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進一步發展,農業在生產經營方面也有了巨大進步。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各類設備的支持,國家對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與支持。在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業裝備轉型過程中,政府要求將智能控制技術、大數據、物聯網應用到機械化設備中,以提高農業經濟發展。闡述了現代農業裝備在實現農業現代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羅小容, 山西農經 發表時間:2021-06-15
關鍵詞:現代農業裝備;農業現代化;地位與作用;智慧農業
現代農業裝備指的是現代農業生產過程中采用的創新農業機械、設備以及設施。一般包括農用田間作業機械、設施農業設備、農產品加工設備、農業生物質利用設備、農田設施設備、農業信息設備等。現代農業裝備服務于大規模農業,包括人工林、農業、加工以及服務業,為全部現代農業生產過程提供服務,涵蓋前期生產、中間生產、后期生產、加工、儲存、運輸以及流通中的現代化裝備等,是現代農業建設發展不可或缺的物質和技術保證,在推動農業變革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現代農業裝備能夠改變生產方式和農民的生活方式,保護生態環境,高效利用自然資源和生產要素以及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性發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農業裝備的智能化水平,將農業與信息技術相結合,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率,是現階段社會的重要進步[1]。
1 農業現代化的概念
“三農”是國家在經濟發展中重點關注的內容,其中農業是農民生存的基本經營模式,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隨著社會進一步發展,農業發展模式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開始走向現代化。
農業現代化主要指農業在匹配現代化發展水平的基礎上作出的一些改變,即傳統農業在向現代農業轉型過程中涉及到的各項變化。其中,農業發展會逐步融合工業、科技、經濟管理等領域。因此,農業生產力也會因此逐漸由之前的傳統農業發展至當下的現代農業,這種轉變也被稱作是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是一個過程,代表著農業從傳統走向現代化,需要很多時間,會出現很多變化,同時農業現代化是一種手段,代表著農業在具體創新發展過程中所使用的各類器具、方式、思想的進步。
2 農業機械化的概念
農業機械化是指用于農作物種植和畜牧業生產以及農畜產品初始加工和深加工的各種工具實現機械化。農業機械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指用于農業、畜牧、林業和漁業的所有機械的總稱[2]。農業機械包含的種類很多,有農業動力機械、農田建筑機械、土壤耕種機械、種植和施肥機械、植保機械、農田灌溉和排水機械、農作物收獲機械、農產品加工機械、畜牧機械和農業運輸機械。從廣義上講,農業機械還包括林業機械、漁業機械和農村副業機械。
3 現代農業裝備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農業機械化與農業裝備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農業裝備是農業機械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一般來講,現代農業裝備分為加工裝備與儲存設施裝備、生物質利用裝備、農田信息化裝備、農業信息化裝備等,這些現代農業裝備在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農業裝備,農民在勞作過程中能夠節省更多時間,耗費更少的精力,能夠在單位時間內耕作更大面積的土地,收獲更多的農作物,同時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農業實現現代化、規模化發展。除此之外,農業機械化水平提升后,農業人才數量將減少,專業水平將得到提升,能夠間接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
3.1 加工裝備與儲存設施功能
在全球范圍內,諸多國家將農業生產部門使用的各類農產品加工設備當作各類農產品加工處理時的重要使用設備。依據農產品加工設備具體的使用功能、后續的用途和流向可得到其基本特征:加工不涉及產品內部各方面成分的變更。
換句話講,加工所關系到的僅是農產品數量方面的變更,不涉及質量的變化。農產品加工業能夠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由此農民便可從相應的銷售中獲得更多利益,使農民受益于產品的加工和流通,在促進農民收入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加工、存儲也能夠降低生產后相應的成本支出[3]。從當前來看,由于含水量偏高,導致谷物儲藏損失的比例為 5%~10%,嚴重時可能達到 15%。全國平均損失率為 9.7%(發達國家為 2%),每年損失 300 億~600 億元人民幣。水果和蔬菜的損失率為 25%~30%(發達國家為 5%),每年水果和蔬菜損失 1.76 億 t。
3.2 生物質利用裝備
生物質主要包括凝固、氣化、液化設備,農業廢物以及能源作物的轉換和利用設備,沼氣消化器、發酵設備、生物燃料、生物肥料、生物材料生產等設備。隨著時代發展和環保、持續化發展理念深入人心,農業生物質能的使用將成為新亮點,反映出農業的多功能性和農民人數的增加。
農業生物質能能夠有效利用農業資源,將廢物轉化為財富,同時也能夠在農村范圍內增加就業機會,為增加農民收入作出相應的貢獻。農業生物能源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對推動農業市場拓展、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生物質能資源能夠在農村范圍內生產出更多的清潔能源,進一步優化農村環境,幫助新農村建設,進而為城鎮化發展、社會整體進步奠定良好基礎。
3.3 農業信息裝備
農業信息設備主要涵蓋農業灌溉系統和工程機械、灌溉排水系統、土壤固結機械等。農業節水基礎設施建設、中低產田改造、土壤固結以及提升土壤肥力等措施可以大大提高土壤質量和土壤生產力,加大農業彈性,同時也能夠促進世界范圍內農業生產能力的提升,為土壤集約化發展和土地利用率提升作貢獻,以便綜合使用和管理水資源。
從實際來看,提高用水率(目前是農業用水率)有助于實現農業節水和灌溉用水零增長的目標。中國的灌溉用水僅為 40%,遠低于發達國家的 70%~80%。普及農業信息設備后,中國灌溉用水率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由此可見,在農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使用農業信息裝備十分必要。
3.4 農業信息化裝備
現代農業信息服務和設備被迅速應用于生產過程中的自動控制、農業設備管理等方面,能夠為有機農業生產以及災害監測等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現代農業信息服務和設備的發展需要更合適的農業市場作為基礎,這樣才能為農業部門提供一定幫助。開展農業技術創新,需充分利用電話、電視和網絡信息技術,開設專門的公共數據庫平臺,整合、分類、處理農業信息資源,依靠農業信息系統,提供多樣化和個性化服務。
農業信息設備與傳統農業逐漸融合,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在此基礎上,精準農業與設施農業逐漸發展壯大。智能化、工廠化、高效集約化種植和育種技術的發展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提高了調節和控制農業生產環境的能力。其中,智能化就是發展智慧農業,通過智能控制完成一系列播種工作,包括夜間耕作等。
根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統計,在播種的過程中利用智能控制駕駛技術,1 hm2 耕地能夠節約 60%的人工成本,因此其在成本投入方面效果較佳,具有可推廣性,可應用到更廣泛的農業生產和管理領域,比如精確園藝、精確農業、精確加工(收獲前和收獲后)以及精確管理。
4 在農業種植中應用現代農業科技的效益
目前,農業的整體發展狀況與之前有了很大不同。現代農業科技日新月異,涌現出較多的科技成果。現代農業對科技的綜合使用,在農耕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同時提高了土地的集約化程度和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形成了用科學管理、用科學種植的農業生產模式。
以以色列的農業為例,經過科技改革后,當地農產品產量迅速提升,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在荒無人煙的沙漠也能進行播種,擴大了植物的種植面積,調動了農民利用科技種植的積極性。所以,科技對于農業發展來說具有重大意義,如果能真正應用好農業科技,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農業進步、持續化發展,讓整個社會的發展更趨平衡。
5 結束語
農業機械化發展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只有結合農業機械化新技術,優化農業機械結構,提高農業機械的利用率和運行效率,提高專業人員的素質,才能實現最終目標。農業機械化的引進對于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來說具有重要影響。
在農業現代化發展中,持續發展是主題,結構調整是主體,提高農業效率和增加農民收入是目標,提高經濟效益是中心,科技進步和管理是重點,創新為動力,法制建設為目標。應保證以大型農業為依托,發展大型農業機械,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重點突破,著力推動農業機械服務的產業化發展,在此基礎上提升服務水平,全面促進農業機械化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農業機械化發展可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促進農民增收。農業機械化屬于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依據,也是其主要特征之一。若想最大程度提升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水平,需提升機械化的使用水平,這樣才能有效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