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四個區有什么區別?SCI四個分區是按照期刊的影響因子來劃分的,其中一區影響因子最高,四區最低,所以影響因子是主要區別之一,另外,影響因子高的刊物發表難度越大,所以一區期刊發表難度最高,在SCI每一個領域內,將期刊按照影響因子排名,排在總數前 30%的期刊可以被稱為是該領域內的top30的期刊。 Top30 期刊只是針對不同學科領域對期刊的一個說明,而且每一年由于期刊影響因子的變化會稍有變化。
按照美國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的JCR期刊影響因子分區情況,將sci收錄同一學科中的期刊按影響因子從高到低進行排序。學科影響因子前5%的期刊為An1區期刊,學科影響因子前20% 為An2區期刊,學科影響因子前50%的3區為An3區期刊,學科影響因子后50%的為An4區期刊,EI收錄核心期刊源為An5區期刊,在以上分區中所對應的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分別稱為An1類、An2類、An3類、An4類和An5類的論文。
目前已有部分高校根據中科院《JCR期刊影響因子及分區情況》的報告,將第一、二區的期刊論文確定為高水平論文,采取不同的獎勵標準。如蘭州大學規定:sci一區論文每篇獎勵獎金 1.5 萬元;sci二區雜志論文每篇獎勵獎金 0.5 萬元; 其它sci、EI 和權威期刊等相當級別的論文每篇獎勵獎金0.1萬元。在國外,也有按用SCI體系間接評價論文質量的有關政策。按照西班牙法律,研究人員如果在ISI 影響因子排行榜上前1/3的刊物上發表文章,就能夠得到獎勵。芬蘭政府將對大學醫學研究的資助標準與發 表論文期刊影響因子直接掛鉤。可見注重論文質量,鼓勵原始創新,已成為一種新的趨勢。
以上就是關于SCI分區區別的簡單介紹,就目前來看,國內能發表一區的作者是比較少的,三區四區相對容易發表,但是不少單位對四區期刊論文認可度比較有限,建議需要發表SCI論文的作者盡可能發表一區二區期刊,如果單位認可三區四區期刊論文,發表也是沒有問題的。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