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人論文發表網辦的非常成功,極具口碑。在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時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類文章。當然,因為免費和開源,大家都可以學習、借鑒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專屬于個人的原創文章,請點擊鏈接獲得專業文秘寫作服務。
摘要:針對《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內容廣、雜、散且教材中的公式、圖表多的特點,本文闡述了綱要框圖圖表在《機械設計基礎》教學中制作方法、重要性以及優越性,既方便教師教學, 又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
關鍵詞:綱要框圖法 機械設計基礎 教學方法
《機械設計基礎》是高等學校機械類各專業的一門主干技術課,是一門綜合性的專業技術基礎課。由于它包括的內容廣而散,縱橫關系復雜,幾乎每一章都包括工作原理、類型特點、機構設計或結構設計、參數選擇等內容,涉及機械制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金屬工藝學等多門課程,而章與章之間聯系不緊密。該課程包含的內容廣,主要表現在關系多、門類多、公式多、圖形多和表格多等現象。該門課程與工程實際聯系緊密,要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自己選擇參數自己設計,同一個設計題目所選擇的參數不只一個,每個同學設計的結果應該是不同的,因而給教學帶來一定難度。特別是在課程設計中,不僅要繼承前人已有的經驗,還要去創新,這又給教學提出了一個難題。基于以上原因,學生認為難學,教師認為難教。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課時的壓縮,使得《機械設計基礎》成為了機械類課程的一個教學難點。我們在近幾年的教學和課程設計的指導中, 采用了綱要框圖法教學, 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綱要框圖的制作
綱要框圖教學法又稱沙塔洛夫教學法,由前蘇聯學者沙塔洛夫發明,1983年況平和同志將該法介紹到我國。綱要框圖法就是把教學內容經過加工整理, 用簡單的文字和符號以框圖圖表的形式直觀地顯示出來。縱的方向, 反映各部分內容的因果關系、轉化關系;橫的方向, 建立起并列關系、條件關系、比較關系等, 形成一個便于學生理解的邏輯關系網。這樣每一個內容用一張框圖直觀地表示出來,包含工作原理、計算公式、參數選擇,以及結構設計等,充分體現“提綱挈領、簡明扼要、信息集中、思維對號”的特色。
在制作綱要框圖圖表過程中,首先根據《機械設計基礎》教學大綱的要求,將每章的教學內容制作成框圖圖表,并裝訂成冊,在各框圖內列出各部分教學內容中的知識要點,用線條和箭頭標出它們之間的關聯;其次,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框圖圖表展開教學,在黑板上邊講邊畫,學生可在圖表上記錄相關內容,這里重點提醒教師在編制框圖圖表時,要故意把相關知識點空出,讓學生做筆記添上內容,養成記筆記的習慣;最后復習總結階段,學生教師可按圖表進行。框圖圖表的設計制作應注重簡捷明了、條理清晰,它不應是教材內容的目錄,而應是機構分析設計、零件設計的流程。框圖圖表設計制作與教師的教學經驗有密切的關系,教師應仔細研究、反復推敲修改。另外,圖表的制作也并非一成不變,教師應該與其他教師交流經驗、反饋信息,并經過多次修改完善框圖。
在框圖法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有以下幾種方法進行教學。一是在上課之前把綱要框圖圖表發給學生,學生可根據教師所講內容添加必要的內容,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在上課之前就知道這章的重點。二是教師可在黑板上邊講邊畫,學生抄記框圖圖表,讓學生了解研究問題的基本思路,明確教學的目的和任務。三是在每章講完之后,進行總結繪制框圖圖表。這樣學生在對這章內容基本掌握之后,有一個鞏固和加深所學知識的作用,也可嘗試讓學生自己歸納出相應的框圖圖表。
二、框圖法教學的特點
1.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概括性,提高了備課效率。框圖圖表可以把每一章零散的知識內容經過整理有機地聯系起來,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因框圖圖表是經過多次修改提煉出來的,具有條理清晰、邏輯性強的特點,知識通過框圖圖表再現出來,講稿也就基本準備好了。
2.調動了學生課堂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采用綱要框圖教法后,可以做到學生思考與教師的講解思路同步。學生學習時,能準確抓住重點。
3.可以方便學生的學習和復習。
4.可以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記筆記的習慣,培養善于總結歸納的能力和創新思維的能力。
針對《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內容廣、雜、散且教材中的公式、圖表多的特點,闡述了綱要框圖圖表在《機械設計基礎》教學中制作方法、重要性以及優越性,既方便教師教學, 又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該方法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該方法為其他課程的教學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錢袁萍,《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框圖法教學》[J],《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2001
[2] 徐剛濤,《機械設計基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