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研究投稿要求 審稿周期 投稿方式 《蒲松齡研究》季刊,是蒲松齡研究所、蒲松齡紀念館主辦的研究蒲松齡生平及其著作的專業性研究刊物。國內外發行。1986年創刊,至今已出刊82期。原為半年期刊,自1992年改為季刊。改刊后增設了欄目,擴充了內容,由原來的128個頁碼增加為160個頁碼。 《蒲松齡研究》欄目設置:蒲松齡生平、思想、交游、行跡研究;《聊齋志異》研究及賞析;聊齋詩詞、文賦、俚曲研究及賞析;聊齋雜著研究;《醒世姻緣傳》專題討論;聊齋影視、戲曲評論;聊齋故事新譯新評;聊齋題詠;中國古典文言小說研究等。 《蒲松齡研究》季刊,是蒲松齡研究所為廣大中外聊齋學研究專家學者及愛好者提供的一塊理論陣地。竭誠歡迎聊齋學研究專家學者及愛好者踴躍投稿。 刊名: 蒲松齡研究 Study on Pu Songling 主辦: 蒲松齡紀念館 周期: 季刊 出版地:山東省淄博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大32開 ISSN: 1002-3712 CN: 37-1080/I 郵發代號: 24-159 期刊級別:中文核心期刊 《蒲松齡研究》投稿要求: 來稿要求:忠于史實,議論持之有據。文筆新鮮、活潑。稿件用規范簡化漢字。來稿要求在八千字左右。 1、字數一般以不超過8000字為宜,請寄打印稿,并附3.5英寸軟盤,或將來稿發至本刊電子信箱。 2、本刊尊重作者觀點,也有權對文稿進行適當壓縮、修改,作者如不同意刪改,請在來稿中注明;請勿一稿多投,文責自負。如發現侵犯他人著作權或其它權利的行為,本刊有追究其侵權責任的權利。 3、打印稿務請校對無誤,以免錯漏;稿件內引文請根據出處核對準確。注釋及參考文獻一律放在文末,并做到規范、詳細準確。 4、來稿請附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現工作單位、學位、職稱、主要研究方向,并請告知詳細通訊地址和聯系方式(電話和E-mail),以便聯系。 5、來稿請在正文前提供中文摘要與關鍵詞。摘要:300字以內,摘取文中主要論點;不要寫成“本文認為”之類的提示性語言和評價性文字。關鍵詞: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內容的術語,對文獻檢索有重要作用,可選3-5個; 6、參考文獻請按在文中出現的次序標引,同一文獻,同一序號,附上頁號集中列于文末。說明性注釋文字用數字加圓圈依次標注,并置于當頁頁末。 (1)專著(M)、論文集(C)、學位論文(D)、報告(R)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2)期刊文章(J)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 (3)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 (4)報紙文章(N)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5)各種未定義型的文獻[Z]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7、來稿不論采用與否,均不退回,請作者自留底稿。 《蒲松齡研究》投稿方式:作者可以登錄本期刊的官網進行在線注冊投稿,作者也可以與本網站的客服聯系。 《蒲松齡研究》審稿周期:本期刊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如果三個月作者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作者可以另投他刊。
《蒲松齡研究》須知
一、《蒲松齡研究》論文內容及格式
1、論文內容應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和邏輯性。要求論點新穎,語言精煉,數據可靠、論證嚴謹。
2、論文撰寫標準格式參照:
文題:應簡明確切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以不超過20字為宜,一般不用副標題。
作者姓名:張**
摘要:(不超過200字)
關鍵詞:2~5個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正文、注釋、參考文獻及英文題目和作者拼音名。若有基金資助或課題經費資助的論文,請在[作者簡介]后用[基金項目]注明基金項目名稱或課題項目名稱及編號。
3、文章最后要求標注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畢業學校學歷、研究方向、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