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教育教學論文
現代的教育呼喚著一種和諧的、綠色的生態課堂,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動態平衡關系。在二十一世紀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學習的終身化需要我們更多地去關注教育的生態平衡,為學生學習的可持續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本人結合《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的教學設計來談談如何構建新課程下生態課堂模式的體會。
一、生態課堂是生本的課堂
在綠色的數學生態課堂上,教師有意營造一種非常寬松、活潑的氛圍,以民主的態度、商量的口吻,討論指導學生進行數學研究活動。在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信任和平等的關系,他們彼此敞開自己的精神世界共享知識、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共同創設自由對話的情境。改變教師以往只關注灌輸和講解的慣例,教師要學會傾聽,讓學生敢于訴說。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的教學設計中引入平行四邊形時,可以在課前循環播放一些關于平行四邊形的美麗圖片,這樣讓學生在上課之前就對所學內容有所了解,喚起對小學有關平行四邊形知識的回憶,很快就能進入課堂的角色。這樣,教師與學生作為課堂生態系統中的主體因素,處于自由開放的心態,是以自己全身心的投人為基本特征,以各自生命價值的付出為代價,在現實的努力與追求中,構建一種和諧自然的對話氛圍。這樣就可以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使他們學得主動,學得開心。
二、生態課堂是體驗的課堂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數學,就必須用內心創造與體驗的方法來學習數學。”因此,引導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體驗中自主探究、自主發展是學好數學的關鍵。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的教學中探討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存在兩種分歧:第一種按照教材的內容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旋轉180°,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用中心對稱的觀點來探討得到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第二種是根據學生的思維,更多的學生通過畫兩組平行線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根據他們直觀的思維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用我們今天普遍的眼光來審視這兩種教學方法,第一種突出了老師的主導性,循循善誘中完成了教學任務,提升了思維質量。而后者這樣的生態課堂模式更加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在觀察、嘗試、合作中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還拓寬了學生數學的視野。生態課堂追求的正是學生自我的“學習體驗”;希望出現的課堂是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體驗場”。前者的教學不只是教師始終是課堂的主導,還在于是一種有意無意的“教誨”。而后者,才是一種“訴我所悟”,讓孩子們回到問題中去,讓他們去嘗試,讓他們去感受,讓他們去體驗,進而享受這種體驗過程,享受這種體驗本身的快感,享受“認知”、“情感”與“體驗”共生共長的學習和諧。只有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擁有這份學習的“體驗”,我們才會真正實現新課程改革所追求的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三、生態課堂是生成的課堂
每位教師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精心設計的一節課,原想著會很順利地在課堂教學中予以實施,但事實卻并不是這樣,往往會因為學生一些出乎意料的想法或問題,而使教學偏離了預設的軌道,課上得并不那么順利。在一定程度上,課堂的一些“突發事件”如果能轉化為生成的生態課堂,那是教學過程中最大的收獲,這實際上就是教師如何有效處理動態生成的問題。教學過程實際上是師生雙方在課堂上互動對話、實踐創造,隨機生成與資源開發的過程,它是教師及時捕捉課堂上無法預見的教學因素,利用課堂上隨機生成的資源展開再教學的過程。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的教學設計中,讓學生探討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時,學生肯定會研究探討得到關于平行四邊形各種各樣的結論,有些或許并不是本堂課所希望得到的結論,但教師也肯定給予肯定,因為這些正是、解決課后習題所要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如果教師不假思索地否定,就會扼殺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泯滅學生的創新意識。葉瀾教授的至理名言告訴我們:用動態生成的觀點處理課堂教學,才能讓學生個性得到張揚,讓思維火花得到綻放,讓數學課堂充滿勃勃的生命活力!
四、生態課堂是合作的課堂
在數學生態課堂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個體參與數學研究活動,更強調學生間的合作與交流,要盡可能設計一些要靠小組成員的合作來完成或靠集體的力量來完成探討活動。要讓學生間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使每個人都是在數學課堂上活動的能動體。教師一是要肯定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二是要對學生的合作精神、團結友愛精神給予表揚和鼓勵。在這充滿生命力的合作教學中,數學學習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預習中合作交流可以讓學生質疑問題,在新知中合作交流可以讓學生加深理解,在練習中合作交流可以讓學生拓寬思路,在評價中合作交流可以讓學生促進發展。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的教學設計中,給予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時間,再組織學生討論和驗證得到平行四邊形性質,這樣遠比教師單一講述的效果好很多,也是尋求提高有效性的最好途徑。
本人認為,生態課堂應該是生本的課堂,是體驗的課堂,是生成的課堂,更是合作的課堂。積極打造數學生態課堂,形成自然、和諧的課堂氛圍,師生間彼此建立起一種健康、向上的學習與合作的環境,對數學課堂教學無疑是積極的。在數學生態課堂上,教師尊重每一位學生,鼓勵學生大膽參與,并適時安排一些讓學生自主、自由的研究、討論,既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團結合作的能力。又能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在不同的學習要求中獲得最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