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設備管理是人員、組織圍繞設備開展一系列生產活動,以設備可靠性為中心,將設備維護、保養、檢修好,保持其性能以達到設備壽命周期最長、費用最經濟、綜合效率最高的目的。文章以國能粵電臺山發電有限公司為研究對象,對5×630 MW+2×1000 MW共7臺機組火力發電廠的設備管理進行控索性研究。結合該公司在新形勢下電力市場條件、人力資源、承包商專業化水平下降等實際情況變化,優化完善設備管理組織架構、設備分類管理、承包商管理等問題進行了闡述,面對新形勢下存在的問題和難點,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研究,進一步深化點檢及狀態分析,從而提升設備可靠性。
[關鍵詞]新形勢;大型火力發電廠;設備管理
公司設備管理實行以設備狀態分析為基礎的點檢定修制,經過多年的持續改進,目前管理規范,體系完善,運作有效。但由于受到近年來電力需求增長放緩、新能源裝機比重不斷提高等因素影響,機組利用小時數逐年降低;國家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逐步開展競價上網,廣東電網在全國率先試點,火電上網價格競爭異常激烈,企業利潤逐年下滑;專業設備管理人員流失加大,設備維護承包單位專業性下降,導致設備狀態分析及檢修維護水平逐漸降低。面對新形勢下存在的問題和難點,尋找突破點,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研究,進一步深化點檢及狀態分析,從而提升設備可靠性、經濟性。
1 電力設備管理四個階段及公司的特點
一個電廠從投產到長期穩定運行,設備管理分為4個不斷發展的階段,分別為:設備缺陷管理階段、設備定期工作管理階段、狀態分析管理階段、設備全壽命管理階段。4個階段的管理相輔相成、互相交叉和互為補充。
公司作為國內大型火力發電廠,在投產初期,機組多、設備多,設備管理處在一種非正常的狀態都處于磨合期,設備管理人員扮演著“消防人員”的角色以消除設備缺陷。
隨著對設備的治理和改造,設備與設備、系統間的磨合周期已經過去,設備突發性的缺陷減少,但隨著設備運行時間的增長,較深層次的隱患會逐漸突變為缺陷,影響設備的性能和健康水平。通過建立定期工作及點檢標準,大力開展設備定期工作及點檢定修以預防缺陷的發生。
通過3~5a的設備定期工作及點檢標準建立及深入實施,設備日趨穩定。設備管理如仍然維持在設備缺陷管理和定期工作階段,就會凸顯點檢人員在設備狀態管理上的作用發揮不明顯、設備管理重點不突出、設備管理科學性、經濟性較差、人員的工作強度大、效率低等弊端。在前兩個階段得到鞏固的基礎上,目前公司正在有序開展并推進以設備狀態分析進行的點檢定修。通過先進的設備狀態監測和診斷技術為基礎綜合分析判斷,查明設備內部狀況,掌握缺陷性質,預測隱患的發展趨勢,合理安排檢修項目、檢修間隔,是一種以預防性和可靠性為中心的設備狀態分析管理階段。隨著機組和設備的逐漸老化,經過設備狀態分析管理階段后,最終會過渡到設備全壽命管理階段。
2 新形勢下面臨的困難
近年來受市場條件變化,專業人員水平及人員流失,承包商單位專業性下降等影響,公司這種裝機容量大、機組數量多的大型火力發電廠設備管理面臨如下困難。
2.1 市場變化方面
(1)國家層面,隨著國家提出努力實現“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著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2)產業層面,電力行業大力發展新能源發電,其發電量比重不斷增加,傳統火力發電的發電量大幅縮減。
(3)區域層面,廣東電網經濟發展趨勢及電力需求增長放緩,西電輸送比重增加,陽江核電、臺山核電相繼投運,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及可再生能源等項目持續建設并投運。
(4)國家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電力市場改革持續進行,逐步開展競價上網,廣東電網在全國率先試點,火電上網價格競爭異常激烈,現貨交易實施,企業利潤逐年下滑。
受上述4個方面的綜合影響,公司2015年廣東省中調調停機組21臺/次;2016年調停機組87臺/次;2017年調停機組36臺/次,全年1~7號機組相繼實施綠色改造(7臺機組檢修總工期578 d/臺,其中兩臺機組重疊工期179 d,3臺機組重疊工期85 d,四臺機組重疊工期30 d)。機組頻繁啟停對設備可靠性帶來極大損害,專業人員疲于應對,用于開展設備點檢及狀態分析的有效時間大幅縮減。
2.2 人力資源方面
社會進步、高校擴招,新畢業大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逐年降低,檢修和維護人員后繼乏人,整體素質不斷降低人員流動性大幅增加。專業人員對自身行業遠景下降,監工式的設備管理難以為繼。
2.3 維護承包商方面
隨著前幾年電力市場的大發展,檢修隊伍在人員上不穩定,成熟的檢修人員相對較少,人員的基本素質無法保證。承包商專業性下降,導致設備檢修維護水平逐漸降低。兩年來,如承擔6、7號機組維護的維護承包商技術管理人員變動23人,占技術人員總數的45%;承擔3~5號機組維護的維護承包商技術管理人員變動11人,占技術人員總數35%。這些人員的流失需要補充新的人員,導致主要技術人員每天都在熟悉設備階段,電廠成了檢修承包商鍛煉和培養人員的地方,設備的維護和檢修質量難以得到保障。
3 新形勢下設備管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3.1 設備管理組織現狀及對策研究
大型火力電廠設備管理應體現科學性和適用性、精簡高效、統一指揮和協調、全員參與并體現專業化、大協作的特點。維護部各專業設置采取“專業縱深化”管理,檢修維護管理規范化、標準化、專業化、精細化,強化專業優勢集約資源共享。
A類設備管理:必須停主機設備消缺且可能造成機組停運的設備,如鍋爐本體、汽輪機、發電機、主變壓器等。這類設備無備用且狀態穩定,對整臺機組的影響大,出現故障可能導致機組停機。針對此類設備采用的設備管理方式是以在線監測和點檢人員的點檢為主、運行人員的巡檢和承包商檢修人員的定期維護為輔、專家診斷做支持,日常監測過程主體依次為運行人員、點檢人員、承包商檢修人員。采用的檢修方式是以計劃檢修為主、通過點檢而確定的狀態檢修為輔,檢修責任主體依次為點檢人員、承包商檢修人員、運行人員。
B類設備管理:設備故障影響主系統發電負荷的設備,如六大風機、汽機重要轉動設備等。針對此類設備的管理方式是以點檢人員的點檢并配以承包商檢修人員的定期維護為主、在線監測和運行巡檢為輔、精密點檢做支持,日常狀態監測過程管理的主體依次為點檢人員、承包商檢修人員、運行人員;采用的檢修方式是以狀態檢修為主,計劃檢修為輔,檢修責任主體依次為承包商檢修人員、點檢人員、運行人員。
C類設備管理:設備故障不會影響主系統發電負荷的設備,如脫硫具有備用的轉動設備、閥門。針對此類設備的管理方式是以維護承包商人員的定期維護和巡檢為主、在線監測為輔、點檢人員的定期診斷為支持,日常狀態監測過程管理責任主體依次為承包商檢修人員、運行人員、點檢人員;采用的檢修方式是以故障檢修為主、計劃檢修為輔,檢修過程責任主體依次為承包商檢修人員、點檢人員、運行人員。
3.2 設備分類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
點檢專業人員主要是對A、B類設備進行點檢、狀態分析管理,C類設備由承包商自主檢修維護部專業人員定期評價。
A類占有設備比例15%,管理方式采用以在線監測和點檢人員的定期點檢為主、運行人員的巡檢和檢修維護人員的定期維護為輔、專家診斷做支持的設備管理方式。檢修方式為定期檢修為主、通過點檢而定的狀態檢修為輔。
B類占有設備比例40%,管理方式采用以點檢人員的點檢并配以檢修維護人員的定期維護為主、在線監測和運行巡檢為輔、精密點檢做支持。檢修方式為狀態檢修為主,定期檢修為輔。
C類占有設備比例45%,檢修維護人員的定期維護和巡檢為主、在線監測為輔、點檢人員的定期診斷為支持。檢修方式為故障檢修為主、狀態檢修為輔。
3.3 設備檢修策略現狀及對策研究
對所有設備進行分類管理是設備檢修策略確定的基礎,結合近年來受外部環境影響機組頻繁輪停、調停以及專業技術人員流失較多等情況,從而確定設備的檢修策略:
(1)定期(計劃)維修。這類設備的特征是對機組的影響較大,是機組的主設備,且狀態參數較穩定,同時,此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無法進行隔離,發生故障后需要停機處理。此類設備主要以A類設備為主,B類設備為輔,A類設備如鍋爐本體、汽機本體、發電機本體等,B類設備如重要閥門、重要容器等。
(2)狀態檢修。這類設備的特征是對機組的負荷以及安全運行影響較大,是機組的重要輔助設備,此類設備故障后可能產生較大損失、維修費用高、發生故障后且會預期發生第二次故障。這類設備主要以B類設備為主,C類設備為輔。B類設備如凝結水泵、磨煤機等有備用的轉動設備或重要閥門,C類設備如除鹽水泵、脫硫風機等。
推薦閱讀:電力工程中配電電纜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