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職稱論文格式有什么要求?格式是職稱論文的最基本要求,很多作者第一次發表論文,甚至發表過多篇論文依然對論文的格式不清楚,格式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文章沒有能成果發表,所以格式看似不重要,其實是非常重要的細節,只有在把握好格式的基礎之上,才能寫出一篇好文章,而且雜志社編輯審稿,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文章的格式是否規范,所以格式一定要把握。
一、題名又稱題目或標題。題名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職稱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
1.簡短精煉
力求題目的字數要少,用詞需要精選。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無統一的硬性規定,一般希望一篇論文題目不要超出20個字。
2.外延和內涵要恰如其分
外延和內涵屬于形式邏輯中的概念。所謂外延,是指一個概念所反映的每一個對象;而所謂內涵,則是指對每一個概念對象特有屬性的反映。
二、作者姓名和單位
這一項屬于職稱論文署名問題。署名一是為了表明文責自負,二是記錄作用的勞動成果,三是便于讀者與作者的聯系及文獻檢索(作者索引)。
三、摘要
論文一般應有摘要,有些為了國際交流,還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論文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其他用是不閱讀論文全文即能獲得必要的信息。
四、正文
(1)引言:
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職稱論文的開頭。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并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
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問題-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方法與步驟;
d.結論。
五、 參考文獻
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研究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于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
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參考文獻”居中排作為標識;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并用數字加方括號表示,如[1],[2],…,以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每一參考文獻條目的最后均以“.”結束。各類參考文獻條目的編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1、連續出版物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2、專著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3、論文集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C]∥主編.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4、學位論文
[序號] 主要責任.文獻題名[D].保存地:保存單位,年份.
5、報告
[序號] 主要責任.文獻題名[R].報告地:報告會主辦單位,年份.
6、專利文獻
[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發布日期.
7、國際、國家標準
[序號]標準代號,標準名稱[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8、報紙文章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9電子文獻
[序號] 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文獻類型/載體類型].電子文獻的出版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選).
中級職稱論文一般都是需要有具體的方向或者說是課題的,也就是說需要對于某個課題有一定的研究,然后在這個研究的基礎上撰寫職稱論文,在進行職稱論文寫作的時候,也是需要認準方向,然后再寫。
中級職稱論文發表期刊:《火控雷達技術》1972年創刊,是西安電子工程研究所主辦的刊物,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方針,側重于工程應用,主要報道國內外同行的雷達、通訊等電子領域的研究成果、科研開發新技術、新品的推廣應用及有關的科研動態,促進科技人員的成長和科研水平與技術水平的提高,為科研教育和生產服務。國內外公開發行,在行業內有較大影響.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