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電子商務
本文作者:韓朝勝 單位:濟源職業技術學院經貿系
電子商務作為高等學校一個新的培養方向,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眾多高等院校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電子商務課程建設發展迅速,已基本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課程體系,但就如何更有效的教好電子商務課程方面的研究目前還是空白,這對于電子商務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很大影響。電子商務教學內容離現在的學生實際生活有著一定的距離,尤其是《電子商務概論》這門課程涉及到很多概念。如BZc、EDI、數字證書、cA認證、電子支付等等。學生普遍對此感到非常的陌生,而傳統以講授法為主的理論教學,往往側重于系統理論的講解,逐漸讓學生感到厭倦,效果不佳。因此,尋找一種新的課堂教學方法勢在必行。筆者在總結了3年來的《電子商務概論》教學的改革實踐經驗,并吸取了國內外的成功經驗,認為,案例教學法是電子商務專業教學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
一、“案例教學法”的作用與意義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動態的開放式的教學方式,有別于傳統的演講式教學方式。案例教學通過模擬真實問題,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診斷和決策,從而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所追求的不是要求學生找到唯一正確的解決問題答案,而是要求學生在開放的教學環境中,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增強消化和運用知識與經驗的能力。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從討論中獲得知識、經驗和思維方式上的益處,而且能從討論中學會與人溝通,提高他們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它有利于改革傳統的演講式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從而學會學習;也有利于教師觀念的轉變,促使教師創新人格的形成和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川案例教學重視實踐,重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克服了傳統教學法的不足,不主張學生死記硬背,更重視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處理現實中錯綜復雜問題的能力的培養,最終目的是達到學以致用,這也是我國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二、“案例教學法”在《電子商務概論》課程中的應用
(一)案例設計:案例教學法的基礎
案例在案例教學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沒有案例,案例教學就無從談起。案例教學比較耗費時間和精力。如果案例龐雜,教師和學生會為案例的數量和細節所拖累,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倘若是教師信手拈來幾個案例,那么其教學意義就十分有限。沒有好的案例,便沒有有效的案例教學,因此案例教學法實施的基礎是良好的案例設計。教師在設計電子商務案例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案例要從實際中來,要真實、生動。案例教學的內容選擇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學案例必須符合客觀實際情況,而且要能夠被學生理解。例如,在講解“物流配送”時,可以引人上海“梅林正廣和”。梅林正廣和在上海市區有三個配送中心、100個配送站、200輛小貨車、1000輛“黃魚車”、1000名配送人員,構成了梅林正廣和在上海的整個配送網絡。上海市區的任何一戶居民都可撥打“85818”電話,報出自己在梅林正廣和購物網絡的用戶編碼。他們都準確無誤地送到顧客手里。但“電話商務”有其無法彌補的缺點,因為隨著商品的增多,每月發給顧客的商品目錄單的成本越來越高。更新速度也太慢,電話接收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并逐漸成為業務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梅林正廣和的能量也只有在電子商務的廣闊天地中才能得到完全的釋放。梅林正廣和于2000年1月正式開通了適合中國國情的在線購物商業模式(~.85818.Com.cn),真正實行了“兩網合一”。同時,公司通過在北京、廣州、武漢、西安等大城市建網,逐步輻射全國,形成“當地訂貨,異地送貨;一個信息,全國銷售”的經營新格局。課下可以讓學生在85818商城在線模擬購物。[2]
第二,案例應該精練。教學案例數量不能太多,而應選擇質量較高的少量案例。運用案例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抽象的理論,所以不加選擇大量地羅列案例是沒有必要的,也是無效的。
第三,案例必須典型。案例要有代表性、有針對性。教師在選擇和編排案例時應該針對教學的內容、教學目的、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接受能力,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第四,案例要有系統性。在教學中運用的案例應該相互聯系,由簡到繁,分層有序地編排。合理化的案例整體排列結構才能發揮案例教學法最大的教育功效。
(二)角色定位:案例教學法的關健
案例教學法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定位。
1.學生在案例教學中的角色
以捷克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提出的班級授課制作為基礎的傳統教學法,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課堂上的主角是教師,而學生只是被動地被傳授知識;但在案例教學中,學生不再僅僅是教學過程的旁觀者而是參與者,學生從“知識容器”變成追求真理的能動主體。學生有對案例做出透徹分析的內在動力,而不再是一味地聽從教師的指令:他必須與其它同學進行交流;學生的角色將會依自己對案例的分析而轉化,依據對其它同學的分析的評論而變化。但無論如何,學生總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和行動者。學生只有真正地深人案例,會有案例情境的“再現”,案例教學的價值才能被體現。另一方面在教學中,學生的思維如果都活躍起來,他們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加在一起往往會超越教師,使得師生之間的相互學習成為可能,教師不但可以發現自身的不足,而且還可以從學生那里學到東西,獲得經驗,有利于自身素質的增強和今后更好地教學。例如,在講“互聯網域名商標”時,教師先講頂級域名的分類,然后讓學生列舉自己所知道的各類域名。講到域名商標的管理時,可以制作“我國加人WTO后第一起知識產權糾紛案,2001年9月,杭州中化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成功爭取傳奇域名(化工網)的所有權”的案例。讓學生充分認識的域名的非凡的法律地位與商業價值。然后,鼓勵學生就企業如何發展自己的域名品牌,展開更深層次的探討。另外,可以制作或購買電子商務模擬課件或軟件,讓學生參與到具體的實務進行模擬操作。如在模擬軟件上做網上銀行服務模擬可以分為:網上銀行服務申請、網上銀行管理、網上銀行服務使用三大部分。這里只對“網上銀行服務申請”的實驗作簡單介紹:實驗內容:指導學生掌握網上銀行能提供的基本服務的操作,如客戶網上銀行服務的開通申請、個人信息的查詢、個人資料、密碼的修改等。實驗步驟:步驟日申請個人銀行服務:①打開IE瀏覽器,進人模擬軟件;②進人“網上銀行”的“前臺”,點擊頁面左側的“申請個人支付賬號”鏈接。③按照提示,輸人如下信息:用戶名:xxxxP(P取Person之意)。卡類別:借記卡。姓名:學生真實姓名。密碼:123456。出生年月:學生真實的生日。身份證件:學生真實身份證號碼。電子郵件:x“‘@ecp.net。聯系電話:學生寢室電話。軟件提示“個人用戶申請結果”,“恭喜!您已經成功地完成了個人用戶的申請過程。在通過銀行后臺審批后,系統才會為您分配一個網上銀行支付帳號。之后,您可以通過查詢帳號審批結果模塊對審批結果進行查詢。”點擊“返回首頁”按鈕。步驟回請企業銀行服務:具體內容和步驟日相似。同時可要求學生嘗試制作每個教學環節的流程圖,如網上銀行服務流程,可制作模擬流程圖。當然,學生從被動學習狀態變成主動學習狀態,也存在一個不適應的問題。因此,學生必須克服過分依賴教師的習慣,養成勤于思考的學習習慣,積極參加討論,配合教師完成案例教學任務,這樣才能實現案例教學的目的。