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科學期刊是統計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三大核心期刊,對投稿要求是比較嚴格的。測繪科學期刊主要刊載大地測量、工程測量、攝影測量、遙感、地圖學、海洋測量、礦山測量、地籍測繪、地理信息系統、信息傳輸與處理、測繪儀器等測繪及其相關相鄰學科的學術論文。本文介紹測繪科學期刊投稿格式。
來稿應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文字簡潔,圖表清晰,不涉及國家政治、經濟及技術秘密,內容不涉及Google Earth。所有涉密單位論文須經所在單位保密審查通過后方可投稿,否則,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承擔。
論文要求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獨創意義或重大應用價值。論文篇幅要求(含圖、表)8000字以內。
作者投稿系統接收*.doc格式的文件。文稿必須包括標題、作者姓名及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作者簡介、E-mail、通信地址和手機號碼。文章常識性內容簡略、突出創新。為方便審稿和修改,建議正文宋體5號,其他字體以系統自帶、方正或漢儀為宜。凡內容涉及地圖的文章,須遵照《地圖管理條例》及《地圖審核管理規定》的相關條款,經有審核權的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在圖中注明審圖號,方可被錄用。細節要求如下:
1 標題
要求有中英文,簡練(不超過20個漢字)、可用短語,不能用句子,應是能反映論文中特定內容的恰當而簡明詞語的邏輯組合,英文題名應與中文題名含義一致。中文標題以3號黑體字標示。標題中涉及到的中英文術語在正文中請給出定義和解釋。英文標題實詞首字母大寫。
2 摘要
中文摘要以300字左右為宜,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采用第三人稱的寫法,盡量不要出現公式、英文注解、數值等。建議采用“對……進行了研究” 、“報告了……現狀”、“進行了……的調查”等。用過去時態敘述作者工作,用現在時態敘述結論。要求作者明確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創新之處。切忌對自己的成果作過高自我評價,如:“為XXX奠定基礎”、“作出了重大貢獻”等。
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文意一致,采用被動語態,不用“We”等第一人稱作主語。
3 關鍵詞
要求有中英文關鍵詞4個~8個,應是從其題名、層次標題和正文中選出來的能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應盡量從《漢語主題詞表》中選取,中英文關鍵詞一一對應。中文關鍵詞不能全是英文或英文縮寫。
4 正文
(1) 章節標題:簡練、可用短語,不能用句子。
采用三級標題頂格排序:一級標題形式如1、2、3排序;二級標題形式為1.1、1.2、2.1、2.2…;三級標題形式為1.1.1、1.1.2、2.1.1、2.1.2…。
論文開頭要有引言(以1序號開始),結尾要求有結束語。
(2) 圖表:我刊論文為彩色印刷,但簡單流程圖請去除底色。要有圖序、圖題,圖要隨文序號出現,應精選、清晰,有自明性,標目、標值要規范、準確,圖、表內容切忌與文字內容重復;表:要隨文出現并標注表序、表題,表格盡量采用“三線表”(左、右端不封口)。
標注中、英文名稱,分別從圖1、表1開始排序,不按章節排序。
(3)正文、圖表、公式中的變量要用斜體,矢量、矩陣、向量要用黑斜體;英文縮寫、計量單位、函數名稱、運算符號、括號等都要用正體;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及符號請注明;文中的計量單位一律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
(4)文中英文縮寫第一次出現時須給出英文全稱(GIS,GPS和RS等可直接用)。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
(5)物理量、計量單位及其符號按GB 3100~3102-93的有關規定執行,本刊常用的單位的符號用法如下:單位符號(正體):米m,千米km,厘米cm,毫米mm,赫茲Hz,度、分、秒(°′″),秒s,分min,小時h,天d。
(6)矢量、矩陣符號用黑斜體,一般變量用斜體;π、min、max等一律用正體,矩陣的轉置符號上角標T用正體。上、下角標,是數字的用正體,英文變量用斜體,英文縮寫用正體。
5 參考文獻
凡論及他人工作和觀點時均應標注引用文獻。本刊參考文獻采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碼制,請按正文引用順序排序。非正式出版物文獻資料在文中加括號標注,不列入文后參考文獻。
一般不少于10條,不超過25條。只著錄最必要的、最新的參考文獻,僅限于作者直接引用并公開發表的文獻,未公開發表的資料不能作為參考文獻引用;全部參考文獻序號在正文出現處,要以右角上標的方式從[1]開始按順序一一標注出來 (中、英文刊物均照此執行;中文文獻不用譯成英文)。文獻題目后要給出文獻類型字母標識,如:期刊[J]、專著[M]、論文集[C]、學位論文[D]、報告[R]、報紙[N]、 標準[S],等,著錄格式如下:
[1]專著:著者.書名[M].版本(第1版不注明).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2]期刊:作者.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3]論文集:作者.題名[C].編者.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4]學位論文:作者.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起止頁碼。
[5]專利文獻:專利申請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
[6]報紙:作者.題名[N].報紙名,年-月-日(版次)。
[7]頒布單位.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標準[S]—standard).出版地:出版者,頁碼。
[8]電子文獻:作者.題名[EB/OL].(刊登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訪問路徑。
著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寫法(外國人名亦如此)。如著者不多于3人,則全部著錄,如為4人以上者,只著錄前3人,后面中文加“,等”,外文加“,et al”,著者間加“,”,最后兩者之間一律不加“和”、“and”等連詞。
同一處引用多篇文獻時,只須將各篇文獻的序號在方括號內全部列出,各序號間用“,”;如遇連續序號,可標注起訖序號,起訖序號間用“-”連接。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獻時,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括號“[ ]”外著錄引文頁碼。
6 作者簡介
只需提供第一作者簡介:第1作者姓名(出生年), 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 ×省(市)×市人,職稱,學歷,研究方向。同時在word文檔中提供第一作者的一寸照片(白底證件照最好)。
例如:張大千(1982),男(滿族),北京人,工程師,博士,現主要從事工程測量等科研和應用方面工作。作者簡介在文章最后給出,請勿以尾注等其他方式標注。
7 聯系方式
在文章最后給出作者聯系方式。包括電話,E-mail,郵政編碼,通信地址等。
8 基金項目
有基金資助的文章要給出基金名稱和項目編號。
9 圖式規范
圖像格式:JPEG或TIF。
圖像分辯率:300像素/英寸。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