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農業技術推廣論文發表了馬尾松栽培技術與撫育管理,馬尾松是一種應用價值非常高的植物,馬尾松的生命力十分頑強,這篇論文主要介紹了馬尾松的栽培技術和撫育管理方式,更合適的管理技術能夠保證馬尾松長期有效的撫育管理,從而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論文,馬尾松,栽培技術,撫育管理
馬尾松是松樹的一種,其分布的面積比較廣泛,數量也比較多,尤其在南方地區,馬尾松的森林蓄積量可達到總比例的五成以上。馬尾松具有十分高的應用價值,既能夠產出松脂,又可作為制漿造紙的高級原料,經濟性很強。除此之外,馬尾松的松針可用于飼料添加劑,其花粉則被用于保健品中,就連樹皮、樹干都可培養出食用藥品。馬尾松的生命力十分頑強,適應能力很好,其生長對土壤的要求并不高,喜好濕潤溫暖的氣候。為提高馬尾松的生產量,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則必須加強對馬尾松栽培技術和撫育管理的研究。
1栽培技術
1.1選擇栽植地塊。在栽培馬尾松的時候,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林地。應當先根據馬尾松的生長條件和特征特性來挑選恰當的造林地區,盡可能的避免大面積的連片種植,應當將馬尾松和闊葉樹混交種植,并做好森林火災的預防工作,避免馬尾松毛蟲的大面積傳播。馬尾松與闊葉樹混交栽培的方式,可改善森林的生態系統,維護良好的水土環境。在選擇馬尾松種類時,可根據不同的經營目的和環境條件,因地制宜的選擇栽培品種。
1.2整地。在整地的時候,可以選擇塊狀的土地,最好選擇暗穴整地的丘陵地帶,降低栽培成本,防止出現水土流失現象。另外,可以選擇土壤較為肥沃,交通更為便利,土壤厚度較大的種植區域,每畝栽植300~400株。1.3造林方式。通常采用植苗造林的方式,需要把握好馬尾松的種植時間,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栽植。馬尾松適宜早栽,有益于其生長,比較容易成活。最好的種植時期在1月中旬至3月中上旬。栽植時,一定要確保樹苗根正,根系要舒展開來,不可窩根。
2撫育管理
2.1松土除草。在對馬尾松的幼林進行撫育的時候,要先明確馬尾松的關鍵生長期,造林后的3~5年尤為重要,這個時間段內應當對馬尾松進行有效的撫育管理。這是因為,此時的馬尾松還無法有效的抵抗不良的環境因素,根系入土的部分也不夠深,需要進一步鞏固。為此,需要對其進行定期的松土拔草工作,為馬尾松生長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若是不拔草,林地的灌木或雜草會與馬尾松爭奪水分和養分;不松土會致使馬尾松的根系不舒展,不利于馬尾松的生長。通常在5~6月進行松土除草工作,栽植當年需要松土拔草3次,第2年進行2次,第3年進行1次。除此之外,還要做好補植工作,因為馬尾松的幼苗很容易死亡,在種植幼林之后,應當對其存活率進行檢查,發現缺苗及時進行補植,以提高馬尾松幼林的成活率。
2.2及時修剪。在對馬尾松的成林進行撫育管理的時候,應當先做好修枝工作。合理的修枝能夠讓馬尾松更好地生長,保障馬尾松的質量,改善馬尾松的干形,使其成為良好的木材。通常而言,對于生長了5~6年以上的馬尾松都要進行修枝工作,若是不修枝,則會導致馬尾松在未來的生長中出現死節。修剪的目的主要是平衡長勢,應當及時修剪掉過于粗大的枝條,以防止馬尾松偏冠。另外,還要做好撫育間伐工作,避免馬尾松相互擠壓,搶奪養分,從而造成強弱分化現象。林業可持續發展對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至關重要。馬尾松作為綠化造林的一種先鋒樹種,創新其栽培技術,改善其撫育管理方式,有利于提高馬尾松的生產量,提高其森林覆蓋率,挖掘馬尾松更多的經濟效益,充分發揮馬尾松的經濟價值,使其能夠造福社會經濟發展。馬尾松的栽培和撫育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林業管護人員認真和長期的不懈努力,需要更多的專業技術人才投身于綠化造林事業。
參考文獻
[1]龍文峰.黔東南地區馬尾松的栽培管理技術研究[J].現代園藝,2012(12):57~58.
[2]張頂杰.馬尾松栽培管理技術[J].現代園藝,2014(10):52.
[3]黃榮植.馬尾松幼林撫育經營方法與管理技術[J].吉林農業,2014(13):73~74.
[4]吳永軍.馬尾松修枝和撫育間伐管理技術[J].農家之友(理論版),2010(03):37~38.
作者:趙偉 宋強 單位:河南省確山縣樂山林場
推薦閱讀:《中國農業綜合開發》是一部圖書,本書分為總論篇、項目管理篇、資金管理篇、組織管理篇、前景展望篇共五篇二十二章。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