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是企業最核心的經濟信息之一,是企業管理、社會公眾、投資者與債權人評價財務能力、預防和化解風險、做出決策投資、改善經營管理的重要依據。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全面建成小康的決勝階段,面對會計信息質量出現中存在的困境與問題,應采取更有效的對策控制和避免會計信息失真,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客觀地解析和正確地對待會計信息質量,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控制和避免會計信息失真情況的發生,促進現代企業的生存和社會經濟更加健康的發展。
《商業會計》(半月刊)創刊于1980年,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主管,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財會部、國家糧食局財務司、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財務部、中國商業會計學會、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改版后的《商業會計》進一步提高權威性、實用性,努力增強服務性,加大互動性。
0 前 言
在當前新的經濟發展浪潮中,會計信息已經成為一種通用商業文字,對于整個社會結構的穩固有效運行至關重要。提供會計信息的根本目的是用于決策,而要讓會計信息對決策有實效,就必須符合質量要求。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全面建成小康的決勝階段。全面深化改革步入深水區,全面依法治國持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民心。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企業為社會提供真實、準確、高效的會計信息,對于現代企業發展乃至國家的長治久安顯得極其重要。因此,如何客觀地解析和正確地對待會計信息質量,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控制和避免會計信息失真情況的發生,對現代企業的生存和社會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會計信息質量研究也是國內外會計學術界十分關注的重要課題。
1 當前會計信息質量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企業會計信息失真
當前,企業會計信息失真是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問題的最為突出表現。個別企業通過年末不進行盤點不及時處理存貨損失,或者隨意虛報資產,或者不攤銷、少攤銷待攤費用和低值易耗品等做假賬目途徑虛增資產。甚至有的企業隨意抽逃資金,形成資本空殼;有的任意高估無形資產價值,虛增資本公積。還有一些企業為了逃稅或者個人貪腐,有意采取隱瞞轉移收入、以假發票多列支費用、多轉成本,擠占虛列成本費用,將賬目修改,粉飾真實數據,進一步加劇會計信息的失真,也未能真實地反映客觀的經濟活動,擾亂了社會經濟運行的正常秩序。
1.2 會計制度和準則有待完善
互聯網+時代給經濟貿易帶來勃勃生機,同時也挑戰著現有的法規制度,目前法規機制無法及時應對市場經濟的便捷快速多變,與當前經濟環境需求不符,面對市場瞬息萬變,現有的會計制度和準則顯得有一定的滯后性和缺陷,導致會計信息的時效性下降,給企業以鉆會計法規漏洞的時機,讓國家的稅收損失,投資者的權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不能及時的跟上新的會計制度和準則的步伐,導致新會計制度和準則并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再者,不少的企業會計人員并不能很好的把握新會計制度和準則的精髓,無法真正領會其要領,不能及時掌握新會計制度和準則所要求的會計信息處理方式,也使得新會計制度和準則的推行受到了嚴重的阻礙,給企業自身造成了經濟損失。
1.3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意識薄弱
一般認為,經濟越發展,與此密切相關的會計就越顯重要。良好的業務素質對于會計人員無疑是重要的,為保證會計工作質量,還必須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素養和較強的政策水平。 但是近年來,一些企業,特別是民營家族式的企業,為便于集中管理或者降低人力成本,會聘用自己的親屬做些初級的財務管理,簡易記錄貨品進出往來交易,甚至會出現自己既當老板又是財會的局面,這種現象導致會計從業人員良莠不齊,綜合素質普遍較低。還有一些企業公司,不重視員工的繼續教育和在職培訓,使得會計人員對當前的會計規章制度了解不及時,從而增加“記錯賬”的概率,制造出低劣的會計信息。 還有一些有意疏忽或隱瞞而未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做2個賬本,甚至以虛假的財務報表共同欺騙企業外部的信息使用者。
1.4 企業的內控制度不嚴
目前許多企業內部控制的制度如同虛設。有的設計不夠科學導致失效,有的不能落到實處導致最終失敗,這就造成了一些會計信息失實現象。社會資源的稀缺性要求企業負責人提供良好的財務狀況,以此獲取投資者或債權人的信任。以上市公司為例,許多上市公司編造虛假原始憑證,出具與事實大相徑庭的財務報告的現象至今尚未從根本上根除。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和領導者法治意識較弱的企業,特別是一些企業領導對不正當利益的追求,使會計人員工作缺乏獨立性,有時不得不聽從單位領導的安排制造虛假會計信息。
2 新常態下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若干因素
2.1 市場經濟環境下利益的驅動
當前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推進。社會轉型時期,市場機制還不夠健全,市場行為缺乏有效的約束,各企業適應的程度不同且千差萬別,更有理論和認識上的誤區的出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給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混亂。會計一旦脫離制度的約束,面對不規范不誠信帶來短暫快速的高利潤、高收益的誘惑就變得一意孤行,經濟活動就會變得面目全非,假發票、假賬、假報表相繼問世[1]。一些企業和個人利益熏心,受利益的驅使,竟然無視相關的法規規定,無視企業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采取欺瞞、偽造等一些手段,嚴重影響會計信息質量,擾亂了行業發展。
2.2 外部監督職能的缺失
一是我國會計法制建設不完善,有時執法不嚴,制法不及時,對資本市場各參與者的法律約束出現失衡和軟化,會計法規中缺乏對會計人員控制風險行為的保護。二是政府監督常常流于表象和走形式,如政出多門,容易形成監督死角以及監督機構職責不清,遇到問題相互推托,還有執法不平衡,獎懲力度不均衡等等。三是依靠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的社會監督中,專業化和標準化的會計師事務所發展比較緩慢,其專業水平也參差不齊,此外工作量比較大,容易造成所監督的工作不夠到位,當然還有一些會計師事務所行業道德水平低下,為了不正當利益而參與造假活動。
2.3 從業人員素質的下降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會計信息多半是會計工作人員的主觀判斷的產物。即使嚴格按會計準則行事,對相同的原始會計資料進行處理,不同的會計人員也會得到不一樣的結果[2]。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國民經濟發展越快速,會計信息的質量越顯得重要,會計人員不僅要能夠掌握會計準則,了解企業情況,還要能夠通過對宏觀及微觀形勢的進行分析,對企業經濟活動作出專業判斷,進行會計處理。目前許多企業會計人員數量在增加,但在實際中,有些會計人員學習勁頭不足,主動性不強,學習目的不明確,沒有良好的職業態度,會計人員中新手增多,缺乏有效培訓,使整體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職業素質下降。加之利益的驅動和一些管理者的不正當利益的要求,也使得會計人員制造虛假信息,職業道德滑坡。
3 新常態下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對策
3.1 增強法制意識,促進學法守法的自覺性
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就需要不斷完善以《會計法》為核心的會計法律法規,不斷增強法制意識,提高學法守法的自覺性。一是逐步建立健全企業單位負責人會計法規制度培訓機制,促使他們通過指導和協調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與外部注冊負責人自覺學法守法,加強對經理層的監督,明確公司相關責任人的職責,支持會計人員依法進行會計核算,杜絕會計信息的質量造假,從而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二是認真學習相關相關法律,將此作為會計人員進行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并且和從業資格年檢以及工作的業績考核掛鉤結合,依靠相關法律法規來約束會計人員的行為,提高學習和監督的有效性,提高企業內部的會計信息的質量。
3.2 加強會計隊伍建設,提高綜合素質
新常態下,企業和社會都要求會計信息必須高質量。顯然,會計人員應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與職業道德,這將直接影響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必然來自高質量的會計隊伍,而對這支隊伍中每個成員,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鍛煉,是高質量的會計隊伍的形成關鍵。一是要提高會計人員的政治素質、增強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培育強化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會計人員必須熟悉相關業務,掌握現行的有關政策、法規以及相關的財經制度。全面掌握業務操作技能,是防止信息質量失真的基本保證。二是會計人員自身必須不斷學習、吸取、更新會計專業知識和相關知識。三是企業要重視會計人員的培訓工作,不能因為想節省運營成本,舍不得對會計人員培訓投入。四是要重視先進技術手段的培訓,如以會計電算化等先進的會計技術,引入到企業管理中,有利于會計人員工作的開展,提升業務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應該完善會計技術職稱考試制度,應將理論考試與實踐操作相結合。例如當會計人員通過理論考試后,應對其工作能力、實操水平和業務成績等全面考核,兩者全部合格才能授予會計人員相應的專業技術職稱[3]。
3.3 建立有效的會計監管體系,優化會計環境
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靠的不僅僅是一個企業作用的發揮,它是一個社會問題,也要發揮政府部門在會計信息監管中的重要作用。對于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的落實,單靠企業的自律是遠遠不夠的,還要依靠政府部門的監管,依靠政府監管部門、稅務部門、財政部門以及社會各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進行有效監管,才能降低出現偏差的可能性。同時,還要發揮會計師事務所、證券委員會、證券分析師、信用評級機構等的監管作用,市場各方都嚴格進行監管,即便企業在會計信息中隱瞞作假,但要欺騙眾多機構,難度就比較大,舞弊的可能性就自然大大降低。此外,還要發揮好新聞輿論的監督和引領作用。另外還應學習國際上先進的會計信息管理理念,提高現行會計制度國際化的程度。
4 結 語
準確、高效的會計信息,對于企業發展乃至國家的長治久安顯得極其重要。應該認真研究當前會計信息質量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其成因,研究對策,增強企業領導和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的法制意識,提高學法守法的自覺性,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建立有效的會計監管體系,優化會計環境,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控制和避免會計信息失真情況的發生,促進社會經濟更加健康地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榮樹新. 試論會計信息質量[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3(10):83-86.
[2]聞立濤.會計職業判斷與會計信息質量[J].冶金財會,2011(2):35-36.
[3]杜馨雨.論會計信息質量與會計職業道德對公司治理的影響[J].商業經濟,2017(3):165.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