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由《計算機應用與軟件》發表一篇電子論文,注重刊登反映計算機應用和軟件技術開發應用方面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以及創新應用的文章。本刊致力于創辦以創新、準確、實用為特色,突出綜述性、科學性、實用性,及時報道國內外計算機技術在科研、教學、應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發展動態的綜合性技術雜志,為國內計算機同行提供學術交流的平臺。
摘 要:本文介紹了智能小區、以太控制網及無線網絡的概念,提出了將以太控制網應用到智能小區中,組建一種靈活的小區智能控制系統。即在家庭中配置家庭控制終端,利用藍牙技術組建家庭網絡;在大樓和小區中采用以太控制網完成網絡構建。
關鍵詞:智能小區 以太控制網 家庭終端 大樓中心
信息化、智能化如今已經成為一種潮流。智能化的家居系統、智能化的建筑,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小區概念的提出已久,技術也日趨成熟。將以太控制網引入智能小區的網絡建設中是一條重要的途徑。
一、智能小區與網絡控制技術
1、智能小區。智能小區的根本特征在于網絡化,網絡化是小區智能化系統實現的前提和基礎。隨著網絡和通信技術的發展,Internet,Intranet和Infranet三網的融合成為可能,并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
2、以太控制網。以太網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局域網技術,具有開放性、低成本和廣泛應用的軟硬件支持等明顯優勢。以太控制網最典型的應用形式是Ethernet+TCP/IP。他的底層是Ethernet,網絡層和傳輸層采用國際公認的標準TCP/IP。以太控制網容易與信息網集成,組建統一的企業網。以太控制網克服了現場總線的不足,更好的實現了控制網與信息網的集成,較好解決了Infranet與Internet和Intranet的融合問題,已成為控制網絡的新趨勢。
3、無線網絡技術。無線網絡技術是21世紀全球信息技術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無線接入、無線局域網等技術在最近幾年得到了蓬勃發展。其中Bluetooth,802.11等技術已經日趨成熟。Bluetooth是1998年由Ericsson,IBM,Intel,Nokia和Toshiba五家聯合發起制定的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標準,具有低成本、短距離、小范圍等特點。Bluetooth在發射功率為0 dB(1 mW)時通信距離為10 m,當發射功率提高到20 dB(100 mW)時為100 m。Bluetooth工作在無需申請許可證的2.4 GHz的ISM頻段,采用FHSS技術,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遵循Bluetooth協議的設備能以無線方式接入Internet,Intranet和Infranet等網絡中。Bluetooth采取PPP連接協議,可構成由1個Master(主設備)和7個Slave(從設備)組成的Piconet,如果采用休眠-喚醒方式,則互聯設備數不受限制,但最多只能同時激活8個。
二、家庭和小區智能控制系統的構建
在將無線網絡技術和以太控制網相結合以后,構建的系統可以將整個小區實現無縫隙的智能化。從智能小區各單元的服務對象和工作范圍而言,整個智能小區系統可分割成家庭控制終端、大樓管理中心、小區管理中心3個層次。
1、家庭控制終端和家庭網絡
家庭控制終端完成了家庭控制網的集線作用,承擔對家庭智能儀表、安防設施等的綜合控制及與外部完成通信的功能,起到了小區系統中下位機的作用,是家庭網絡和大樓中心進行通信的關鍵器件。一個基本的家庭控制網絡上的終端設備包括各種智能化儀表、安防報警以及各種智能家電、PC等。方便、靈活、可靠是家庭網絡組網的要求。如今,家庭內部的控制網絡多以RS485總線構建為主。該種方式組網簡單、成本低廉、可靠性較強,但同時也存在不夠靈活、布線相對比較復雜的缺點。這種方式特別是對原有普通住宅進行智能化改造時較為復雜。而RS485的這些缺點恰好是無線網絡技術的長處,因而在家庭控制網中采用無線技術,對于智能家居系統有很大的意義。
設備主要分為2大類:一類為各種智能儀表設備和智能家電,這些終端的特點是從設備對主設備的詢問進行響應,并反饋信息;另一類為安防報警等終端,其特點為從設備對主設備發出的突發性信息,由主設備給出響應。兩類設備的優先級別不同,由于第2類從設備的信息直接關系著居住人的安全,故應該將其置于較高的優先等級上,而對于第1類從設備則處于相對較低的優先等級。對于不同類型的從設備,可以從藍牙設備的標識碼中進行區別。對于第2類從設備,在發現緊急情況后,主動喚醒藍牙裝置,并向主設備發出呼叫和報警,主設備確認后,切斷主設備與其他設備的連接,并不停的向大樓和小區發出呼叫和報警,直到大樓和小區發回應答信息為止。 對于第1類從設備,平時處于休眠狀態,等待大樓和小區發出的詢問,當大樓或小區發出詢問并由主設備確認詢問后,按標識碼尋找到詢問的對象從設備,并向該從設備發出詢問,喚醒從設備完成詢問要求的工作后,主設備得到從設備的回答,經過確認,向大樓或小區發回回答信息。
2、大樓管理中心與大樓網絡
大樓管理中心是整個大樓信息處理和控制的中心,也是聯系大樓內家庭控制終端和小區管理中心的樞紐。目前,大樓控制網絡采用的多是RS485總線或LonWorks總線技術。如果改用以太控制網,則可以和大樓信息網乃至Internet網結合,若采用802.11構建無線以太網,又可具有無線網靈活、架設簡單等優點。根據實際需要靈活的選擇有線或無線方式構建以太控制網,既適用在新建各智能大樓上,也可快速、靈活的完成普通大樓的智能化改造。相對于家庭網絡,大樓網絡的傳輸距離和速率要求都要高一些。為此,在組建無線以太網時候,采用了802.11系列標準。由于控制網絡一般信息傳輸量不是很大,故一般情況下采用最大傳輸速率為11 Mb/s的802.11b即可。該標準目前技術成熟,且產品價格便宜,選擇余地較廣。
對于大樓管理中心,配置幾臺PC作為大樓服務器,其主要工作是實現家庭與小區之間的通信,完成對家庭控制 系統的上級指令控制及大樓內公用設備的管理,這些PC承擔的就是整個系統中位機的任務。大樓管理控制中心的主要工作可由軟件完成,且軟件實現不是很復雜。程序實現方法可以采用類似家庭網絡的監控主從問答式。對于智能儀表的數據采集任務,可以由小區管理中心下達定時采集的指令,由大樓中心在小區中心規定的時間段內對各家庭發出采集指令,并對數據進行匯總,以大樓數據表的形式向小區進行報告,并向家庭回送本用戶的匯總信息。
3、小區管理中心
小區管理中心是智能小區的“大腦”,而小區網絡可以說是智能小區的“中樞神經”。小區管理中心負責的除了對各大樓的智能管理外,還要完成小區其他設施的管理。包括車輛與停車場管理、保安與巡更管理、小區門禁與出入管理、小區防越界管理、小區公用設施管理等。除上述監視管理功能外,小區中心同時提供用戶信息數據(如三表數據)供各用戶查詢。對于小區網絡可以采用以太控制網進行構建。由于小區網絡的通信信息量較大,同時小區網絡多在戶外條件下建設,并建成后變動不大,在此情況下,可選擇有線以太網。同時對于一些較獨立的設施和系統,可以采用無線方式實現作為有線的很好補充。
小區管理中心采用PC機作為上位機,利用VC,Delphi等進行軟件開發。軟件主要分為大樓(家庭)用戶數據采集及查詢模塊、報警監視模塊、小區保安與出入管理模塊、小區公用設施管理模塊和車輛管理模塊等。
總之,利用以太控制網藍牙技術構建小區控制網絡,能使小區網絡的靈活性與可擴展性大幅度提高,為控制網與信息網的集成奠定了基礎。系統進一步改進后,可全面實現Internet,Intranet和Infranet的融合,構建一體化的智能小區網絡。
參考文獻:
【1】金純,《藍牙技術》,電子工業出版社.
【2】鄭文波,《控制網絡技術》,清華大學出版社.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