的能力是學習效果的決定性因素,包括觀察力、思考力、實踐力、總結力、應變力、調控力等方面;學習的氣質為學習提供良好的心理條件。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師之間、人資之間、人機之間、人網之間的有機關聯、相互交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導學、自學、助學、督學等教學環節的交織,能把抽象的教育思想變為具體的操作性策略。“潤物細無聲”促使學生全方位地感受、判斷、適應、實踐、批判、調整自己,從而使教學呈現出豐富性、多變性和復雜性的多元互動局面。
2.多元式互動教學模式的開放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運用思維的發散性、方法的獨特性、認識的多元性,在符合科學研究的規范前提下,允許學生開展交流、質疑、爭鳴與探索,引導學生發現自我,找到頭腦中的火種,并使不同火種碰撞。培養其追問意識、批判精神、反思意識、信息搜集意識。
3.多元式互動教學模式的和諧性。自由、民主、平等、公平、融洽的課堂教學與互助學習的氣氛是和諧性的具體體現。教師態度的和藹可親,以平等者、合作者的面目出現在學生面前,能讓學生在寬松的心境下積極思維、大膽想象、主動切磋、勇于探索與批判。
4.多元式互動教學模式的創新性。多元互動教學模式注重學生主動、互動的知識獲取,注重“學會學習”和“終身學習”,注重挖掘學生作為人的本質力量,引導學生實踐、批判和創新,使學習成為活潑而富有個性的愉快過程。在感悟、探究、體驗、分享、交流中積極參與、獨立思考、相互啟發,真正提高自己的分析、綜合、批判、實踐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