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墻體裂縫導致房屋建筑工程外墻滲漏是房屋建筑工程中常見的現象之一,房屋外墻出現裂縫不僅會影響房屋的美觀、質量,還可能造成安全事故。本文主要對新時期房屋建筑工程外墻滲漏原因及施工技術進行初步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外墻滲漏,職稱論文發表,施工技術
1.前言
近幾年來,房屋建筑工程外墻滲漏現象呈上升趨勢,成為了房屋建筑中質量通病之一,房屋外墻滲漏,不僅給人們造成精神上的壓力和人身安全及財產損失,也給相關的工作人員和管理部門帶來一定的麻煩。在多次的研究和實踐過程中,我們找到了其常見的滲漏原因和一些施工上的技術。具體如下:
2.外墻的滲漏原因
2.1建筑材料的選擇
在新時期的房屋建筑工程中,起到維護工作的外墻砌體基本上都選擇了非承重空心磚,通常這種磚中間為大孔洞,壁薄,空心率高達45%左右。因此,在材料的運輸和施工的過程中,很容易導致空心磚的破損,如果在施工中沒有替換破損的磚,在鑿打外墻砌體進行設備管暗裝時有可能使外墻砌體產生裂縫,造成外墻滲漏。此外,若發生此原因的滲漏,維修起來不僅困難,還容易形成頑癥。
2.2裝飾面層材料的選擇
在外墻的裝飾面層上使用面磚,會增加外墻滲漏,這是因為在面磚的鋪貼中,使用的砂漿不飽滿或是鋪貼空鼓,久而久之面磚與砂漿產生局部分離,它們之間的空隙容易貯水,當面磚勾縫出現龜裂時,貯藏在面磚與砂漿空隙之間的水就會通過龜裂的面磚勾縫滲漏出來。因此,外墻的裝飾面層使用面磚的房屋比使用其它材料裝飾面層的房屋出現外墻滲漏現象更嚴重[1]。
2.3房屋表層構件施工方面
在房屋的水平構件如擋雨篷、窗臺、遮陽板等的表層施工中沒有找到合理的坡度,甚而倒坡,致使積水或倒返水造成外墻滲漏。除此之外,房屋面女兒墻墻根的施工縫,尤其是磚砌體的女兒墻,當溫度差異較大時,它與房屋面板的熱脹冷縮效率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墻根很容易出現微裂縫。雨天時房屋面的雨水順著墻根的方向流到水落管,造成女兒墻的墻根滲漏,影響了房屋建筑的質量與美觀,嚴重時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除了上述的三種情況會引起房屋工程外墻滲漏外,外墻雨落管的維護及設計問題和房屋二次裝修過程中,亂鑿打和無根據的改建也會引起墻體的開裂造成滲漏。
3.處理外墻滲漏施工技術
3.1選擇適合的外墻材料
可以把大孔的非承重空心磚換成其它輕質實體的砌塊或三排孔多孔磚。在使用多孔磚或輕質實體砌塊砌筑外墻時,可以通過棱角齊全的磚之朝外,以增加砌體的防水能力,當磚模數與墻的長度存在差異時,模數的差異的部分應該用素砼或實心磚進行調整。外墻砌筑施工完成后,盡可能減少對墻體的鑿打。如果要預埋暗管,在砌筑墻體過程中可事先留出安裝暗管位置的通縫,通縫中的豎向應每隔610mm留拉結鋼筋,墻內各240mm伸入拉結筋,砌完后用細石混凝土澆。另外,為了不留下隱患,要對如纜繩、腳手架眼等影響墻體質量的東西要進行修補完善后才能實行打底粉刷[2]。
3.2加強外墻的施工技術
在對外墻進行抹灰施工前,應該清除干凈基體層面的灰塵和油污等;用水泥砂漿撫平墻體表面凹凸不平的地方;當混凝土墻面光滑時應對其鑿毛;提前2d左右進行澆水潤濕,濕度在6mm上下為最佳;分層對外墻進行抹灰,各層的抹灰厚度應控制在9mm以內,要注意,必須要在上一層的抹灰完全凝結后才能進行下一層的抹灰;用來抹灰的材料最好能選擇礦渣水泥或者普通硅酸鹽水;黃砂應選用粗砂或中砂;盡量避開在低溫(溫度低于6℃)或者高溫(溫度高于31℃)季節進行抹灰施工;此外在每層的抹灰完全凝結后,要澆4d左右的水進行墻體養護。
3.3防止墻體裂縫產生造成滲漏
墻體裂縫是造成房屋滲漏的組要因素,只有徹底的找出產生墻體裂縫的原因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墻體滲水,針對容易出現裂縫的墻體部位通常主要采取防患補強的方式。比如:(1)結構變形或地基沉降不均勻造成的墻體裂縫,就要請原設計單位提供一個合理的補強方式,先對結構變形或者地基沉降問題進行解決后再對墻體裂縫進行修補;(2)如果是由于溫度的影響使頂層發生變化,墻體與柱邊或梁底等區別不一樣的建筑材料受溫度的影響造成接觸界面出現裂縫,必須在第一時間鑿去龜裂的打底層,加上鋼絲網片,然后用相適應的如高標號的水泥砂漿分層進行抹實,同時要注意對其養護,接著對面層施工,這樣可以減少墻體部位產生裂縫造成的滲漏問題。
3.4防止基層裂縫產生造成滲漏
對于基層裂縫的產生造成層面的質量問題從而產生的滲漏,可以通過強化基層的施工質量來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第一,要確保外墻的打底厚度適中,不能過薄或太厚,對于太厚的地方要使用加鋼絲網或這是噴漿的方式來強化,尤其是一些設計較特別的建筑,更應該在其特殊部位進行加強;第二,對外墻打底時要分層、分次,打底要在完全凝結前避免其受到雨淋或暴曬,同時要加強養護;第三,應做好分隔線,尤其是裝飾面層,它一般分為馬賽克和無分格線面磚等,在對外墻進行打底時一定要在合理的位置上留置分格線,要上面層,必須要用油膏天了縫隙后才能進行。第三,對于比較光滑的結構層比如梁、混凝土柱等,最好用9%的稀鹽酸溶液對表面的隔離劑和油污進行清除,接著用清水全面沖洗,然后采用聚合物砂漿對光滑的結構層“毛化”處理,最后進行一周的濕養護,“毛化”能夠增加粘結性,在對墻體全面打底時,可以防止結合不良和空鼓等不足之處[3]。
除此之外,在新時期房屋的建筑工程設計時,最好能把雨落管設置在墻外,如果設置在了墻內或柱上,要用埋設鍍鋅鋼管,接頭處必須要嚴密,經多次灌水試驗,確定無問題之后才能使用。雨落管在使用時,要保證其暢通性和完好性,如有破損在及時進行修理,避免長時間損壞造成墻體滲漏。
4.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房屋建筑工程中,要以科學的方法分析外墻滲漏的原因,才能用相應的施工技術解決
【參考文獻】
[1]付強.淺談房屋建筑工程外墻滲漏的原因與處理措施[J].工程科技,2012,02(05):309-309.
[2]張健,林楊.房屋建筑工程外墻滲漏的預防與處理[J].價值工程,2010,09(28):87-87.
[3]張春,謝小安.關于房屋建筑工程外墻滲漏的控制措施[J].建筑技術,2010,03(25):176-177.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