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機械專業的基礎課程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的專業基礎課程。其該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夠培養學生的機械業綜合分析能力。對于機械類的學生來說能否真正掌握這門課程將會直接的影響學生以后專業課程和操作課的學習。基于這種情況本文筆者將淺議技工機械專業基礎課程教學的有效的策略,以期提高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其的學習。
《建筑機械化》(月刊)創刊于1980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主管,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機械化研究分院主辦,是中國質量協會工程機械分會、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協會用戶工作委員會會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是介紹工程機械、建設機械、機械化施工及行業信息的綜合性科技期刊,是國內同類刊物中創刊時間早、發行范圍廣、實用性強、影響力大的權威性雜志。
1、 中專技工機械專業教學特點分析
1.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技工學校的教學目的就是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實際的動手的能力。對于機械專業的學生來說,實踐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在技工的機械專業的教學中,學校要創造更多的實景,保障學生的實踐環境,盡可能的使實踐教學的環境更加的貼近實際的生產環境。然而,在現實的技工學校中,由于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使得學校的實驗設備相對的不夠完善,相應的影響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1.2重視學生自主性
在技工的學校中,很多的技工學生都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學習的自主性,通常都是被動的接受老師所講授的知識,并不會主動的去學習和思考。因而,在實際的技工機械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中,老師要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從被動的接受知識轉變主動的學習,幫助學生培養主動看書學習的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老師在講授知識之前可以先抽出一點時間讓學生自主的閱讀要講授的知識,理解本節機械的原理等基礎性的內容,然后再結合實際生活中常見的問題的例子讓學生獨立的思考、回答。通過這些小小的習慣,讓學生對該門課程產生興趣,在一點點改變中,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2、提高技工機械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2.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技工學校的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的內容比較的枯燥,需要學生記憶的知識和內容很多。而技工學校的學生本身的特點來說,其很多的學生具有怕苦思想,不愿意記憶這些枯燥繁瑣的知識。因而,怎么培養技工學生主動的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就成為技工學校教育者需要解決的問題。綜合的考慮機械基礎這門課程的特點、學生的實際狀況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技工學校機械基礎的教學中老師需要重視機械的直觀性、循序漸進性、理論結合實際的原則,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如,在講授機械知識時,可以利用實際生產中的例子,讓學生們分組討論問題所在以及解決該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們在主動思考中,提高學生的興趣。
2.2注重提高綜合技能
隨著社會的發展,其對高級技工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傳統的高級技工的教學中存在的弊端日漸的突出,制約著技工學校的發展。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技工學校在實際的教學中,老師要不斷的更新教學的觀念,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完善機械專業學生的考核評價體系,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從各個方面都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水平。例如,在給學生們講授專業的機械知識時,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動畫展示,來解釋機械的運行和工作,然后再帶學生到車間進行實際的動手操作,從而使學生既能夠擁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又擁有扎實的操作能力。
3、有效策略的實施
3.1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通常在技工機械基礎課程中存在學生對知識認識滯后,不容易理解課堂上的理論知識。因而,在實際的教學中,老師要更加重視直觀性的原則。例如,可以通過現場的授課,增強學生對實物的認識,從而使機械機制中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和直觀化,增加學生的學習的興趣。現場教學中,通過老師實地的講解和提問,讓學生掌握機械、結構、零件等的特點,準確的認識各個構件之間的聯系,從而將理論知識具體化,使得學生能夠全面的感知機械,使學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機械基礎課程的理論知識。通過這種具體化的講解能夠避免機械知識的枯燥性,提高機械課程的靈活性,活躍機械基礎課堂的氣氛,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的興趣,保證機械基礎的教學質量。
3.2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上更加需求實用性人才。特別對于技工學校來說,其本身就是注重對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因而在技工學校要更加的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由于機械專業的基礎課程貼近生產實踐的特點,老師在對機械基礎進行講解時,除了清晰地講解概念、理論外,還需要強化實踐教學,注重學生的實踐。在技工學校的機械基礎課程主要知識體系是:機械傳動、常用機構、軸與軸上的零件、液壓傳動、氣壓傳動等等。因而,老師在講授完每一部門的理論知識以后,可以組織學生到實習的車間,以實踐生產中的機械設備作為實例,對這部分知識再進行一次現場的講授,使學生能夠對理論知識有一個具體的確切的理解和認識,從而加深學生對于其的掌握。然后,指導學生實地的對機械進行操作,讓學生能夠真實的觸摸到機械設備,學習機械的實際的操作技巧并能夠熟練的掌握這一部分的機械理論知識和操作技巧。同時,對于學校來說,技工學校要加大機械設備的投入,保證其的先進行和適時性,為了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的機會。此外,技工學校還可以與相關的企業合作,多為學生提供一些現場實習的機會。
3.3教學與實際相結合
機械專業的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比較零散,缺乏必要的系統性,在實際的教學中,難度較大。該課程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在實際的生產中,其更多的是重視學生的實踐的能力。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老師講授理論的同時,還需要帶領學生實地的到裝配車間了解工廠中生產的機床和機器,并指導學生實際操作。此外,由于技術的進步飛快,老師除了講授課本知識以外,還需要根據實際的技術進展,給學生講授一些先進的、現代化的機械知識。這樣能夠促使學生了解機械的結構和生產的過程以及先進機械技巧,促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學以致用。
總而言之,隨著教學內容改革的不斷的深入,技工機械專業基礎課程的改革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為了進一步提高技工機械專業學生的基礎課程的學習質量,相關的老師和教育工作者們仍舊需要不斷的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勇于不斷的創新,從而尋找出更多的既實用又有效的教學途徑,保證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學習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識,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優秀的機械技工人才,為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做出更有效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弘.《機械基礎》教學方法改革之我見.[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7):89
[2].林英.技工學校《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海峽科學.2008(9):88
[3].劉洪橋.機械基礎實踐課程教學體系的改革.[J].考試周刊.2010(46):223
[4].王先逵 劉彥.高級技工機械類專業教學對策的探索.[J].科技與經濟發展.2008(21):36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