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城市生態論文
城市河道是影響當前城市生態化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長久以來,傳統河道整治主要著眼于泄洪、航運等功能的要求,進行河道疏浚和護岸建設工作,多采用河道的直線化或渠道化、河岸的混凝土化治理模式,而忽略了河道的生態功能。這些做法的缺點在于隔斷了河道內外的生物活動,造成了河道生態環境的惡化,對沿河堤岸滲透起到了不良的限制作用。而且剛性護岸也制約了原有河水的自然流向,一旦河水流量過大,很容易造成對周邊環境的破壞。同時,城市河道景觀規劃設計不能僅僅停留在美學意義上,忽略了河流本身的自然性、生態性,并影響了河道內外生物的多樣性與河道系統的健康發展。設計出集防洪、排水、交通、綠化、生態、文化于一體的城市生態性河道景觀環境,并取得令人滿意的社會、經濟、環境效益,是河道景觀規劃設計的重點之處。城市河道兩岸分布著諸多自然景觀、歷史文化景觀或獨具魅力的民俗文化景觀等。這些沿河景觀構成了內容豐富的河道景觀,并作為城市的綠色生命線,具有協助河道本身的防洪、排澇、水運、供水、旅游、娛樂、美化環境與保持自然生態等多項功能,對城市環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它也能夠豐富城市景觀的內容及生物物種的多樣性,為市民創造諸多休閑娛樂與親近自然的空間環境[1]。鑒于河道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對其景觀規劃設計的研究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本文以陜西省寶雞市渭河河道景觀規劃設計為例,對城市河道的生態性景觀規劃設計作初步探討。
一、渭河河道現狀與景觀規劃設計總體構思
(一)寶雞市渭河河道現狀
寶雞市的河流以秦嶺為界,分屬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秦嶺以北為黃河流域的渭河及其支流水系,秦嶺以南為長江流域的嘉陵江上游河段及漢江部分支流河源段水系[2]。寶雞市域范圍內的渭河河道治理始于20世紀70年代,經過近40年來的不懈努力,渭河寶雞段的防洪工程、河道清障、水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建設初具端倪。市區內相繼建成許多濱河公園及景觀水面,使渭河寶雞市區段生態環境明顯改觀。但寶雞市域內河道綜合治理仍存在許多問題:①干流防洪工程仍有部分低標準堤防和無堤段急需治理;②部分渭河支流入渭口防洪工程(主要有堤、河道整治工程,分洪工程和水庫)建設滯后,防洪標準較低,水毀嚴重,需重修及加固;③河道清障整治急需強化,河道環境保護、治污形勢仍很嚴峻;④生態工程建設需全面、系統、持續推進;⑤河道缺少系統的景觀規劃設計。2011年7月,筆者參與了寶雞市渭河河道的景觀規劃設計,本設計主要體現河道景觀規劃的生態性,其設計理念已被寶雞市渭河治理委員會認可。本次景觀規劃設計范圍西起陳倉區鳳閣嶺鎮建河村與天水交界,東至扶風縣絳帳鎮南仵村與楊凌區分界的渭河干流寶雞段,全長206km。景觀規劃區以渭河河道為軸線,兩岸規劃控制范圍為:干流段均為兩岸河道管理范圍外1.5km,各支流入渭河口處沿支流統一向上延3km。根據寶雞市渭河綜合治理委員會提出的要求,寶雞峽大壩以上長度為106km的上游段,以造林綠化、建設生態工程、減少水土流失、河道治理、灘地利用、生態濕地公園為主,寶雞峽大壩以下長度為100km的中游段,全面建設堤路結合、河道清障、水污染治理、生態景觀、產業發展5大工程。由于本次河道景觀規劃設計范圍較大,本文摘取其中幾個景點來闡述城市河道的生態性景觀規劃設計(見圖1)。
(二)景觀規劃設計總體構思
依據寶雞市要把渭河寶雞段打造成安瀾渭河、人文渭河、風景渭河、生態渭河的遠景目標,將“以景靚岸、生態恢復”作為本次河道景觀規劃設計的總體構思。以渭河河道為紐帶,連接寶雞市各個不同的功能組團,增加親水空間,構建連續、完整的城市濱岸自然景觀長廊。在渭河濱岸線性景觀長廊中,通過生態濕地公園、水面景觀工程,重點打造渭河沿岸重要節點,豐富沿河的自然或人文景觀,使渭河水域景致多樣化。重要景觀節點同樣要以寶雞歷史文化為主線,統一規劃各類公園及水面景觀的主題,既保證各個生態景觀擁有相對獨立的歷史文化特點,又能通過景觀空間變換來反映寶雞歷史文化的變遷。生態景觀工程建設以提升城市整體形象為目標,整合沿河的自然風光、城市風貌,著力凸顯古城特色與現代文明,使寶雞市成為“多片水面、兩條林帶、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依山傍水”和“山、水、園、林、城”融為一體的現代化生態園林城市。通過河道生態性景觀規劃設計使城市河道能夠融合周邊環境,具備自我修復能力,形成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河流廊道系統(見圖2)。
二、生態性河道景觀規劃設計內容
基于城市河道的特點及河道功能的多樣性,寶雞市河道的景觀規劃設計應當將諸多條件綜合考慮,包括安全性、自然性、生態性、觀賞性、親水性、文化性6個方面的功能[3]。
(一)河堤內部景觀規劃設計
1.河道內的水體與護坡設計
鑒于河道在城市中具有的特殊功能,其生態性景觀規劃設計也涉及到多方面因素。河道的平面設計,盡量保持原有河道的自然彎曲形態,順應水流方向,通過水流自身的沖力形成凹岸、凸岸、灘涂、沙洲等。它們既可保護水源、降低河道內水流速度、減少洪水對堤岸的破壞力,又為自然界多種生物提供了諸多生存場所,對于生態恢復起著重要作用。寶雞市渭河河道斷面首先要保證水道水流的暢通性,不能影響河道內的水流速度,更不能隨便減少河道寬度,要滿足寶雞市渭河排洪需要;其次設置了滿足不同水位的河床,即河道的多功能、多層次護坡設計,這也是本次河道景觀規劃設計的重點。寶雞市河道護坡設計采用了生態護坡的方式,力求逐步保護并恢復河道及河岸的自然形態。考慮到人們的參與性,在保證水流正常情況下,進行河道護坡設計。城市中河道護坡采用二級平臺方式。一級平臺靠近水面,以自然生態種植為主,在汛期平臺被水淹沒,不影響河道排洪作用;在枯水期間,平臺又可作為親水空間,方便人們近水游玩,體驗濕地環境等。二級平臺根據汛期排洪要求設立高度,平臺主要以親水設施與游樂設施為主,為市民提供親水的活動空間,同時也要考慮特大洪水的可能性,所以不宜設置大面積建筑物、構筑物等影響河道的排洪功能(見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