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人論文發表網辦的非常成功,極具口碑。在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時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類文章。當然,因為免費和開源,大家都可以學習、借鑒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專屬于個人的原創文章,請點擊鏈接獲得專業文秘寫作服務。
【摘要】本主主要從選擇圃地、做床、播種、田間管理、防寒等技術環節入手闡述樟子松育苗技術。 樟子松為歐洲赤松的地理變種,在我國自然分布于內蒙西部及黑龍江大興安嶺海拔300-900米地區沙地有樟子松林,程島狀分布,小興安嶺也有分布。該樹種適應性強,喜光、耐寒、抗旱,幼苗不耐蔭。深根性,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沼澤地,積水地生長不良。喜酸性土壤。樟子松人工林在“三北”地區均有分布,尤其在沙區長勢良好。
【關鍵詞】樟子松;種植培育技術;研究
1.圃地選擇與做床
圃地應選在通風良好,地勢平整、易于排泄、土壤疏松、肥沃的中性土壤,前茬最好是豆科作物,風沙大的地區四周應有防風林。圃地選定后,每畝施入腐熟的圈肥3000kg、草炭15m3,然后深翻、耙細、整平。待4月25日左右,做成寬1m,長20m,高10cm的南北床(南北床越冬后受太陽輻射傷害較小)。
2.播種前的準備
2.1種子催芽
一般培育樟子松移植苗下種量在14-16kg畝(出苗量30萬株/畝),應在播種前5天進行曲種子處理。首先,將準備好的種子清洗,再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2小時。清洗干凈后,浸泡種子30-48小時。浸好后,將種子均勻攤放在席子(細篩)上、厚度10cm,在室內催芽,此時注意保持種子濕度。一般發芽勢力高的種子在48小時后開始裂嘴,待有1/3種子裂嘴可播種。
2.2其他準備工作
2.2.1遮蔭稻草3捆/20m2(捆莖30-40cm)
2.2.225%除草醚4-5g/m2
2.2.3覆種細沙0。1m/20m2(風沙小的地區也可用鋸末代替)
2.2.4草繩42m/20m2
2.2.5木樁4個/20m2用于固定草繩,一般長30cm、粗4cm。
2.2.6木鉤6-8個/20m2,用于在床面上勾住草繩,一般用當年生較細的楊插條浸泡后剪成25cm的椴對折,即成木勾。
3.播種
播種一般在5月初,應避開風雨日,以便于生產作業。首先,按床的數量將種子分成等份,每床一份,再將分好的種子均勻播在床面上,播后鎮壓,、覆沙(厚度0。5cm),一定要注意沙子均勻一致,使出苗整齊。然后,噴灑25%除草醚乳液,濃度為20倍液,15kg藥液可噴灑苗床180m2。將稻草(保濕、防風)均勻地覆于床上,在床上釘上木樁,將準備好的草繩系在木樁上壓住稻草。最后,用木鉤勾住草繩插在床面上,播種完畢。播后澆兩次水(用噴灌、噴壺均可),一般7-10天即可出齊苗。
4.田間管理
4.1病害防治
樟子松育苗常見的病害主要是一年生苗立枯病,發病期主要在6-8月份。防病原則是防重于治??稍诔凡莸牡诙扉_始,第七天噴灑一次45%敵克松可濕粉劑,連續3次,濃度為30倍液,施藥量為15kg/360m2。以后,視天氣狀況每7-10天噴灑一次甲基拖布津粉劑,濃度為60倍液,藥量同上,直到9月初,即可有效控制病害發生。
4.2除草
原則是化學除草和人工除草相結合,做到有草就除。具體做法是:撤草后,立即噴灑除草醚乳劑,藥量為5g/m2,施藥后立即澆水洗苗,可保證苗床40天無雜草。小苗長大以后可從工除草。
4.3施肥
6月中旬左右,小苗已長出一級側根,這時需要施肥呂種為硫酸胺(可降低基質ph)值),施肥量為2500g/108m2,具體方法為:將硫酸胺溶于水(1:6)用噴霧器噴施,噴后立即澆透水洗苗,視天氣情況7-10天一次,到8月上旬停止追肥,全年4-5次。切記:1、追肥前一天不能澆水,保持床面干燥。2、追肥后立即澆透水,否則造成“燒苗”。3、8月份以后停止追肥,否則造成小苗徒長,木質化程度低,無法越冬。
4.4澆水
播種后到6月中旬以前保證苗床濕潤即可,每日兩次;6月中旬-9月初要澆透水,每日一次;從9月開始第3-5日澆一次即可,旨在促進小苗木質化。總的原則是:先期少量多次,后期多量少次。
5.越冬防寒
由于北方地區早春易造成生理干旱,所以必須進行防寒工作,時間在10月末到11月初大地封凍前。首先要灌透越冬水,在步道溝中間取土將苗木用土蓋上,厚度在10cm左右,四邊拍實即可,苗木不能裸露在外。
6.精細栽植
6.1規范整地
由于人流踐踏和車輛輾壓的影響,栽植區域土壤一般通透性較差,土層中缺少腐殖質和營養物質。基于此,必須做好栽植前的整地工作,為苗木生長創造比較理想的土壤條件,否則植苗后既便成活,也往往生長不良。為此,應做好以下工作:嚴格按技術規程規定的整地方式和規格進行作業;生土熟土分別堆放,并揀盡其中的石塊、瓦礫、草根等雜物;土質不良時必須采取摻沙或全部換土的改良措施。
6.2保護苗木
適時栽植在苗木搬運、集散、入穴等環節必須認真細心,以免土球松散,并應防止捆綁側枝折裂和中心干頂受損傷。同時,應采取多項措施(陰涼處置放、遮陰網的使用、蒸騰抑制劑的應用等),減少苗木體內水分損失。最后,還應堅持適時定植的原則。若在非適宜季節栽植,則應加大土球直徑、切實保護苗木、增加栽后澆水次數。
6.3認真栽植
加強管理在栽植過程中,應保證苗木直立穩定,同時填實土壤,做好樹盤,及時足量澆水,大規格苗木還應立支柱。之后,還應再澆兩次水。若植苗時間為秋季,則應在澆了封凍水后,在苗木干基堆成30厘米高的土堆,以利于防風、保墑和保護根系。最后,應采用同規格苗木,及時做好補植工作。
7.養護管理
7.1耕除草
為改善土壤通氣狀況,減少水分和養分的消耗,減少病蟲源,保證綠地清潔美觀,每年應松土除草兩三次。對樹林下的草則應因地制宜,有的可不必去除。在夏季,中耕可結合除草進行。
7.2合理施肥
為增強樹勢,提高其抗性和觀賞性,必須每年在生長期追肥一兩次。追肥可結合降水進行,否則應在追肥后及時灌水,提高肥效。
7.3水分控制
在生長季節,主要以抗旱灌水為主;同時,由于樟子松不耐水濕,故在強度降雨或持續降雨后,應注意地勢低洼處積水的及時處理。
7.4整形修剪
樟子松為不宜修剪整形類,故多采用自然式整形修剪,即按照其自然生長特性,僅對樹冠的形狀作輔助性的調整和促進,對冠內的過密枝、下垂枝、受傷枝、枯腐枝、衰弱枝進行修剪,從而保證樹體通風透光狀況良好。
小編推薦優秀農業期刊 《農業環境與發展》
《農業環境與發展》(雙月刊)創刊于1984年,是由農業部主管,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聯合主辦的科技期刊。被評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天津市優秀期刊。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