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城市生態論文
1引言
隨著城市化程度越來越高,伴隨而來的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城市公園在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改善城市環境等發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與城市外圍的風景區相比,城市公園面積相對較小,在很多方面發展受限,但對于調節氣候、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仍能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被稱為“城市的肺”。在城市發展進程中,土地的利用可謂“寸土寸金”,如何在有限的面積內增強綠地、改善環境是一項重要的課題。公園是城市綠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生態功能日益受到重視,營造生態景觀成為主流趨勢,在設計上突出生態原則,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2生態景觀要素分析
2.1地形
掇山理水是傳統中國園林的重要特征。在傳統造園中,強調“師法自然”,地形設計體現出造園者的審美情趣和技藝,能夠起到改善局部生態小環境的作用。例如頤和園的萬壽山就是中國古典園林中堆山的優秀代表。與傳統園林相比,在現代城市公園的生態景觀中,生態學理論得到更為主動和深切的應用。地形設計將生態原則放在首位,在生態科學的前提下確定景觀美學特征。地形是公園內植物和野生動物生存最重要的基礎,不僅是創造不同空間的有效手段,更可以通過自身形狀和高度的多樣營造不同的生境。富于變化的地形,為豐富植物的種類和數量提供了更多的空間,也為本土的昆蟲、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等野生動物提供了庇護和生存場所。
2.2水
水是公園生態景觀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城市公園中,水管理的好壞是評價生態景觀優劣的一項重要標準。天然的小溪和湖使公園具備先天的優勢,不僅增強公園的美感,還能夠發揮良好的生態作用,有利于雨水下滲和洪澇保護,水體的緩沖地帶還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理想場所。在沒有天然水體的公園,通過建設人工池塘和濕地,也可以提升公園的景觀,改善小區域的生態環境。人工池塘和濕地在美學設計上所受的限制較少,但自我生態調節能力較差,需要運用生態學原理精心設計,以確保發揮良好的生態功能。很多經驗說明,植物和微生物相結合的方法,對人工池塘和濕地能起到較好的凈化水體作用[1]。除了直觀的水體景觀以外,水的利用也是生態景觀中必不可少的一環。運用低影響開發設計手段可以將對水資源的影響降到最小,采用區域降水管理法,創造條件盡可能地讓雨水滲入地下[2]。這些設計包括減少不透水層的面積,提高鋪裝的透水性,或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和結構代替現有鋪裝,將水引入有植被的區域,建設雨水園等,其中雨水園是很常見且經濟實用的手段。
2.3植物
植物由于美學和生態價值,是城市公園生態景觀中寶貴的構成要素。除了給人豐富的感官享受外,植物還具有改善空氣質量、調節小氣候、降低噪音、營造生境、涵養水源和保持水土等生態作用。與多年前園林景觀中過分追求“新、奇、特”不同,隨著生態理性的回歸,多應用鄉土樹種已經成為生態景觀設計者們的共識。鄉土樹種由于適應性強、抗逆性好、生態效益高、養護成本低等優點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鄉土植物反映了城市的歷史變遷,是當地一項重要的文化特征,而現在對鄉土植物的開發和應用還遠遠不夠。在良好的生態景觀中,應是鄉土植物和外來植物的綜合應用,而以鄉土植物為主。科學的植物配置是發揮植物生態功能的重要影響因素。通常當地的自然植物群落是對本區域生態適應后形成的,群落穩定并且功能良好,模擬自然群落進行植物配置是個不錯的選擇。在綜合的生態效益上,喬木的確好于灌木和地被,但這并不說明灌木和地被植物不重要。在城市公園中,灌木和地被植物往往營造出獨特的生境,為公園創造美學價值,豐富生物多樣性。
2.4野生動物
適度的野生動物可以提高公園的生物多樣性。公園中的鳥類、小型哺乳動物和昆蟲等野生動物往往深受游客們的喜愛。在城市公園中,可以營造適合部分本土野生動物的生境。某些昆蟲如螢火蟲和蝴蝶對環境變化敏感[3,4],其中本土的種類可作為生態環境的指示動物。對整個區域來說,野生動物在一定程度上協調和補償了生態環境。區域生態景觀在設計上應該有意識的為野生動物提供適宜的生存環境。首先要了解當地野生動物的相關科學資料,包括本土的野生動物和遷徙的鳥類。在環境要素設計上,根據不同野生動物的生理特征和生活特性,創造不同的生境。以鳥類為例,由于不同種類的鳥類筑巢的高度也不相同,所以豐富不同高度的灌木可以吸引各種鳥類筑巢。提高下層灌木的復雜性,還能夠顯著增加小型哺乳動物的數量[5]。道路設置應盡可能避免從生境內部穿過,以保證野生動物棲息生境的完整性。在邊緣的設計上,盡量與周圍環境的綠地保持連通。
2.5景觀風格特點
生態景觀的內在要求決定了其自然性的景觀風格特點。在城市公園中,生態景觀不可避免的受到周圍環境的制約,自然性的程度和發揮的作用要綜合考慮生態、環境、游客、安全及功能等多方面的因素。在自然性的理解上,設計者要把握城市公園生態景觀與原始生態景觀的區別。城市公園為市民和游客提供娛樂、觀賞以及教育等服務,因此,自然的生態景觀也要經過精心的設計和管理,來滿足來自不同階層、不同地域游客的需求,而不能完全按照原始生態環境中自然演替的模式。城市公園的生態景觀對設計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觀既要給人以優美自然的視覺享受,又要具有較好的生態效益。除了植物外,某些材質也可以用于生態景觀當中,提高觀賞性的同時豐富生物多樣性。例如,山石可以為喜歡陰涼的動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境,倒伏的枯木和死亡的樹木也可以為鳥類和昆蟲等野生動物提供優秀的繁衍場所。對于不同材料的靈活運用,可以提高生態景觀的品質。
2.6管理
城市公園中生態景觀的美學效果和生態功能的發揮程度與管理密不可分。公園面積有大有小,生態景觀基礎也不盡相同,管理對公園生態系統有直接影響。以植物養護管理為例,處于脅迫狀態下樹木,往往需要更多的維護和管理,從而加大能源消耗和管理成本,維護植物的一系列工作還會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所以,管理應該以生態學原理為基礎,提高公園管理水平是維持生態景觀的重要內容。由于公園承擔的社會功能,使得公園內的生態景觀不可能像自然保護區那樣毫無人工痕跡。設計者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城市公園的生態景觀其生態功能必定是有限的,管理應該在生態功能與社會功能之間尋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