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學工程與臨床雜志是統計源核心期刊,期刊級別是核心級,是可以用來晉升醫學方向的高級職稱的。《生物醫學工程與臨床》是天津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聯合主辦的生物醫學工程及其相關臨床醫學的綜合性學術刊物,已成為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報道國內外有關生物醫學工程及其在臨床中的研究、應用,為生物醫學工程學和其相關的臨床醫學工作者架起學科間橋梁。
生物醫學工程與臨床雜志以廣大的臨床醫學醫生、生物醫學工程學工作者、臨床工程人員、高等院校師生、醫藥行業工程技術人員及其他科技人員、管理人員和關心科學的熱心大眾為主要讀者對象。欄目包括基礎研究、臨床研究、臨床工程、專家論壇、綜述、技術交流、信息動態等。
1征稿范圍
本刊主要刊登有關生物力學、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生物控制、生物醫學信息測量與處理、組織工程、基因工程等領域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研究,以及臨床工程等方面各類文章。臨床內容包括影像、超聲、介入醫學、心電生理、骨科、腔鏡、臨床檢驗、放射(射頻)治療、人工器官和血液凈化、醫療器械及普外、神經微創、干細胞治療等。
2來稿要求和注意事項
2.1 文稿務求論點明確、論據可靠、研究方案合理、數字準確、文字精練,請將引用資料給出文獻出處,內容應保守國家機密和科研技術秘密。原則上以5 000字為限,來稿請附英文文題和作者單位的譯名及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論著文章還請附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最好用打字稿),以及3 ~ 8個中、英文關鍵詞。摘要按結構式摘要撰寫,要素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中、英文摘要要一致。
2.2 文稿要求打印在A4單面紙上,字跡清楚,計量單位請用法定計量單位。外文需打字或用印刷體書寫,并注明文種、大小寫和正斜體。圖表放在正文相應位置,不需單獨列出。
2.3 文中圖稿雙欄圖長不超過7 cm,通欄圖長不超過14 cm。圖片需要再單獨提供一份。圖片應清晰,掃描線600線以上,對比度良好,大小以7 cm × 8 cm為宜,圖片背面標上序號及方位箭頭。電子版圖片,采用以擴展名為JPEG的電子文件。
2.4 文稿中摘編或引用他人作品,務請列入參考文獻(至少3篇,綜述文章至少25篇)。參考文獻應選擇作者親自閱讀的近年主要文獻,以文稿中出現先后編號,排列于文后,并在文中列注角號,角號以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注。
如:[期刊]
[序號] 作者姓名(不超過3人者全部列出,兩者之間用一逗點,超過3人者只寫前3名,后加“等”或“et al”).文章題目.期刊名(外文期刊可用標準縮寫,不加縮寫點),年,卷(期):起止頁.
[書籍]
[序號] 作者姓名. 書名. 版次,出版地:出版單位(國外單位可用標準縮寫,不加縮寫點),年.起止頁. 或
[序號] 作者姓名.文章題目//主編.書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年.起止頁.
2.5 文稿中節、段的標題涉及的標號按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等標題標準處理。即: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1.1 臨床分組
2.6 來稿不符合本刊稿約者,本刊將先退請作者精簡、補充或重抄后,再送審。投稿時請寄50元送審費。
2.7杜絕一稿兩投。如果是被其他刊物拒絕的文章,請說明拒絕的理由和需要回避的審稿專家,以便編輯部掌握審稿情況。來稿請自留底稿,無論刊登與否,恕不退稿。審稿時間1個月,發表時間5個月。
2.8 來稿時請附單位介紹信和作者簡介(包括性別、出生年、民族、籍貫、學歷、職稱、主要從事的工作或/和研究方向)。是基金資助課題/專利的文章,需要基金課題/專利復印件一份。涉及醫學倫理問題的文章,需要作者提供本單位的倫理委員會批復文件復印件一份。
2.9 文責作者自負。來稿采用與否由本刊編輯委員會最后審定,本刊有權對來稿作文字修改、刪節,對內容的修改需經作者許可。
2.10 對于來稿,要求修改作者排名順序的,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權,需要提供所有作者簽名的知情同意書。
2.11 對重大研究成果。本刊將使用“快速通道”。凡要求以“快速通道”發表的論文,作者應提供單位正式介紹信、查新報告和2位專家的推薦信,以說明該項成果的學術價值。論文投寄本刊后,經專家審閱通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4個月內刊出。
2.12 被本刊采用的稿件,需要作者與編輯部簽署論文版權轉讓合同。
3 本刊已加入“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學術期刊網》。凡向本刊投稿并被錄用的文章,將一律由編輯部統一納入“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學術期刊網》、《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進入因特網提供信息服務。凡不同意者,請來信說明,我們將做處理。本刊所付稿酬含刊物內容上網報酬,不再另付。
4 來稿請寄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內《生物醫學工程與臨床》編輯部(河東區津塘路83號),郵碼:300170。并請注明作者(如系以單位或其他集體名義撰文,請注明執筆人或聯系人姓名)的詳細通訊地址、郵政編碼和聯系電話(必須)及電子信箱。本刊已經開通網上投稿系統,可以從網上投稿(http://sglc.cbpt.cnki.net)。
學術道德與倫理聲明
《生物醫學工程與臨床》是生物醫學工程及其相關臨床醫學的綜合性學術刊物,公開發行以來,堅持“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理念,同時也對學術道德失范做細致工作,提倡堅持真理可貴的學術品質,堅持學術原創性。
一、學術道德
依據中國科協《科技工作者科學道德規范》,對學術道德失范規定有如下行為:抄襲剽竊他人成果、偽造篡改實驗數據、隨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重復發表論文、學術論文質量降低和育人的不負責任、學術評審和項目申報中突出個人利益、過分追求名利和助長浮躁之風。中國知網的《科技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對學術不端行為主要分為以下這四類:抄襲、偽造、篡改及其他。“其他”主要包括不當署名、一稿多投、一個學術成果多篇發表等不端行為。
本刊提倡學術道德的基本準則是:一、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道德準則;二、遵守誠實原則,研究人員在數據資料采集分析、公布科研成果等方面必須實事求是,有責任保證所搜集和發表數據的有效性和準確性;三、遵守公開原則,在保守國家秘密和保護知識產權的前提下,公開科研過程和結果相關信息;四、遵守公正原則,研究人員應坦誠直率,科學公正,對競爭者和合作者作出的貢獻給予恰當認同和評價,對研究成果中的錯誤和失誤,應以適當的方式予以承認,不得以各種不道德和非法手段阻礙競爭對手的科研工作;五、尊重知識產權規定,研究成果發表時,做出創造性貢獻且能對有關部分負責的人員享有署名權,未經上述人員書面同意,不得將其排除在作者名單之外。對參與一般數據搜集的研究助手、對研究團組進行過支持與幫助的人員和提供設施的單位,可在出版物中表示感謝;六、遵守聲明與回避原則規定,在研究、調查、出版、向媒體發布、提供材料與設施、資助申請、聘用和提職等活動中可能發生利益沖突時,所有有關人員有義務聲明與其有直接、間接和潛在利益關系的組織和個人,包括在這些利益沖突中可能對其他人利益造成的影響,必要時應當回避。
本刊從2010年開始,使用中國知網《科技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對學術不斷文獻嚴格審查,拒絕發表學術不端文章。
二、醫學倫理
本刊刊登文章包括基礎和臨床,因此,倫理道德包括臨床試驗倫理和動物實驗倫理。
臨床試驗文章的倫理體現的核心是“知情同意”原則,體現四個原則:行善原則、自主原則、避害原則、公正原則。涉及臨床倫理文章,需要提供患者的知情同意書和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文件復印件。
對于動物實驗文章體現:科學倫理統一原則;實驗動物保護原則;實驗動物福利原則;倫理審查監督原則。生物醫學的每一次重大發展與進步,幾乎都與動物實驗息息相關,動物實驗在整個生物、醫學發展的歷程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動物實驗是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醫學發展中,人們利用動物實驗所獲得的醫學進步和突破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對于動物實驗,我們要科學地去分析、理解,既要看到動物實驗研究是一件有利于人類自身發展的事情,又要看到動物保護有利于生態系統的平衡以及有利于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在文章中要提供動物使用許可證號、動物許可證號等。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