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由《林業與社會》發表的一篇林業論文,本刊宣傳和傳播社區林業的理論和方法、交流國內外社區林業的經驗和模式,報道有關社區林業的信息,以及參與或方法的實驗經驗,以促進社區林業在中國的蓬勃發展和參與或方法在中國的廣泛應用。
森林碳匯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氣中的CO2并將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從而減少該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的過程及機制。由于溫室效應加劇以及全球極端氣候頻發,加之森林吸收CO2投入少、成本低,因此,森林碳匯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都要求促進可持續的造林、營林和森林更新來緩解全球的溫室效應。眾所周知,林木具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其中,經濟效益多以林產品價值來體現,而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則難以用貨幣來衡量。令人鼓舞的是,國際碳匯交易市場的產生與發展,讓我們看到碳匯功能可通過國際碳匯市場,使林業生態效益有了實現市場化和貨幣化的可能。而要進行森林碳匯交易,首先要測算森林碳匯的價值量。本文以陜西省龍草坪林業局為研究對象,對其森林碳匯的價值量進行估測,同時也分析了該森林碳匯價值量對于評價和實現龍草坪林業局森林生態效益的現實意義,提出了森林碳匯抵押融資的設想。
1 森林碳匯價值評價理論
1.1 森林碳匯是一種資產
石桂峰(2002)在其文中引用了《現代經濟詞典》資產定義:“由企業或個人擁有并具有價值的有形的財產或無形的權利。資產之所以對物主有用,或者是由于它是未來事業的源泉,或者是由于它可以用于取得未來的經濟利益。”根據定義可以得出森林碳匯是一種資產:首先,森林碳匯作為一種功能,無論對人類還是非人類都具有重要的價值,因此,森林碳匯是一種資源;其次,森林碳匯不具有實物形態;再次,森林碳匯由林木所產生,應該有其歸屬的主體;最后,森林碳匯可以在未來帶來一定的生態效益及經濟效益。
1.2 森林碳匯應確定其產權
馬洪等(1989)指出產權即財產所有權的法律形態,指法定主體對財產所持有的歸屬權(包括所有或占有)、收益權和處分權(包括申請)等權益的總稱。森林碳匯作為資源資產與其他資產一樣,也存在產權管理問題。只有明確產權關系,改變資源無償占有和無償使用制度,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建立起資源有效利用的內在機制,促進森林資源資產化管理、市場化工作的進展。從某種意義上講,森林碳匯也將是森林生態效益資產化、市場化的抓手,這是由其客觀存在且可計量、可交易特征決定的,因此,森林碳匯應明確其產權。
2 森林碳匯價值評價方法
2.1 碳匯量估算方法
Helmut Lieth(1975)指出森林植被是陸地生物圈的主體,約有85%的陸地生物量集中在森林植被。估算碳匯首先要推算森林生物量。徐新良等(2006)以及郭志華等(2002)指出對于以省、流域、國家乃至全球為對象的區域森林生物量估計,主要方法有兩類:基于森林資源清查數據的估計方法和基于遙感信息技術的估計方法。其中,基于森林資源清查數據的方法包括Brown S(1984)(1989)提出的平均生物量法、Brown S(1992)和Kauppi P E(1992)提出的生物量換算因子法以及Fang J Y(1997)和方精云等(1996)(2002)提出的生物量換算因子連續函數法。目前,這些方法在森林生物量、森林碳估算以及全球碳循環研究中被廣泛使用。研究表明,森林類型的林分生物量與林分材積比值(即換算因子BEF)不是不變的,而是隨著林齡、立地、個體密度、林分狀況等不同而變化。因此換算因子連續函數法將單一不變的平均換算因子改為分齡級的換算因子,從而可以更準確地估算國家或地區尺度的森林生物量。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林分材積綜合反映了林齡、立地、個體密度和林分狀況等因素的變化,因此可以將其作為換算因子的函數,以表示BEF的連續變化。
2.1.1 換算因子 BEF 的計算
方精云等(2002)利用倒數方程來表示BEF與林分材積之間的關系,即:性。由該式可以推算出區域范圍內森林生物量。
2.1.2 區域范圍內森林生物量的計算
以y表示林分生物量,根據公式(1)可推出生物量計算公式,即:y=BEF×x=ax+b(2)基于上述公式(1)和(2)估算出森林生物量的方法稱為“換算因子連續函數法”。假設有m個樹種,則區域范圍內總生物的計算公式為:
2.1.3 森林生物量轉換成碳匯量
估算碳匯量的關鍵是確定由生物量轉換為碳匯量的轉換系數,即每一單位生物量的含碳量,本文采用中國林業溫室氣體清單課題組的研究結果,確定轉換系數為0.5。
2.2 價值量估算方法
計算森林碳匯的價值需要明確兩個因素,即碳匯量和碳匯價格。簡單的用數學公式表示為V=Q P,其中V為森林碳匯的價值,Q為森林碳匯量,P為碳匯價格。本文采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規定的最低碳交易價格,即每噸碳交易不低于8美元的價格計算。
3 陜西省龍草坪林業局森林碳匯價值估測
3.1 陜西省龍草坪林業局概況
陜西省龍草坪林業局位于秦嶺中段南麓,佛坪縣北部。地理坐標位于東經107°52′~108°02′,北緯33°20′~33°44′。區內地貌類型比較復雜,以山嶺系統和溝谷系統為主。海拔1500m以下,以峽谷峰嶺地貌為主;海拔1500~2000m范圍以寬谷深切河床及渾圓狀山頭與緩梁地貌為主;海拔2000m以上,以寬谷峰嶺地貌為主。該局地處秦嶺南麓,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日照百分率為41%,年平均氣溫11.5℃,年降水量922.8mm,降水量年內分配不均。主要的災害性天氣有冰雹、暴雨、連陰雨、大風。根據調查統計,龍草坪林業局管轄范圍內共有野生種子植物130科,563屬,1326種。植被共有4個植被型組,10個植被型,15個植被亞型或群系組,52個群系。森林資源狀況:龍草坪林業局林地面積20447.5hm2,占總面積的99.50%;其中有林地面積19612.3hm2,全為喬木林,占林業用地的95.92%,疏林地面積、灌木林地面積,苗圃地面積,林業輔助生產用地面積分別占林業用地的1.32%、1.65%、0.02%。活立木蓄積量1670671.3m3,其中喬木林地蓄積量1660454.6m3;疏林地蓄積量10216.7m3,蓄積量分別占全局活立木總蓄積量的99.39%、0.61%。幼中林面積占森林總面積的76.11%。具體林地類型見表1,具體樹種資源狀況見表2。龍草坪林業局屬企業性質,在冊職工533人,其中在職138人,退休395人。企業資產總額為1483萬元,負債總額1776萬元,所有者權益為-293萬元,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龍草坪林業局并沒有盈利處于虧損狀態。龍草坪林業局的事業經費主要為天然林保護工程,從2000年至2011年累計資金到位合計8410萬元,其中包括基本建設國債資金即公益林建設3,032萬元,財政專項補助資金5378萬元。
3.2 數據來源與龍草坪林業局森林碳匯計量
3.2.1 數據來源
本研究的基礎數據來源于陜西省龍草坪林業局2008年森林資源連續清查數據。調查的樹種有櫟類、樺類、軟闊、油松、硬闊、華山松、落葉松、冷杉、鐵杉、云杉、楊類、其它藥材、板栗共13種。
3.2.2 生物量估計
龍草坪林業局生物量估計采用換算因子連續函數法(馬洪等,1989),其生物量估計回歸方程為y=ax+b,式中:y為單位面積生物量(t/hm2),x為單位面積蓄積量(m3/hm2),a 和 b 為參數。表3列出了Fang J Y(2001)測算出的森林蓄積量—生物量轉換模型參數。在森林資源連續清查中,蓄積調查只針對經濟林以外的喬木林、疏林以及散生木和四旁樹進行。因此,本研究中經濟林的生物量采用非蓄積轉換方法估計,即用單位面積生物量平均值與總面積估計,單位面積生物量平均值取23.70t/hm2。灌木林和疏林用單位面積生物量平均值乘以總面積估計,單位面積生物量平均值取19.76t/hm2。根據森林生物量換算因子連續函數法的回歸方程以及表1的數據和表2的參數,陜西省龍草坪林業局的林分生物量計算結果如表4。林分生物量與經濟林、灌木林和疏林共同構成陜西省龍草坪林業局的森林總生物量,見表5。其中經濟林主要為藥材、板栗。由表5可知,基于第七次森林資源連續清查數據,陜西省龍草坪林業局在2008年的森林生物總量為1792387.4t,無論是森林總平均單位生物量還是林分平均單位面積生物量都顯著偏低。
3.2.3 森林生物量轉換成碳匯量
將森林生物量轉換成碳匯量的計算方法,本研究采用中國林業溫室氣體清單課題組的研究結果,確定轉換系數為0.5。則陜西省龍草坪林業局在2008年的森林碳匯量為896,193.7t。3.2.4 森林碳匯價值量估算如前所述,龍草坪林業局2008年的森林碳匯量為896193.7t,如果碳匯價格按8美元/t,計算,則2008年龍草坪林業局的森林碳匯價值總量為7169549.6美元。
3.3 結論與展望
根據龍草坪林業局2008年的森林資源資料,我們估測出該局龍草坪林業局森林碳匯價值總量為7169549.6美元,折合人民幣45119884元。相當于龍草坪林業局資產總值1483萬元的3倍,天然林保護工程經費8410.83萬元的54%。可見如能將該局森林碳匯納入資產化管理,對于激勵該局廣大干部職工積極培育森林,充分發揮森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為此我們建議陜西省林業主管部門以龍草坪林業局為試點,大力支持其進行森林碳匯資產化管理改革和探索。
3.3.1 積極參加森林碳匯交易
2011年11月1日,在國家林業局的努力下,全國林業碳匯交易試點在浙江義烏正式啟動。試點啟動儀式上,有10家企業簽約認購了首批14.8萬t林業碳匯。這次交易也被認為是中國林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構建了首個國產國銷的碳匯市場。國內碳匯交易處于起步階段,需要建立法律體系、健全市場平臺、暢通信息渠道、降低交易成本、普及相關知識。誰盡早參與碳匯交易,誰就有可能搶占先機,取得發展的主動權。陜西省龍草坪林業局地處漢水上游,是陜西省及我國南水北調項目重要水源涵養區之一,同時龍草坪林業局地處我國17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的秦巴山地,是陜西省一類生態敏感重點區域,又是陜西觀音山省級保護區所在地。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龍草坪林業局林業應該重視發揮森林生態效益,尤其是發揮森林碳匯的效益,積極參加碳匯交易。通過碳市場獲取收益,增加收入,增強發展后勁。
3.3.2 探索森林碳匯抵押融資
森林碳匯形成的碳信用若可交易,便被賦予資產的屬性,也可以考慮試行森林碳匯抵押貸款。另外森林碳匯在客觀上存在,有一定的方法能夠計量,政府在政策上大力支持有關碳匯林業的發展,因此碳匯抵押貸款在客觀上是可行的。森林碳匯抵押貸款具體是指貸款人按法定方式將借款人或第三人的森林碳匯作為抵押物而發放的貸款。森林碳匯抵押貸款的本質在于森林資源資產的變現,即“活樹”變“活錢”,由此可見森林碳匯抵押貸款是林業融資領域的一項金融創新。龍草坪林業局及其所屬林場目前發展存在諸多困難。其中,經費短缺是制約龍草坪林業局發展的瓶頸。經過森林碳匯測算,2008年龍草坪林業局的森林碳匯價值總量為716.95萬美元,折合成人民幣4511.99萬元。如果能將這筆資金按30%抵押融資,則可獲得銀行貸款1353.6萬元,這將會徹底改變林業企事業單位資金短缺,融資難,守著金飯碗討飯的尷尬局面。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