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企業家楊榮明,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當地人都對他贊不絕口,起初楊榮明帶領13人從事園林綠化工作,之后以園林綠化為主導產業,迅速向旅游業、商業、種養業等行業進軍,現如今楊榮明董事長已擁有10余家公司和分支機構。楊董事長的成功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下面文章主要對楊榮明董事長的成功之路開展研究,希望為更多創業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科技創新,楊榮明,園林工程
一、高度重視新科技的引進推廣
200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和楊榮明董事長相遇,那時他僅僅擁有63人的威海市北良工貿有限公司,資產總額數千萬元,自那以后我們經常在一起探討園林綠化新技術,在我和有關專家的勸說下,他采納了我們合理化建議,開始干大事創大業,聘用大批的專業技術人才,強化內部管理,在短短的11年的時間里將他的園林綠化公司做大做強,大膽地引進新技術,同時把我的一些技術成果在他的山東福地園林工程有限公司(2006年成立)得到了推廣應用:
1.名優品種的引進。通過購進優質脫毒砧木嫁接無病毒綠化品種,采取土壤消毒、設隔離區等措施進行無病毒綠化苗木的繁殖;同時對原有的劣質樹種進行高接換頭,嫁接上優良品種,這樣不僅提高了整個園區綠化苗木的檔次,而且增強了苗木的抗病性,縮短了苗木的培育周期。
2.壁蜂授粉技術推廣。從1991年開始文登市米山鎮就采取角額壁蜂代替人工對蘋果園進行授粉,我對此進行潛心研究,將自己的成果撰寫成論文進行宣傳發動,經過長達20多年的推廣,現如今所有果園都應用了該技術;近幾年我又將該技術應用于大棚果蔬種植、藥材種植等產業,收效也異常顯著。自2008年開始我們利用角額壁蜂對綠化帶、廣場、公園、苗圃等處的冬紅果、北美海棠、碧桃、紫葉李等結果類樹種進行授粉,達到了春季賞花,夏秋季觀果的綠化效果,即使大雪紛飛的冬季,冬紅果、北美海棠、枸骨等樹種依然紅果掛滿枝頭,成為冬季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3.保肥保墑技術應用。山東省威海南海新區淡水資源異常匱乏,對于部分需水量大、土層儲水能力差的地方,采用了大樹樹盤伏草伏膜、穴貯肥水、噴灌滴灌等措施加以保墑保肥,在干旱季節便于肥水一起施用,一舉兩得。
4.病蟲害防治。我們采取以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措施對園林綠化苗木進行病蟲害防治,此舉大大減少了環境污染,即使部分大樹需要化學藥劑防治,也采取“植物打吊瓶”的方式加以解決,不僅省工省事,節省藥液的使用量,而且達到了預期的防治效果。
二、潛心研究綠化樹種栽植技術
1.鹽堿地改良。威海南海新區65%的土地為鹽堿地,土層薄,返堿率高,樹木成活率低。為了改變現狀,楊榮明董事長親自做實驗,用黃粘土做樹盆,底下鋪設20公分左右的碎石,上鋪土工布,再依次鋪上河沙、殘糠土、綠化土,并施以有機肥和菌肥改良土壤,既隔離了鹽堿侵蝕,還使樹盆底部具備了蓄水功能,通過反復試驗,樹木的成活率達95%以上。同時選擇一些耐鹽堿、易成活的樹種,比如本地榆樹、楓楊、黑松等,既有膠東獨特的風格,又保證了樹木的成活率,這一經驗不僅在當地得到推廣,還吸引了省內外技術人員參觀學習。
2.優良品種實驗。2015年四五月份,威海南海新區大片的郁金香盛開,吸引了不少各地游客前來觀賞。人們都很好奇:海邊風大、鹽堿地怎能引種成功?原來他們經過潛心研究,總結多年的栽培經驗,施足了底肥,準確把握伏土厚度,設置保護層防寒等措施進行引種改良,使郁金香在“五一”節期間綻放光彩。近幾年還成功將廣玉蘭、韓國杜鵑、紅葉石楠等樹種進行馴化實驗,并進行大面積地推廣種植。
3.苗木自產自銷。2006年以前山東福地園林工程有限公司所需的綠化苗木大部分從外地購進,既增加了成本,又降低了苗木的成活率。近10年,該公司擴大苗木的自繁自育面積,所需苗木全部自己培育,實行了產供銷一條龍經營模式,凡是本公司承攬的綠化工程項目苗木全部自供,將多余的苗木對外銷售。
三、強化企業管理帶動群眾致富
1.強化內部管理。楊榮明董事長為取得真經,經常領導公司主要領導與技術人員到韓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參觀學習,到國內相關機構參加業務培訓,對領導者實行“能者上、庸者下”,鼓勵有志之士進行技術創新,對于功臣實行重獎;加強內部財務管理,采取收支兩條線,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強化財務人員職業道德、業務水平等能力的提升;建設有效的績效考核制度及薪酬制度,通過優秀職工評選活動,樹立起榜樣,不斷提高廣大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激情。
2.企業轉型升級。山東福地園林工程有限公司在1995-2013年期間主營園林綠化工程項目,2013年開始向旅游業、商業、種養業等行業發展。投資15億元建設總占地面積50.8萬平方米、建設面積40萬平方米福地水上樂園于2015年6月正式投入運營,園區分為室內樂園、室外樂園、人文景觀區、茶馬古道、森林休閑區6大主題區,由38個大項目、86個小項目組成,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水上樂園項目,每年接待游客達70多萬人次。福之旅韓貨生活公園正在建設中,一期工程福地商業街已啟動,山東福地末妮斯化妝品有限公司2016年底在福地商業街投入運營。占地1.8萬畝的旅游度假區項目正在建設中,是集旅游、療養、休閑、娛樂為一體的膠東地區最大的室外游樂場所,計劃總投資達3億元。
3.帶動群眾致富。吃水不忘打井人,農民企業家楊榮明是地道的威海南海人,為了答謝父老鄉親,他主動與農民結成對子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引導他們進行綠化苗木的培育,傳授苗木栽植技術,并將他們培育的苗木進行收購,以此增加農民的收入,目前威海市苗木種植戶達1萬多家,面積4.5萬畝,在他的影響下近幾年綠化公司增加了23家,為綠化苗木的銷售提供了商機,解除了種植戶的后顧之憂。
4.扶貧捐款。楊榮明董事長帶頭履行“美化人居、回報員工、扶困濟貧、感恩社會、回饋社會”的企業使命,深知自己富了離不開黨的關懷,群眾的支持,他每年都積極地參與扶貧救災活動,資助困難學生、幫助困難群眾、向災區捐款捐物、無償提供了幾萬元的綠化苗木用于周邊村莊的美化等,僅在2014年的威海南海新區愛心基金會上捐贈700萬元,用于資助貧困學子求學及為困難群眾提供臨時救助。
山東福地園林工程有限公司在董事長楊榮明及十多名高級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迅猛發展,以“美化人居、幸福家園、扶困濟貧、感恩社會”為使命愿景,以“軍團作戰的實力、特戰隊式的作戰風格”作為企業的發展理念,經過全體員工的不懈努力,公司至今多次獲得“幸福威海”文化年活動優秀獎等獎勵,成為《中國藝術市場》藝術家交流中心、“威海市民盟書畫交流研究中心”、“威海奇石盆景根雕協會”會長單位,2011年被山東農業大學、山大威海分校邀請成為兩大高校的教學實踐基地。公司本著以生態學、經濟學的理論為指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政策為引導,通過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將苗木種植,果蔬的栽培、園林綠化,禽畜飼養和海產品養殖組成一條產業鏈,并向旅游業、商業等行業轉型。企業既為數千人提供了就業、致富的機會,又對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加快新農村及城鎮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更多科技致富內容,您可以閱讀《科技創新在企業工商管理的重要性》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