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在網絡科技的發展,多媒體也開始逐漸應用到教學中了,給學校的教學效率帶來了很大的提升,學生通過多媒體也更容易接受到新知識了。本文是一篇多媒體應用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英語視聽說課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效果。
[摘要]英語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果,推進了英語教學進程與改革,但同時也存在一系列弊端。通過對當前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中使用PPT課件的弊端進行分析與總結,指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的措施。
[關鍵詞]英語視聽說課,多媒體課件,教學效果
作為一種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早已出現在英語課堂中,變成了一種主流的教學手段,給外語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1]7-12這種教學手段的優點是能以文字、圖像、聲音等多種信息,有效地重現教學內容,創造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教學環境。它能彌補傳統的板書方式的缺陷,有助于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更深刻地理解教學內容。[2]371-375遺憾的是,在實際教學中,有相當一部分大學英語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的開展存在著諸多認識上的誤區,由于過度依賴,英語課堂變成了機械式的放映課件,聽錄音,朗讀課文等。[3]95-100鑒于此,本文以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為案例,對PPT課件的使用弊端進行了分析與總結,并提出改進的措施。
一、使用PPT課件的弊端
為了更好地促進英語教學,多媒體技術開始和英語視聽說課堂教學相結合,這對英語教學來說是把雙刃劍。[4]使用PPT課件教學在給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帶來優勢的同時,在教學中也存在諸多弊端。1.形式單一,缺乏課堂互動。在視聽說課程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需要通過師生和生生互動進行大量的語言實踐,而“人機對話”顯然無法帶來互動。但在目前的大多數視聽說課堂上,教師普遍采用書本搬家的方式,將每一個試聽片段、甚至每個生詞都搬到多媒體課件上,課件變成了“電子黑版”,而教師普遍的做法是在講臺上點擊鼠標,機械地朗讀課件中的內容,或要學生復述所講內容,跟著錄音讀單詞、課文,英語課變成了課件展示課,完全忽略了教師的啟發作用。沒有了學生的積極參與,課堂缺乏互動,學生只是看屏幕、記筆記,淹沒在大量的語言材料中,把視、聽、說三者混合在了一起,學生注意力分散,學習興趣不高。這種單調乏味的教學方式不僅降低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削弱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嚴重影響其教學質量。2.信息過量,缺乏有效整合。從PowerPoint的英文原意來看,Point是“要點”的意思,PowerPoint的含義可理解為“使要點更有力的展現出來”。因此,作為教學過程中的輔助工具,英文PPT課件承載的應該是“要點”信息,即一單元的核心內容,比如幾個重要句型、把握聽力重點、提高口語的技巧等,而不應該是課堂上教師要講的每一句話。然而,在目前的視聽說教學中,大多數教師使用的課件要么是課本內容的直接復制,要么是直接從網絡上下載一套完整的課件,冗長復雜。[5]13-18這容易導致另一極端,由過去的“人灌”變成現代化的“機灌”,許多教師幾乎整堂課都是在進行課件的演示,沒有導入、重難點、總結。[6]930-932這種信息量多而雜的填鴨式灌輸,用大篇幅的文字淹沒了教學重點,沒有給學生任何自己操練聽力和口語的機會。學生不得不邊聽邊簡化信息,造成了心理上的負擔和學習能力的過載,因而其聽力和口語水平的提高效果也無法確保。3.技術粗糙,缺乏科學使用。高質量的PPT課件并不是字體、顏色、圖片等要素的簡單堆砌。但綜觀大多數英語視聽說課件來看,主要存在下述問題:其一,模板選擇不當,沒有根據授課對象和主題選擇一個與之相適應的模板,因而無法充分發揮模板對本單元重難點的提示作用,不利于給視聽說課堂創造一個好的基調;其二,聲音、字體、字號的契合處理不到位,其中聲音出現忽大忽小、雜音等不穩定現象,還存在字體過小、形式單一且顏色沒有和背景的顏色形成色差而達不到良好的視覺效果等現象;其三,特技處理粗糙,如超鏈接時出現文件未提前存檔、Flash動畫中聲音與動畫不同步、具有同一功能的按鈕未使用同樣的圖形等。這種技術粗糙的課件運用到實際視聽說課堂教學中,往往讓學生感到無所適從,嚴重影響了其視聽效果,阻礙其語言輸入與輸出環節的順利開展,非常不利于教學效果的實現。
二、完善PPT課件使用的策略
1.形式上,傳統與現代方式結合并適當板書。PPT課件使用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將視聽媒體的功能與教師的指導作用有機結合起來。[7]364-371教師應適當板書,以便讓學生在重點把握課堂內容的同時留出思考的時間,便于他們做筆記。而且,有效的板書應當基于堂課的重難點,寫出重中之重的內容。教師還可以借助板書來補充聽力的技巧方法、口語的慣用表達方式、交際策略,幫助學生消除聽力障礙,提高聽力理解水平和口語表達的準確性,最終達到全面培養學生視、聽、說全方位能力的目的。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小組討論、辯論賽、角色扮演等互動教學方式,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輸入和習得環境,增強英語實踐運用的自信心。[8]108-111此外,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注意力,必要的時候運用手勢,穿插幽默來活躍課堂氣氛。[7]2.內容上,有效整合且主次分明。教師應當合理控制教學信息量,要將敘述的問題以提綱挈領的方式表達出來,讓學生一目了然。為此,教師不能將教材內容或者別人的課件原封不動地搬到自己的課件中和課堂上,而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創造性地進行整合,內容應重點突出、詳略得當。一個好的教學課件應緊緊圍繞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劃分不同的層次結構,并且該結構可在切換不同內容時多次出現以加深印象和理解。同時,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對課件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樹立新的課程意識,不斷學習多媒體新知識和技術,提高分析、歸納資源的能力。盡管視聽說課比單純依賴于語音室的教學更進了一步,教師在發揮“可視性”功能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視覺內容的質量,要以簡潔的形式給學生留下更多的期待和反思的空間。3.技巧上,靈活使用且美觀和諧。精美的PPT制作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與個人審美觀念的高度協調。教師在制作課件時,要緊密結合視聽說課程的特點,根據課堂教學任務和授課對象,首先要選擇一個合適的模板。然后在此基礎上,要注意配色簡潔、文字規范。為了增強課件的視覺效果,字體宜選用亮色,背景選用暗色,用強烈的色差來凸顯文字以緩解視覺疲勞。為避免給人眼花繚亂的感覺,不同幻燈片上相同層次的文字要采用相同顏色、字體、字號。整體布局要合理,文字不要覆蓋在圖片上。如需搭配聲音、動畫,一定要保證在制作完課件后,進行調試、修改,以確保課件運行的流暢性。鏈接一定要完整,處理好鏈接的各類文件與演示文稿所放位置,其中插入的影像資料要緊扣主題并能起到到激發學生開口的欲望和操練語言興趣的目的。總體而言,技術使用上切忌“過度包裝”從而造成費時、低效的結果。
三、結語
多媒體課件輔助英語視聽說課堂教學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但在使用中要本著簡潔直觀的原則,以服務教學為前提,以提高教學效率為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正確理解PPT課件的“角色”,避免或不斷糾正多媒體“越位”的現象,學會揚長避短,從而借用PPT課件來最大限度地優化教學效果。因此,為了更好地把握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中多媒體課件的有效使用,還需教師正確把握英語視聽說課程的設計理念、內容與目標,進一步完善該課程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不斷深入課堂教學實踐與研究。
【參考文獻】
[1]劉潤清.外語教學與研究的發展趨勢[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1).
[2]常仕璇.淺談大學英語采用多媒體教學如何趨利避弊[J].外語研究,2014(3).
[3]秦銀國,馬明.基于校園網的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平臺創建及效果[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09(9).
[4]李娟.多媒體課件在高中英語閱讀中應用的現狀調查[D].東北師范大學,2010.
[5]王建梅,孫春雷.對我國大學英語多媒體網絡化教學的再思考[J].外語界,2005(12).
[6]桑愛芹.大學英語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反思[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7(12).
[7]王建新,王笑施,馬雋,等.英語大班精讀多媒體教學實驗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7).
[8]鄧小紅,楊朝燕.英語專業視聽說課課堂活動模式探討[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
多媒體應用論文發表期刊推薦:《計算機學報》(月刊)創刊于1978年,由中國計算機學會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以中文編輯形式與讀者見面,同時以英文摘要形式向國際各大檢索系統提供基本內容介紹。 一直在計算機領域保持著領先水平,刊登的文章被國際多種著名檢索刊物所收錄.包括《中國學術期刊文摘》,美國《EI》,英國《SA》,美國《數學評論》,日本《科技文獻速報》,俄羅斯《文摘雜志》等。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