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法治社會建設的不斷完善,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有了法制規范,為了保證廣大勞動人民的社會權益,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條文,比如《勞動法》、《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等,這些法律條文的頒布實施,為我國的廣大勞動人民帶來了福音,勞動合同與社會保障也成為了人們話題,很多工作人員和學校學生發表論文也開始向這方面轉變,而想發表勞動合同與社會保障論文的作者需要主要以下幾個問題:
1.提防非法期刊
論文發表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非法期刊。因為根據規定在非法期刊上發表論文在職稱評審中是無效的。何為非法期刊?說白了就是沒有自身的CN刊號的期刊。鑒別非法期刊的官方行政機構是新聞出版總署。新聞出版總署首頁右中有個期刊檢索窗口,根據新聞出版總署工作人員的答復:“凡在新聞出版總署期刊檢索窗口中檢索不到的期刊就是非法期刊。”也就是說正規期刊應當都能查到。
作者可以通過直接查詢新聞出版總署的期刊數據和中國期刊網的數據進行查詢。另外,能查到的期刊,也可能是假冒的正規期刊,所以,作者文章出刊后應當在三個月內登錄中國期刊網。如果中國期刊網,該雜志當期查不到作者文章,那就說明作者發在了假冒期刊(克隆刊)上。
2.論文發表無效的情況
(1)發表在非法期刊 上面已經陳述不再啰嗦。
(2)發表的時間錯過了職稱材料上報的時間評職稱發表的論文有時效性。早一年的,或晚過提交材料時間的,均無效。 當年的職稱評選,一般要求當年發表的論文有效。否則,那評高級職稱豈不是要將評初級,中級職稱發的論文直接拿來用了。有的作者,沒有提前做準備,發表論文時間較晚,錯過了職稱評選部門要求提交材料的最后時間,因而造成論文用不上而無效。一般刊物從作者投稿到出刊,需要3個多月的時間。比如,目前是1月份,但一般刊物都征稿到了3月份了。
(3)署名在第3作者之外
大部分職稱評選部門對職稱評選要求都是前3署名作者才有效。如果貪多,而多署名,結果會造成,前3署名之外的作者無效。
(4)刊物級別問題造成的無效不同級別的職稱評選要求不同的刊物級別。
一般,初級,中級職稱評選,對刊物要求都是省級以上刊物。而副高級和正高級職稱,則對刊物有一定要求。通常要求其中一篇論文要發在正規核心期刊上。而核心期刊則指四年一評選的北大核心目錄內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或兩年一評選的CSSCI期刊目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上。目前發表費用教高。
3.論文寫作方面
(1)投稿文章一定注明作者通訊地址和聯系電話
這涉及到了雜志將來的郵遞,或文章有問題,編輯跟作者溝通。
(2)文章字符數要嚴格控制
現在雜志都是按版面或字符數收費的,很多作者文章內容不錯,但篇幅很長,占用版面很多,所以產生很高的版面費用。一般職稱評審中,只要求論文發表的篇數,對于字符數很少有要求。
(3)論文格式要正確
一篇完整的論文應當包含以下幾點:標題,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沒有可不加)。
推薦閱讀:社會保障研究政法期刊征稿信息
《社會保障研究》面向高校、研究機構、人力資源與社保部門、衛生部門、民政部門、財政部門、工會、殘聯、老齡工作部門、慈善組織、養老機構、醫療機構以及銀行、基金、保險行業,關注社?;?、養老保險、企業年金與員工福利、醫保與醫改、失業保險與勞動就業、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住房保障、低保與救助等領域的熱點聚焦、難點探討、政策解讀、民意調查、國外借鑒等方面。歡迎開展課題研究、社會調查、學術會議、培訓等方面的合作。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