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大學生具有多民族、多文化、多信仰等特殊性,其中難免出現(xiàn)偏移主流價值觀、道德觀念模糊淡化等現(xiàn)象。本文是一篇社科期刊投稿范文,主要論述了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價值核心,對青年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具有規(guī)范和引導作用。民族高校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民族事業(yè)的接班人與建設者,其價值取向影響著民族事業(yè)的發(fā)展及民族團結進步的促進。文章通過調查分析,并結合“三個倡導”主題班團活動以實證的方式去探究民族高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與踐行的現(xiàn)狀及原因,為民族高校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新思路。
關鍵詞:民族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目前關于民族高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與踐行的研究尚少。因此,探討研究民族高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與踐行的特點更有助于為民族高校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有效方法。
1民族高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與踐行現(xiàn)狀
本研究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探究了民族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與認同狀況。該調查問卷主要針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層面內容認知程度與踐行效果等核心內容進行調查。通過對400名民族大學生的調查發(fā)現(xiàn),近60%的民族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層面”的基本內容有所了解,然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念內涵、基本原則及踐行路徑難的理解與認知顯得不夠準確與深刻。對民族高校大學生理解最深刻的三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調查發(fā)現(xiàn),頻次較集中在8項價值觀:愛國、自由、平等、和諧、誠信、富強、民主、文明;其中關于民族高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層面內容的認知情況調查顯示,對國家層面的富強、民主,社會層面的自由、平等以及個人層面的愛國、誠信有更廣泛和深刻的認知與理解。在對民族高校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調研發(fā)現(xiàn),民族大學生對對教育方式的認同度偏低,部分民族高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存在嚴重的滯后性,在日常行為以及價值取向上僅僅停留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的表面層次上,并沒有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有效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本次調研通過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活動,16個班級緊緊圍繞主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層面,開展了辯論賽、模擬法庭、知識競賽、民族運動會、我和國旗合個影等結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系列活動,通過形式新穎、全員參與、親身體會的活動,民族高校大學生更好地學習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普遍反映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有了更大積極性與主動性。
2民族高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缺乏認知與踐行的原因
2.1內部因素
當今,民族高校大學生與其他95后大學生一樣普遍以利益至上作為人生價值實現(xiàn)的標準,由此產生了自大自我、追名逐利的思想意識,甚至出現(xiàn)道德缺失的行為舉止,③從而影響了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與認同。同時,民族高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要經歷由直接利益層面的認同逐漸發(fā)展到理想信念層面認同的這樣一個過程,④一方面部分民族高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與理解不夠全面和深刻,隨著民族高校大學生知識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也不斷加強;另一方面民族高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缺乏統(tǒng)一性,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不同方面的內容的認知程度不同,他們對貼近自己生活實際的內容更為熟悉和了解,而對與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和個人利益關系不太大的內容較為生疏甚至不解。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不斷地將認知轉變?yōu)檑`行,大部分民族高校大學生能正確地理解和認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然而由于民族高校大學生群體性價值觀及行為習慣的影響,部分民族高校大學生的實際行動往往與他們的價值觀缺乏統(tǒng)一性,即部分大學生的價值認同只是停留在意識認知的層面而沒有有效地踐行于行動之上。
2.2外部因素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fā)展、國內外新事物的廣泛傳播以及新媒體的迅速崛起,這些在給民族高校大學生帶來了廣闊眼界和創(chuàng)新思維,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民族高校大學生的正確價值觀的形成,特別是極大地影響著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與踐行。目前,各個民族高校通過紙質媒體、平面媒體以及網頁媒體等各種途徑宣傳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是遠遠沒有達到應有的教育效果,民族高校大學生經常瀏覽的論壇、QQ、微信、微博等新媒體載體上針對民族高校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與教育內容相對較少,同時,宣傳教育針對性不強、互動性缺乏,忽視了民族高校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我教育作用的發(fā)揮,忽視了新媒體在引導民族高校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作用,從而導致在民族高校中開展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與教育工作,缺乏宣傳教育其應有的實踐性、針對性和創(chuàng)新性,缺乏宣傳教育其應有的輿論主陣地和教育新平臺,這是民族高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缺乏主動認知與踐行的重要原因。
3加強民族高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與踐行的新思路
3.1重視民族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的系統(tǒng)學習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民族高校大學生各方面、全過程學習抓起,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學習的第一課堂教育工作及教學成效,同時將教育工作從第一課堂擴散到民族高校大學生學習、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覆蓋到所有受教育者的每個成長環(huán)節(jié)。從民族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出發(fā),建立符合學校教育環(huán)境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研團隊,進而通過一批教育型、研究型、專家型的教育團隊引導學生主動關注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一系列相關講座、報告等加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與認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踐行于學習和工作中。
3.2加強民族高校大學生民族團結進步的宣傳教育
加強新形勢下民族高校大學生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必須進一步加強“民族理論及民族政策”課程的教育教學工作,引導民族高校大學生了解民族常識、民族政策及民族法律法規(guī)等,從科學的角度去了解和認知各個民族;通過講座、討論學習、主題班會等形式積極學習中央少數(shù)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民委相關會議精神,提高民族高校大學生執(zhí)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水平;充分利用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和宣傳教育活動的平臺,開展民族知識競賽、民族舞蹈大賽、民族運動會等校園文化活動,同時組織學生結合專業(yè)優(yōu)勢圍繞民族地區(qū)發(fā)展開展學術科技活動,將校園民族團結教育延伸到社會民族團結事業(yè)的各個方面。同時,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模式、創(chuàng)新手段,使馬克思主義民族觀、“三個離不開”思想、“四個認同”和“五個維護”入腦、入心、入耳。
3.3創(chuàng)新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模式
引導民族高校大學生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通過傳統(tǒng)的課堂教育、講座教育加強學生理論素養(yǎng)的學習,還要不斷探索并豐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模式,增強教育的科學性、針對性、實踐性和有效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內容包括了民族高校大學生在思想政治、道德規(guī)范和工作學習等各方面的要求,同時也要緊密結合當前社會生活中的難點與熱點問題以及學生思想動態(tài)實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內容落腳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真正吸引民族高校大學生的注意力,讓宣傳教育工作其更接地氣、更具吸引力、更具時效性和普及性。此外,在注重施教的同時,更要通過豐富的“三個倡導”主題實踐活動以充分發(fā)揮大學生主體性和能動性,變單一的宣傳教育為靈活多樣的體驗教育,讓大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和感悟,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進而潛移默化地認同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4發(fā)揮新媒體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特有作用
民族高校須占領新媒體教育主陣地,充分發(fā)揮新媒體的正面引導作用,通過傳統(tǒng)網絡平臺中的網站、論壇以及新媒體中的微信、微博、QQ等來拓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形成更具廣泛性和主動性的“新媒體課堂”。通過“新媒體課堂”的生動教育、互動討論、廣泛宣傳可以充分調動民族高校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趣味性。但是,高校必須重視新媒體特別是論壇、微信朋友圈的監(jiān)督監(jiān)管,嚴禁不實消息以及不良思想的宣傳及傳播,不間斷地推送杰出校友、榜樣學生等引導民族高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及踐行,從而為民族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創(chuàng)建一個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第三課堂“三維一體”的教育新模式。
優(yōu)秀社科期刊推薦《學術論壇》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思想性、學術性及應用性的辦刊原則,追蹤學術前沿,倡導理論創(chuàng)新,關注社會動向,弘揚時代精神,努力為社會主議“三個文明”建設服務。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