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學研究》系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學研究所)主辦的宗教學專業學術季刊,國內外公開發行。
歷史沿革
《宗教學研究》雜志,是繼中國社會科學院世宗所主辦的《世界宗教研究》雜志之后我國第二家公開出版的宗教學專業性的學術研究刊物。它 創建于1982年8月,在當時它屬于內部刊物,由四川大學主管文科副校長許琦之簽發同意創 辦的,為不定期刊物,編者是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編輯室,由卿希泰教授主持,辦報行 家古存云先生具體承辦。1984年2月,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室改稱為研究所后,從1984年4 月出版的第5期開始,編者改為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宗教學研究》編輯室。因原來為不定期、連續編號的內部刊物,根據讀者來信意見,從這一期起去掉年號。至1985年上半年, 共出內部刊物6期。同年,經四川省新聞出版局批準公開出版發行,四川省期刊登記證317號 , 為半年刊,組建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編輯部,設有編委會,由四川省新華書店發行。從 1988年起改為季刊,并設主編卿希泰、副主編石衍豐,除仍由四川省新華書店發行外,四川 大學宗教學研究所也可直接發行。從1995年第3期開始,編委會進行了調整,主編卿希泰、 副主編李剛,常務副主編潘顯一(從潘顯一任社科處處長后,常務副主編改為唐大潮)。1996 年 起,《宗教學研究》雜志的封面重新設計,完全按季刊出版發行,不再有合刊現象。迄至目 前仍為全國高等學校系統唯一公開發行的宗教學專業學術刊物,并先后被評為中國人文社會 科學論文數據庫系統核心刊物、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
報道內容
突出中國道教研究特色,兼顧宗教學理論、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中國民族民間宗教及其它宗教研究。
讀者對象
為哲學、宗教學、歷史學、文學、考古學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師生。
收錄情況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HSSCD—2004)
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論文統計數據庫” 列為“核心刊物”,被列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被CSSCI收錄。
取得榮譽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主要欄目
主要欄目有道教研究、佛教研究、伊斯蘭教研究、基督教研究、天主教研究、少數民族宗教研究、宗教學理論與其他宗教研究、研究生論壇、論文發表優秀等。
《宗教學研究》須知
一、《宗教學研究》論文內容及格式
1、論文內容應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和邏輯性。要求論點新穎,語言精煉,數據可靠、論證嚴謹。
2、論文撰寫標準格式參照:
文題:應簡明確切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以不超過20字為宜,一般不用副標題。
作者姓名:張**
摘要:(不超過200字)
關鍵詞:2~5個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正文、注釋、參考文獻及英文題目和作者拼音名。若有基金資助或課題經費資助的論文,請在[作者簡介]后用[基金項目]注明基金項目名稱或課題項目名稱及編號。
3、文章最后要求標注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畢業學校學歷、研究方向、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