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茶文化論文
“一部《紅樓夢》,滿紙茶葉香”。一部《紅樓夢》便是一部茶經,紅樓中處處道茶,處處言茶,茶是紅樓不可缺失的常物。《紅樓夢》里的賈府是京中望族,“鐘鳴鼎食”、“詩禮簪纓”,對飲茶的講究也不同于平民百姓家,不僅烹茶、飲茶用具奢華,在日常飲茶中也顯出貴族的風范。《紅樓夢》以茶在小說中作為借口、信物、喻體等,蘊含人的情感、志向、觀念等等。常人皆知黛玉的弱柳扶風,寶釵的珠圓玉潤,妙玉的超凡脫俗,湘云的嬌俏可愛,寶黛的悲劇愛情,而茶使紅樓人和事更為豐滿,使紅樓的境界更雅。
《紅樓夢》第八回的標題詩——《金玉姻緣贊》,“古鼎新烹鳳髓香,那堪翠?兄?斫?D?早部e無風韻,試看金娃對玉郎。”[1]意思是說剛剛烹煮出清新無比的麟髓鳳乳之香在古老的的鼎器中,這小小的酒杯,哪里能盛得下這瓊漿玉液所散發出的奇香?比喻世俗的人們,不能體會至情至愛的真諦。紅樓之茶的美妙,竟在短短四句詩中,展現了茶藝的精髓,人、茶、水、器、境、藝無處不在。人是“綺?”,茶與水是“鳳髓”,器為“古鼎”,藝為“烹”,情境即是“金娃對玉郎”之情,有此情境而茶藝之美全出。
紅樓之茶,是人之茶,情之茶,境之茶。其中第四十一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更是引出了茶藝之美。其中這樣寫道:當下賈母等吃過茶,又帶了劉姥姥至櫳翠庵來。妙玉忙接了進去。至院中見花木繁盛,……只見妙玉親自捧了一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龍獻壽的小茶盤,里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鐘,捧與賈母。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說:“知道。這是老君眉。”賈母接了,又問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舊年蠲的雨水。”…………妙玉自向風爐上扇滾了水,另泡一壺茶。…………又見妙玉另拿出兩只杯來.一個旁邊有一耳,杯上鐫著“???rdquo;三個隸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晉王愷珍玩”,又有“宋元豐五年四月眉山蘇軾見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校?縈氡︻巍D且恢恍嗡撇Ф?。?燦腥?齟怪樽?鄭?宰?ldquo;點犀”。妙玉斟了一與黛玉。仍將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綠玉斗來斟與寶玉。……遂又尋出一只九曲十環一百二十節蟠虬整雕竹根的一個大盞出來,笑道:“就剩了這一個,你可吃得了這一海?”寶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雖吃的了,也沒這些茶糟蹋。豈不聞‘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你吃這一海便成什么?”說的寶釵、黛玉、寶玉都笑了。……黛玉因問:“這也是舊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這么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隔年蠲的雨水哪有這樣輕浮,如何吃得。”……[2]
首先說茶。賈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太君,她喝的茶自然應是“老君眉茶”。她有富態高貴的稱謂,用富態高貴的名茶,才能不失其身份,所以“老君眉茶”是她的專用茶。長于品茶的妙玉,獻給賈母用茶自然是“老君眉”,其形如長眉,象征多壽,完全迎合老年人的心理。再論水。上文黛玉因問:“這也是舊年蠲的雨水?”而遭到妙玉的冷笑,妙玉強調收的是梅花上的雪,只有雪水才能如此輕浮,可見,古人就十分講究水質,水質的優劣,對茶的味道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自然的雪水、雨水能使茶湯色清明、香氣高雅,滋味清爽。因而古人視“雨水”、“雪水”為“天泉”。再次是茶具。妙玉給賈母用的是成窯五彩小蓋盅,而給眾人用的是一色官窯脫胎填白蓋碗,雖也名貴,但易得。至于寶釵、黛玉,妙玉深知她倆不凡,用的茶具是“???rdquo;“點犀”。給寶玉的是自己用的“綠玉斗”,后來又尋出尋出一只九曲十環一百二十節蟠虬整雕竹根的一個大盞給他用。翻遍古今中外,也找不到一件茶具可與妙玉所用的茶具相媲美。可見,古人對飲茶和生活品位的要求是很高的。最后說茶境,所謂茶境之美,就是追求幽雅的意境,處于一種富有詩意的環境。四周的亭臺水榭及山石林木最堪人茶,如果有一池春水或一曲回廊,則更能增加茶的神韻。櫳翠庵是精通茶道的妙玉住著,“花木繁盛”,梅花更是獨此一絕,此處無論是妙玉日常獨自品茗,還是邀三兩知己吃“梯己茶”都是少有的佳境。
茶、水、器、境使茶藝更為出色,而人之為美才可使茶更美。妙玉煮茶十分專心,“自向風爐上煽滾了水,另泡一壺茶。”從泡茶、飲茶可以看出人的知識和修養,妙玉的茶藝遠在眾人之上,她心契莊子之文,才情超眾,品格高貴,黛玉比之尚有不足。妙玉細膩而深刻地展現了貴族上層的品茗雅韻,妙玉可以說得中國茶道之真傳,深諳茶藝真諦,她的“一杯為品”的妙論更為世人所樂道。由櫳翠庵品茶品可見,茶藝美學是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是人的思想、情操、意志、道德和行為美的綜合體現。茶藝美學起源久遠,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與宗教結緣。它與儒釋道融合共同構成中國茶藝的哲學基礎。妙玉深諳佛學,因而能悟茶之美,因飲茶有助于參禪悟道,茶與禪在精神上有相似之處;妙玉之茶只有內心本明的寶釵、黛玉品嘗才能達到道家的“天人合一”,因道者要求“滌除玄鑒”,使內心達到一私不留、一妄不存、一塵不染、一相不著。而儒家注重人格思想,追求人格完美,通過飲茶達到修身養性之目的,表現出人的精神氣度和文化修養。寶釵蘅蕪苑外部環境是奇草仙藤,異香撲鼻,如此環境與薛寶釵清雅脫俗的形象交相輝映、相得益彰。“雪洞一般”的蘅蕪苑給人的整體感覺是“冷",內部陳設“一色玩器全無:案上只有一個土定瓶中供著數枝菊花,并兩部書、茶奩茶杯而已。”[3]菊花、書、茶奩、茶杯極其簡單的室內擺設,透出高雅而凝重的氛圍,共同襯托出蘅蕪苑居住生活的環境氛圍和精神面貌,寶釵的端莊、穩重,悲喜不形于色,不同于流俗,仿若是置身事外,冷眼笑看人世的性格暗含其中,是儒者的風范。而琴、棋、書、畫、詩、酒、茶是文人雅士的七件雅事,更描寫出蘅蕪苑主人的儒者的清高廉潔與節儉樸素的思想品格。可見寶釵也是一個具有文人氣質、超凡脫俗的大家閨秀,也體現出茶之高雅、淡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