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史志雜志介紹
黑龍江史志雜志社簡介
《黑龍江史志》(半月刊),創于1985年,由黑龍江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等四家政府機構主辦的社科類月刊,國家二級、省一級期刊。
《黑龍江史志》堅持立足黑龍江、宣傳黑龍江、熱愛黑龍江、振興黑龍江,以繁榮社會科學學術理論,加快不同民族文化、科學理論的交流步伐,促進構建和諧社會為辦刊指導思想,引進專業人才,激活辦刊機制,提高辦刊質量,強化學術水準,在省內外社會科學學術理論界具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力。
黑龍江史志雜志欄目設置
方志論壇、續志探素、地情研究、人物春秋、民族風情、當代龍江、年鑒編纂、地方史編研究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北京社會科學年鑒》索引編制體現哲學社會科學規律特點 陸奇
淺談年鑒數字條目標題的制作 俞富江
抓住關鍵把握要素 在修字上下功夫——編纂《哈爾濱勞動保障志》(1989-2005)的點滴體會 黃振宇
一部呈現福利院養老事業的基層志書——《上海市閔行區社會福利院院志》評析 沈永清
《中東鐵路大畫冊》拍攝者考 蔣三軍
淺談明清時期牙人牙行的積極作用——以商品交易中的農民、小生產者為研究視角 劉巧莉
黑龍江省孫吳縣闖關東紀念館 王曉艷
區域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與社會發展 魏立群
唐山博物館珍藏的納瑪象牙化石 劉艷偉
關玉衡上校親自砍下了日軍間諜的頭 馮學忠
中央蘇區紅色戲劇運動的領路人——沙可夫 韓飛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育制度的改革提上日程。在改革發展和探索中,初中歷史教學也逐漸摒棄了迂腐老套的教學手法,取而代之的是以新課標為指導的新型教學方式。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日益凸顯。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學生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當中,通常都是教師講解,學生緊跟老師的步伐,從未動手動腦完成學業。這樣的教學方法會消磨學生的個性和學習興趣,學生只是麻木的被填鴨式教育,一切知識都不經過自身思考死記硬背,整個課堂會變得索然無味,這樣既不利于學生學習新知識,也不利于初中歷史教學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